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色彩》:中、高考一线教师为中学生打造的阅读文本
校园故事 青春悸动 人生感悟 下水作文
本次为您推荐的是李新泉的作品《冬天的色彩》

《冬天的色彩》是李新泉老师四十年教学生涯的写作实践和深度思考,作品多次发表于各大报刊,是李新泉老师关于写作的经验之谈,全书有三大板块:<散文专辑><小小说专辑><诗词专辑>,涉及写作中虚实结合、夹叙夹议、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也提供了写读后感、游记、小说等的写作范例,另有诗词五十五首,多是近年来生活经历的记录与感怀。
作者李新泉,男,河南罗山县人,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河源市作家协会会员。有散文、小说、诗词作品发表于《鸭绿江》《参花》《故事传奇·百家》《文学少年》《雨露风》《文学天地》《青年文学家》《花溪》《今古传奇》《中国应急管理报》《菲律宾商报》《海华都市报 · 费城版》《河南科技报》《河南工人日报》《劳动者报》《安徽科技报》《农村信息报》《甘肃工人报》《海南农垦报》《诗词月刊》《吟风》《河源诗苑》等报刊。

内容节选(一)
在故乡,节序进入冬月的门槛,秋日的原本高远的天空, 明显地低沉下来,密布着厚厚的灰黄色的浊云。东北风放肆地在旷野里奔跑,发出呜呜的吼叫。这时候如果出现黑压压的低空向南飞行的老鸹,预示着就要下雪了。
早晨醒来,卧房里像涂满了水银一样明亮,向窗外望去, 好一幅琼雕玉砌的画面,昨天还是灰头土脸的树枝突然绽放着一朵朵晶莹的梨花,那本来长满铁锈般苔藓的屋顶,铺盖了一张厚实的银色的棉被。世界变成了一望无垠的雪国,到处都是亮堂堂的,好像原来的黯淡,就是为反衬此时的光明而预设。这种明黯反差悬殊的天象,给人带来的惊喜,在南方是很难感受得到的。
雪景之美,令人兴奋;而雪中的游戏,更让人乐之不倦。
内容节选(二)
“春雨”,这是一个多么喜感的词语,又多像一首动听的乐曲的名字。没错,早春的雨水节就是一部乐曲四重奏,她演绎着绚烂生动的春之旋律。
“雨水”是春天的歌吟。因为春天在冬日压抑沉寂了许久之后,一走上属于自己的舞台,她就急不可待地要释放激动的情怀。对于春天而言,下雨是她最好的抒情方式,而雨水节正是多雨的季节,是春天尽情吟唱的良辰佳日。听吧, 雨水从天而降了,它落在微微泛青的柳枝上,淅淅沥沥;它落在小姑娘的花伞上,叮叮当当;它落在农人们的屋檐下,滴滴答答;它落在埋有种子的土壤里,默然无声,当然,“此 时无声胜有声”!
“雨水”是春天的画笔。雨水时节的春天,就像一幅淡淡的素描画,她要等待一支神奇的画笔来施色添彩,这画笔并非别物,就是雨水。雨季的到来让干燥的土壤变得温软湿 润,蜷缩于地表下的草芽破土而出,躲藏于枝条皮层下的蓓蕾笑展芳容。一场雨水就是一笔油彩啊!有诗云:“春雨足, 染就一溪新绿”“春路雨添花,涂抹一山春色”。看吧,一场场雨水之后,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紫了藤萝,蓝了忘我。 早春的素描画,此时已变成一幅姹紫嫣红、浮苍滴翠的水彩画了。
内容节选(三)
一丛花(词林正韵)·市郊山泉
华都郊外卧丘山。苍翠草花鲜。双行碎玉涔涔下,汇聚成、一碧清泉。
云影点缀,星辉涂染,朝夕谱诗篇。
匆匆步履总来前。贪享片时欢。清晨一掬浇眉爽,月光下、细照容颜。
人生不易,请君常记,沧浪润心田。
首表于 2020 年 5 月 3 日《中国诗歌》网 链接:https://www.zgshige.com/c/2020-05-13/13537776.shtml
继发于 2020 年 10 月 13 日《河南科技报》
作者任教中学语文近四十年。语文教学,有两项重要任务: 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操。这一点,唐宋八大家的领袖人物韩愈早有论述:“文以载道”“文道结合”。这本小书也正是秉承着这一理念来甄选素材和组织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