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去年雅静姐和三字的第一场直播
关于营业
“那四个月全部都是在剧组里,什么(别的)活都没有干。这么好的时间,这么好的剧本,沉浸其间,就活在这个人物里,怎么演都在这里。不像现在,我在演警察,出来工作比如现在,(谈的)又是另一部戏,我会稍微有点困扰。”
他还说到了很多他对现在一些营业的不理解,对现在越来越多的时候都会有摄像机对着他,一再的压缩他个人时间的困惑。让我想起他在别处也说过对现在机场照,出装照什么的,啥都要拍的不理解。
我觉得他就像是那种技术型人才,对自己的演绎事业有些学院派的纯粹,对行业现状也有很多个人的不同见解。
这一点上,我真的觉得他是对的,病了的是整个行业。其实如果真的行业禁止,不给粉丝提供这些,粉丝也未必会养成对这些物料越来越依赖的习惯。至少很快就会习惯没有的生活,极端粉丝会少很多。信息持续的轰炸,其实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只是让粉丝对艺人的依赖不断被源源不断的信息强化,本质上是利用人心罢了。
关于哭戏
“我觉得大家对演戏有误解,以为哭是什么很特别的事,我觉得哭只是很基本的东西。我哭不用花太久,除非是要哭很多条才需要特别去想什么(来辅助哭出来)。其实我们的剧本已经写的很好了,只要去读那些台词就忍不住想哭。不需要想太多,只要理解人物理解清楚,(明白)他为什么要说这些话,那说了这些话就不可能会不哭。其实之前薇姐导戏的时候还会提醒我不要哭出来,要收着点。”
这一段自述看得出,他本人是情感丰沛,体验细腻,感受力佳,共情水平极高,所以反而有时候要收一点情绪表达的强度。
推荐商品
营业推荐商品,他真是推荐的好真心实意,什么周围朋友都在用,什么出差可以带几粒之类的,还把橘灿精华涂在手上,后面还在说我现在奢侈到可以把橘灿精华当护手霜了。笑死。我看得超有共鸣的,橘灿精华对我来说就是真的好用,但也真的超贵。
撒娇
“不要了不要了”,不管是主持人还是我,都没反应过来就结束了。是不是撒娇也是对特定的人的特权呀。
签名
他一边在签名,一边碎碎念:大家认准这个签名,现在网上有些……(潜台词,千万不要买到假的,千万不要被骗了)。真是操碎了心。
谈追剧
“不要嫌弃一天播一集,是为了让你反复看。”说到剧有8.6分,他笑的也太甜了。“我不喜欢给自己的角色打分,一个角色的成功因素太多了。”
“我的快乐源泉是看弹幕看评论。网友的脑洞,脑补什么的,都很好笑。”
读网友弹幕,他想到二字在片场时开的玩笑。提到二字,他这个陷入遐想的样子,都让我这个看客觉得不好意思了。
关于好奇心
他真的是好奇心很重的人,雅静姐读116颗,读作一百十六颗。他好认真的去问,“是不是播音主持的职业习惯,一般不是都读一百一十六颗吗?”我只能说,雅静姐之前绝对没想过这个习惯问题该怎么解释,所以,一头雾水。当然,说实话,我很高兴他问出来了,因为我也好奇,至少他问了我就知道了,这应该是个人习惯,和职业无关,哈哈。
粉丝互动
“给你们准备了一个新的笑话。”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脸的兴奋和得意洋洋,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很擅长说笑话吧,看得我忍不住笑出来。
关于《不说》
又听他说了一遍《不说》的创作理念,说了他自己对于不同意见,朋友身边的人有矛盾了,他的做法,他“不说”的原因。《不说》这首歌是他的人生态度,也是他的选择,这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一定是适合他的,也一定是他会选择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尊重他即可。
关于快乐
“无论什么事可能都有代价,比如说运动也可能伤身,只有快乐没有任何代价。”他和他都希望带给别人快乐,希望别人能快乐,这是他们说过无数次的真心话。无论何时,可以感受快乐的能力,都不是一件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