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财报净利润大幅减少,2023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下降11.2%

步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的后尘,美国芯片巨头高通的最新财季营收同比下滑-16.9%至92.75亿美元,净利润大幅减少-41.9%,手机、汽车和IoT三大业务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并且其对第三财季的预测数据也低于市场预期。
知名调研机构Gartner在4月底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下降-11.2%至5,322亿美元,这一跌幅远大于在2022年底预测的-3.6%,表明今年Q1的市场出货数据非常糟糕。SIA(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数据验证了这一点,2023年Q1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1,195亿美元,环比去年Q4下降-8.7%,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21.3%。

Gartner报告认为2023年存储市场的收入将大幅下降-35.5%,拖累了半导体市场的整体表现。其中DRAM市场收入总额下降-39.4%为476亿美元,NandFlash市场收入下降-32.9%为389亿美元。截止到4月底,存储芯片的加权价格指数也从年初的52点下跌到40.7点,跌幅已达-21.7%。
在芯片应用市场,2023年Q1我国芯片进口额仅为785亿美元,同比降幅高达-26.7%,在全球芯片市场的占比也下降到65.7%。面对全球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SIA表示,尽管美国政府有所谓“国家安全”的担忧,但美国半导体公司仍希望进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应用市场,美国目前对向中国出口芯片设限,阻断供应链可能会伤害到本国产业。Intel、AMD、美光、高通、TI等美国芯片巨头的最新季度财报,营收和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额为4,156亿美元,占到全球芯片市场规模5,735亿美元的72.5%。根据SIA的统计数据,2022年度中国市场的自身需求为1803亿美元,虽然比2022年下降6.3%,但是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一芯片消费市场。我国消费电子行业终端产品产量占全球70%以上,全球约有80%的PC、65%以上的智能手机和彩电在中国生产,然后销往全世界。2022年全年我国机电产品累计出口20527.7亿美元,首次突破两万亿美元大关,占到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57.1%。

当然,市场的好消息也是有的,Gartner看好汽车和工业半导体市场的前景,认为该市场2023年将同比增长13.8%达到769亿美元。而在SIA的月度统计数据中,今年3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环比开始增长0.3%,这也是近10个月以来首次出现月度环比增长,显示半导体市场或将开始探底。其中欧洲市场 3 月销售额增长 2.7%,亚太地区 / 所有其他国家增长 2.6%,中国市场增长1.2%。
Gartner的报告也显示,在经历了2023年的大幅下滑后,存储芯片市场将在2024年出现供不应求局面,DRAM收入将随着量价回升而大幅增长86.8%,NandFlash市场也将大幅增长60.7%,并带动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大幅增长18.5%达到6309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