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0 跳楼少年的母亲,请你闭嘴,用理智行动引导孩子
昨天看到一段视频,男孩在5楼的空调外机上站着,当妈的骂骂咧咧,拿长棍持续击打儿子,逼得孩子跳楼,多处骨折。看到孩子跳下的一瞬,我心都碎了!这位女士故意伤害他人,该被判刑!
孩子调皮是难免的。如果每个当妈的,都如此暴戾,我们就是孩子的炼狱。如果家长希望孩子去做某件事,最好的选择是停止说教、威胁、唠叨,用“理智行动”代替语言,“有为而治”。
“宝贝,妈妈写文章去了。你玩好了,就过来我旁边写作业吧。”过了一会儿,儿子果然带着文具,在我身旁写起作业来。他的小嘴几乎不停,十分聒噪,但能主动做作业,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宝贝,你玩好后,自己去洗漱睡觉哈,我先睡了。”儿子看大人都关门睡觉后,很自觉地收拾起玩具,主动刷牙洗脸去了。
“宝贝,妈妈先吃饭了,你过会也来吃吧。” 我边吃边说:“哇塞,今天的鸡腿真香啊。”无需5分钟,儿子就坐上餐桌,开始吃饭了。
改变别人是很难的,多少夫妻在试图改造对方的过程中,变成怨偶。育儿也是如此。与其控制孩子,不如控制自己的行为、决定自己要做什么。
开头提到的这位妈妈,完全可以立刻放下长棍,后退几步。孩子看见你冷静了,才敢进屋。
一、别啥事都问“要不要”
“你要系上安全带吗?”“你要去洗脸吗?”“你要不要把你的碗放水池里?”
80后被“尊重孩子的自由意志”给洗脑了,什么事情都要问个“要不要”。给孩子一个拒绝的绝佳机会。
为了避免这个问题,要说:“该系上安全带了。”“洗漱时间到了。”“把你的碗放到水池里。”
这些本来就该孩子做的事情,不能放权给孩子决定。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讨论的。
二、闭上嘴巴
以前,我总是一遍遍地唠叨、提醒,但儿子统统当成耳旁风。现在,我在说话前,会走到孩子跟前,确保让他看着我的眼睛,然后只说一遍我要说的话。
如果儿子有疑问,我可以回答,但是我不会再重复说过的话。几次操作下来,儿子可以认真地对待我说的话了。
这里要注意不能放狠话,解决核心问题是关键,口嗨逞能没有必要,威胁更不可以。家长在开口前一定要先想想,不能让自己陷入两难之地。
诸如:“你再不收玩具,我就把它们都扔了”这样的话,还是在控制孩子做什么,而不是自己要做什么。
家长完全可以腾出一个收纳箱,当孩子不收拾玩具时,告知他:“宝贝,妈妈把这些你没收拾的玩具放到这个箱子里,放到家里最高的衣橱上方,等2周后,我站椅子把它们拿下来。”当儿子不能及时玩某些玩具时,就知道主动收拾了。
三、坚持执行
如何让家长的话,在孩子心中有分量?
答案是言出必行,必须坚持执行自己说出的决定,贯彻始终。
只要家长有勇气坚持诺言,情况就会有改善。要记住,只有你不再唠叨、提醒和说教时,这种方法才管用。
比如,孩子爸告诉儿子,只有当孩子系上安全带之后,他才会开车。孩子爸在驾驶座玩手机,也不催促,等孩子照做后,才启动车子。
多说无益!停止唠叨、提醒和解释,用和善且坚定的行动让孩子明白他应该做什么。
而说废话的时间,可以用于亲子游戏,谈谈人生和理想。
大喊大叫、唠叨、说教、恳求、命令和威胁都是不尊重孩子的育儿方式。要放弃数一、二、三的方式,闭嘴,行动起来。
如果父母能够少说多行动,我们与孩子之间75%的问题很可能都会消失。
最后,我想为这位跳楼的少年祈福,也希望妇联等部门不要继续和稀泥。指鼠为鸭的把戏,我们看够了!
作者简介:憨妈琪琪公号主理人,南师大新闻学硕士,前记者,前名企管理层,阅读百本育儿书籍。现居家兼职,快乐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