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个人录制和压制视频的一些经验

2019-06-20 23:21 作者:lwyx2017  | 我要投稿

这里我想和大家说说视频录制和转码的经验,虽然现在还不会剪辑和做特效,Adobe After Effects和Adobe Premiere还不太会用,但对视频的转码,录像工具的设置还是有了一些经验。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同时希望错误的地方能被大家指出。

录像方面的话我个人用Bandicam,之前做的视频很多就是用这个来录制的,因为Bandicam有查找窗口的功能,录制一些窗口化的游戏我个人认为还是很好用的,这里也分享一下我个人是怎么设置的,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同时希望大佬指出我不正确的地方。

尺寸我个人是设置完整屏幕,FPS我个人认为游戏的帧数是多少,就用多少帧来记录比较好,例如30帧的游戏用60帧来记录似乎就没有多大意义,而60帧的游戏用30帧来记录的话就可能出现丢帧的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游戏的帧数是多少,就用多少帧来记录比较好,例如红警3开垂直同步30帧的情况下,录视频用30帧来记录我个人觉得就好了,而且30帧码率6000的话也可以做为1080P+来观看,用60帧来记录的话我个人感觉意义不大,这里大家可以看出我之前做的红警3视频(当时是怎么压制的忘了),这里切换了帧率以后码率变化不大,可能就体现出30帧的游戏用60帧来记录似乎就没有意义,而GTA5是60帧的情况下,用60帧来记录就有意义。

另外FPS后面还有一个设置,就是可变帧率(VFR)和恒定帧率(CFR)这里的设置,我也想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些是什么,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设置。

可变帧率(Variable Frame Rate)简称VFR,这种视频的帧率是不固定和可变的,例如有些游戏并不是全局都是60帧的,有些静态画面只有30帧(例如菜单和设置中),这样的话用这种模式就很好,这种模式就可以通过不同的情况来记录变动的帧数,就可以在游戏60帧的情况下用60帧来记录,在30帧的情况下用30帧来记录,在有些时候也可以减小录制视频的文件大小,以及负责编码的硬件的负担。

恒定帧率(Constant Frame Rate)简称CFR,使用固定帧率,也就是你FPS设置60,使用恒定帧率的话录制的就是一个全局都是60帧的视频,但有些帧数低的场景用高帧数来记录就会没有意义,反而会增加录制视频的文件大小,不过全局都是60帧的游戏用这个也是可以的,但是这个对电脑硬件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负责编码的硬件性能不足,则会退回可变帧率VFR。

虽然理论上VFR更好,可以动态变动帧率来防止有些30帧的场景用不必要的60帧来记录,那为什么还有恒定帧率CFR呢?

原因是一些视频编辑软件不支持导入可变帧率的视频,例如Premiere,会声会影就不支持导入VFR的视频,这样我们就知道该怎么设置了,例如我们录制的视频只是用来保存和进行普通的播放,那么选择可变帧率就行,如果我们录制的视频需要剪辑和做特效的话,那么就需要使用恒定帧率。

视频格式(这里应该是使用什么编码器)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AMD VCE(电脑使用A卡的情况下),Nvidia CUDA(电脑使用N卡),Intel Quick Sync Video(这个应该是要带有核显的Intel CPU才有的)这几项应该是使用显卡或者核显来编码,可能需要占用一部分显卡资源,游戏对CPU占用高,显卡占用率低的话则可以使用显卡编码,另外用这种模式的话个人建议最好更新显卡驱动,之前GTA5我就是用显卡编码录的,就是因为现在使用的E5主频有点低了,用CPU编码的话录出来的视频掉帧严重,所以才使用显卡编码的,不过使用显卡编码会占用一部分显卡资源,场景复杂的时候也会掉帧,所以抗锯齿我就只开X2了。

CPU和其他几项应该是使用CPU编码,游戏对CPU占用率低的话可以使用CPU编码,另外几个编码器因为解释起来比较多就不多解释了(说实话是我懒,不过Motion JPEG适合视频剪辑软件,YV12和RGB24的视频质量最好,不过也会导致视频素材的体积非常大的,这里解释一下RGB24。

RGB24是红色,绿色和蓝色分别占用8位,换个说法就是RGB888,每个像素为3字节,RGB通道各占用8位,一个像素点占8×3等于24位,这个以前我在贴吧发有个科普贴说过。

YV12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比较好,因为YUV颜色编码我研究的不多,才疏学浅就不说了,希望有知道的大佬解答。

另外使用有些编码器这里也会有个选项,设置品质优先还是码率优先,其中品质优先是使用变动的码率进行编码的,意思就是说视频场景复杂的部分会使用较高的码率进行编码,场景比较简单的部分会使用较低的码率进行编码,做游戏记录的话我个人推荐选择品质优先,因为使用固定码率进行编码的话,有些静态场景可能不需要那么高的码率,而有些复杂场景会需要很高的码率,这样就会造成码率分配的不合理,静态场景的码率较高,复杂场景码率不足而产生模糊的现象。


音频方面的话我是这样设置的,虽然理论上用PCM格式录出来的视频的音频方面占用的体积大一些,对于硬盘空间比较紧张的用户可能不太适合,但之前我用MP3编码出现了问题,录出来的视频声音和画面不同步,估计是MP3是有损压缩格式,录制的时候压缩产生了延迟那样吧,后面改成PCM就没问题了。

频率的话这里我选的48000hz,这里的采样频率影响的就是视频中音频最大的比特率,例如WAV在44100hz的情况下可以记录1411kbps的声音,在48000hz的情况下可以记录1536kbps的声音,其他的以此类推,我个人觉得选择44100hz到48000hz就可以,毕竟录出来的视频除了画面质量要好以外,音频质量也不能太差嘛,虽然压制后可以上传不被二压最大只有320kbps,但要做为剪辑素材的话还是推荐使用高一些的采样频率来记录。

转码的话我个人一般用格式工厂,格式转换成FLV或者MP4都行,视频流的比特率那里设置6000,音频流的采样率设置48000hz,比特率设置320kbps就可以了,虽然音频流的比特率理论上超过44100可能会被二次压制,但我看了很多视频的统计信息采样率使用48000hz似乎也没有强制压制成44100的,所以我们在转码和录制的时候采样率设置48000hz也没关系的。

二次编码的话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选择了以后虽然可能会改善一点转码的质量和在不同的场景分配不同的码率,但转码时间较长,对于一些压制了以后质量不怎么好的视频,选择这个应该可以改善一点转码后的质量。

上面就是我录制视频和转码的一些经验了,AE和PR的教程后面有空我还是想学学的,不然连最简单的马赛克都不会打,GTA5有几个视频我还没上传,就是因为有几个地方还是要处理一下才行,可是我现在还不会处理,后面再看看教程吧。


个人录制和压制视频的一些经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