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审计师——上市公司利润操纵案
“财务报表审计是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以积极方式提出意见,增强除管理层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财务报表信赖的程度”,只要是备考过CPA的同学,就算没有做过审计,这句话应该也差不多倒背如流了吧!
有人说审计师是资本市场的守门人,还有人说审计师是经济警察……从上述审计准则对审计的描述来看,大家的比喻好像很到位。但审计的“合理保证”这把尺度,又留下了一些“可调节”空间,那么我们看到的被审计后的报表是否是审计师“严防死守”的结果呢?
文稿内容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需要去查阅一些上市公司连续多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在这一过程中,一家做汽车压缩空调业务的上市公司财报数据引起了我的注意:该公司2018年的利润表中有项高达3个亿的营业外支出,使得当净利润缩减为微微盈利的状态。于是我就翻阅了财务报表附注,了解到这项大额营业外支出是企业基于未决诉讼而计提了预计负债。
从上市公司相关公告显示,涉诉案件有8起,且性质相同,均源于对实际控制人民间借贷提供担保而引起的。事情的缘由是实际控制人私刻上市公司公章,为自己所欠债务的担保协议上盖章,伪造成上市公司为其提供担保。实际控制人无力还款,上市公司便被卷入相关债务诉讼中。

在整个过程中,上市公司其实属于受害方,它并没有对外公告相关担保,也没有真正在担保协议上盖章。所以眼看要吃官司,立马对外公告澄清。实际控制人作为案件的始作俑者也承认了相关债务是自己的个人债务,担保协议上的公章也是自己私刻并盖上去的。

事实清晰,按理说该案件可以到此平息,上市公司无需承担相关担保责任,但该公司却在2018年年报中计提了大额预计负债。
2019年3月,负责该案件的中级人民法院对其中一起诉讼一审判决上市公司赔偿3.5亿元。这时候审计基本上还在做底稿阶段,审计报告还未出具。公司根据一审判决计提了预计负债大约3亿元。而对于其余7起案件,截至财务报告出具之日,一审均未作出判决,公司诉讼律师认为公司这7起胜诉可能性均较大,故未计提预计负债。而审计师,也认可了这一结果。(8起案件性质相同,但预计负债处理上却不一致)

上市公司公告中的依据只有“根据会计准则”简单的几个字,这里我想应该就是会计准则中所要求的谨慎性原则吧!那么细想一下,这个尺度把握的合理吗?
有人可能会说“一审判决很明显了啊,公司要败诉,得承担赔偿责任的。”在这里我需要补充说下,我国的民事诉讼是两审终审制,一审判决并不是定论,如果公司上诉,一审判决就属于是没有生效的判决。
该上市公司在收到一审判决后是不认可的,于是上诉至高级人民法院。这种情况下,公司是不必以“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而计提大额预计负债的,但结果却是出于谨慎性的考虑计提了该笔预计负债。
学过经济法或是有法律专业知识背景的朋友应该都有了解,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要有合理的程序(董事会、股东大会决议),并需要对外公告。单凭盖有私刻“萝卜章”的担保协议,怎么可能会让一家上市公司陷入巨额赔偿?若真让公司败诉,那法理何在是不是?最终二审判决,上市公司无需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其实早在2018年的时候,最高人民法院就《关于审理为他人提供担保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文件基本明确,违规担保原则上对上市公司无效。受此《征求意见稿》影响,市场上已经陆续出现了判决上市公司违规担保无效的案例。在众多事实案例面前,公司这么操作的动机是什么呢?是真的贯彻谨慎性原则吗?
过连续几年的财务数据对比分析我发现,2018年开始国内的汽车行业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做汽车配件行业的该公司也同样受到牵连。可以推测,企业的管理层已经预测到未来几年经营数据不会很好。于是便在盈利的时期计提大额预计负债(保持微微盈利状态即可),期后再根据判决结果(无需承担赔偿责任)冲回前期计提的预计负债来弥补当年业绩,实现利润操纵。因为对一家上市公司来说,连续经营亏损是有退市风险的,而预计负债的计提与转回便成为了一种利润操纵的方法。
这个案件,审计师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翻阅当年的审计报告,关键审计事项内容写的很虚,可以看出到审计师是以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书为证据支撑的。所以审计不一定总是背锅的那一个,某些情况下也会甩锅给其他角色…

其实关于这一事件的前因后果还有很多细节,相关内容我也形成了论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查看往期内容(相关阅读戳👉警惕谨慎性的滥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降低)
很多审计新人刚进入这一行业,对风险识别、财务舞弊很感兴趣,很想通过一家公司的财务报表就能看出企业造假的蛛丝马迹。今天分享的内容便是带大家一步步来看一家企业的操作动向,通过分析的一些思路来告诉大家这是需要我们首先打好会计核算的基础,再结合法律或其他学科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对行业的分析(企业自身及上下游所处行业),才能培养起对数据的敏感度,建立起职业判断思维体系。

如果大家想在财审实务方面有进一步的进阶,想真正深入了解业务原理,站在企业报表披露层面去分析判断,可以学习前四大前辈吕新建老师开发的财审实务与实操课程,让你在问题分析、底稿操作、账务处理方面一一打通。





PS:事务所审计(含税审)与企业财务人员适用,当然也有券商、咨询、投资等岗位从业者来学习的,只要你的工作涉及财务报表、数据处理与分析相关内容,都可以了解学习,对CPA等财会证书的备考也十分有帮助!
扫码咨询
获取粉丝折扣👇

实务篇与底稿操作篇部分,涉及众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披露案例,带大家从财报角度剖析业务原理,帮助大家真正搞懂数据勾稽、建立专业财审思维(对做IPO项目也十分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