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感分类,毒点和读者期待的关系。
期待感类型
【四种期待感基本类型】:
【价值类的期待感】:提出需求,展现价值,价值被埋没。
【冲突类的期待感】:欲望加阻碍,包含矛盾、激化和冲突。
【情感类期待】:遗憾和弥补的机会。
【选择类的期待感】:身份加上一个与身份不符的选择或动机。
首先是价值类的期待感:提出需求,展现价值,价值被埋没。
这就是展现价值类爽点套路的前三步,我觉得不能再化简了。
这三步,不管你翻来覆去怎么用,主配反随便套,最终都能形成读者的期待感。
然后是冲突类的期待感:
欲望加上阻碍。
这种期待感很普遍,人物的梦想是什么,但是却遇到了什么样的困境。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目标,可以实现梦想,于是他去做了,同时也遇到了阻碍的力量。
这就是冲突。
还是多啰嗦一句,
冲突是激化了的矛盾,矛盾是对峙累积,谁也奈何不了谁,冲突是冲击是释放,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由矛盾到冲突,有一个激化的过程。
所以这个冲突的期待感,包含了矛盾,激化,和冲突,这三个过程。
第三类是情感类期待:
遗憾和弥补的机会。
这种在重生文里最常见,十本重生文,九本以这个为核心,
但这并不是全部,配角死了,一样可以形成主角的遗憾,完成配角的遗愿,同样可以看做是一种弥补。
按照这个思路,这种期待类型可以拓展出很多其他的剧情,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咱们来看最后一种,
选择类的期待感:
身份加上一个与身份不符的选择。
其实很多作者都忽略了一个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人物的身份。
有人说身份不就是一个职业,或者是一个称呼吗?
其实不然,
身份不仅代表了人物的职业地位,
还代表了规则和选择。
你在提到身份的时候,
最应该想到的,
把它放到第一位的,
就应该是人物遵守的规则。
也就是人物靠什么为生,
人物的处事法则是什么,
面对同样的问题,
为什么这个人物的选择与其他人不同?
反过来说,
因为人物这么选择了,
所以他才是这个身份。
延伸开来说,
不管人物是什么职业,什么地位,
遵守什么规则,
只要人物做出了与他的规则不一样的选择,
那么他就跳出了原来的身份。
变成了他选择的身份的那个人。
好多从身份和选择上制造的期待感,
本质上都是这个原理。
回想一下你看过的网文,
看看是不是这个道理。
最常见的,
一个门派里最底层的杂役,
他却干着核心弟子才干的活。
这就造成了他表面身份是个杂役,
真实身份却是核心弟子。
这就构成了剧情的张力,
同时也代表了读者会对这个杂役有期待感。
这就是我划分的四类期待感。
价值类,冲突类,情感类,和选择类。
简单举个例子,
价值类期待感
提出需求:
太平洋出现一个持续的气旋,不断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排进海里,导致世界各地出现大旱。
展现价值:主角找到解决气旋的办法,并且验证可行。 价值被埋没:水业公司为了利润打压主角,不让主角去解决这个问题。
冲突类期待感: 欲望:主角想要解决太平洋上的吸水气旋, 困境:水业公司全力阻止他,激化:主角被诬告,目标:有一个方法可以摆脱困境。
情感类期待: 主角父亲因治理气旋意外身亡,如今主角在父亲的理论基础上找到了彻底解决气旋的方法。
选择类期待: 主角只是一个民间科学家,但是他却要做一件全世界科学家都没能做到的事。
这就是四大类的期待感,
当然,具体的期待感远不止例子中的四类,
但是,我发现大部分都是这四类的变种。
【价值类期待的变种】:
1,改变人生类,配角有需求,主角有能力,配角因主角而获得价值,但是主角的功劳被埋没。
2,自作自受类,主角展现价值,主角的价值被反派埋没,反派展现对主角价值的需求,
3,背叛类,提出共同需求,配角展现能力,主角满足条件,配角背叛,独享了价值,
4,皇帝新装类,没价值的东西被追捧,有价值的东西被糟蹋。
5,意外类,主角因突如其来的需求而产生了价值,
主角在学校平平无奇,突然就被校花表白了,校花喜欢的就是平平无奇。
高俅就是个踢球的,在官场混的唯唯诺诺,自从遇到了喜好踢球的宋徽宗,立刻就平步青云。
这种就是人在家中坐,喜从天上来。
6,祸福相依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反派的打压将会给主角带来价值。或者打压主角将会使反派失去价值。这就是那种送财童子流,先塑造一个多么厉害的反派,然后来打压主角,不慎被主角反杀,他所有的东西全都归了主角。或者塑造一个成功的反派,和一个低调有实力的主角,本来相安无事,但是反派非要打压主角,反派将会因此失去一切。
7,认知失调类, 主角拥有价值但是配角无法理解这个价值,错会了意。或者主角自己无法理解这个价值。甚至认为这是一个缺陷,还要极力隐藏这个价值。
【冲突类的变种】:
1,追求类,人物有某种坚定的追求。
2,冤枉类,想要洗脱冤屈,但是却拿不到证据。
3,出水之鱼类,想回到熟悉的环境,却来到了陌生的世界。
4,争斗类,主角与反派围绕某个背景和规则进行博弈。互为对方的阻力。
5,无辜类, 无辜者被囚禁。因言获罪。文字狱,好心没好报。殃及池鱼,天灾人祸。只要人物足够无辜,并且受到伤害。
6,搭档类,两个身份性格相差悬殊,矛盾重重的人,为了一件事走到一起。
【情感类期待的变种】:
1,复仇类,所有复仇类的剧情,本质上都是为了弥补遗憾。
2,雪恨类,恋爱失败,有机会让前对象后悔。不只恋爱如此,其他曾经的背叛,贬低,瞧不起,打压,等等,都是一个道理。与展现价值类的期待感不同,这个突出一个当初的情感遭到否定的情节,也许当初确实是没有能力,也没有价值,但现在风水轮流转,人物有机会证明自己。
3,恩将仇报类,当初对人有恩,但是今天却遭到对方的报复,所谓升米恩斗米仇。养不熟的白眼狼。
4,反目类,当初富贵同享了,如今有难了,全都跑了。当初一起吃苦,有了富贵却反目成仇。当初主角有缺陷的时候,能够获得配角同情和帮助,现在主角没有缺陷了,却遭到配角的排挤和打压。
5,情义类,为了情义,甘愿忍受缺陷,甘愿承受损失。明明有能力做某事,为了情义,人物甘愿放弃做某事,因此导致人物承受了本不应该承受的损失。 为朋友两肋插刀。同样的为了打击不义气的人,甘愿承受一定的损失。替天行道,见义勇为。即使吃亏也心甘情愿。同样,人物的行为明明违背大义,会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人物偏偏就要这么做。
6,愧疚类,强压之下,人物为了私心,背叛了感情,然后产生愧疚,或者甘愿遭受惩罚。
【选择类变种】:
1,身份互换类,大人物化身小人物,或者小人物扮演大人物。
2,力量悬殊类,大炮打蚊子或者蚍蜉撼树。
3,两难类,两善取其一或者两恶取其轻。妻子和老妈同时落水,人物面对两难选择。
4,又爱又恨类,配角突然改变对主角的态度,导致主角不知所措。或者主角恨配角,配角突然做出让主角感动的事情来,让主角又爱又恨。
5,悬疑类, 事出反常必为妖,主角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例子】:
《相亲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领证》前三章内容中期待感类型:
选择类:主角月入两万,在姐姐家住,每月给姐姐五千,被姐夫看做吃白饭的。
背叛类:结婚前,姐夫,姐姐,主角,都有对家庭的需求,结婚后姐夫要姐姐和主角AA制,属于否定姐姐和主角的能力,一个人独享婚姻带来的价值。这就是背叛。
情义类:主角为了不给姐姐添麻烦,宁愿胡乱找个人嫁了。这是为了情义,甘愿承受损失。
意外类:主角因意外救了战奶奶,才有了与豪门首富的闪婚。
改变人生类,反过来用:主角有需求,配角有能力,主角因配角的能力而获得价值,配角的功劳被埋没。
主角被瞧不起,姐姐被瞧不起,主角有提升自尊的需求,配角豪门首富,有能力改变主角。主角将要因与配角闪婚而获得价值,但是主角却不知道配角的身份,这是配角价值被埋没。
毒点和读者期待
什么是毒点?
抛开作者骚操作不谈,毒点就是故意让主角做出了违背读者价值观的行为并且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有仇能报你不报,非要忍着,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就是毒点。
被绿了属于无法挽回,不要写。
被卖了还给人数钱,如果读者发现主角是故意的,那么就是毒点。
主角恩将仇报,认贼作父,对于恩人,用过就抛,对于女色大把撒钱,如果读者看到主角出现类似情况后,还得意洋洋,肯定觉得是剧毒。
还有主角故意写的很傻,反派就差没明着说要杀他了,主角还搞不清状况,这种故意让主角屏蔽信息,以制造悬念的剧情,也是毒点。
所以通过这些常见的毒点,我们能看到一个什么问题?
之所以写出这样的情节,
这本身就反应了作者本人的价值观!
读者最反感的是直接说教,
更不用说本身就有问题的价值观了。
这是毒点的关键所在。
一旦让读者认为这个剧情是作者的无能,
或者是作者的价值观强加到了主角身上。
尤其是出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读者就被毒到了。
再来看主角行为和读者期待的关系。
主角到底可不可以违背读者期待?
主角可以认贼作父,可以恩将仇报,
那是因为,
剧情中的一切蛛丝马迹,
全部隐藏的很好,
即使精明如主角,
也被骗过了。
这有问题吗?
没有!
只要不是造成无法挽回的硬伤,
比如恩将仇报把恩人杀死了。
比如认贼作父把配角害死了。
比如被绿,
只要不出现无法挽回的东西,
只要主角不是故意为之,
而且过错方另有其人,
那么在这些情况下,就无所谓毒点。
说白了,就是笔在作者手里,
主角怎么选择,作者强行说了算。
而读者对这个选择不买账,
那么,你作者就是在放毒!
但如果你能给主角的选择一个足够的理由,也许读者就可以原谅你。
那么在写文的时候,
主角行为与读者期待会对剧情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我看,分四种情况,只有三种能用在网文里,
一,成长模式,(慎用)
二,感悟模式,(常用)
三,超级模式。(难用)
在成长模式中,主角会犯错,主角一开始的行为与读者的期待不符,甚至是矛盾的。
经过承转,在合的位置,主角的行为满足读者期待。通过这样的一个变化,展示了一条人物的成长线。当然,在当前剧情结尾,或者下一个剧情的开始,主角可能又回到了与读者期待不符的模式,但这不是问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才显得真实。
另外一个是感悟模式,代表主角会做出意料之外的行为。主角从剧情开始的行为就完全符合读者的期待,不会犯错,经过承转,到合这里,主角往往会做出让读者意想不到的行为,这个行为是主角经过感悟而做出的决定。
从读者的角度看,主角做出的行为,与主角一直追求的目标南辕北辙,但是从主角的角度看,这么做完全符合他的情感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第三种,超级模式,开局主角的行为与读者期待不符,经过承转,到合处,主角的行为超出读者意料。相当于主角从不成熟直接转变到有了人生感悟,这个过程中,主角前后两次做出的决定,全都与读者期待不符,但是这两次的反差也非常巨大。产生的情绪冲击,也会更加强烈。这种模式,就是超级模式,最经典的就是周星驰的无厘头电影。
搞清楚了这三种模式之后,那么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
既然主角的行为与读者的期待不符,
那是不是就不能吸引读者,就没有期待了呢?
假如主角出门就倒立用手走路,随便骂人,还欺负小孩。
做出种种读者不认同的事,读者可能会期待主角受到惩罚,或者想看主角的好戏。
但是绝对不会想要代入主角。
而且期待感也并没有多强,除非主角直接侮辱到读者,但这是不可能的。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拿什么留住读者?
有三种办法。
分别是强压力,强情感,和强目的性。
如果主角出门就倒立用手走路,随便骂人,还欺负小孩。这些行为全都是因为在他背后有一个大佬,如果大佬发现主角是个正常人,马上就要杀了他全家。
那么主角的行为就是读者可以接受的,而且还会由于主角面临的强压力,而对剧情产生期待。这是强压力。
如果主角出门就倒立用手走路,随便骂人,还欺负小孩。
这些行为是因为主角曾经对某人有亏欠,想要折磨自己。明明是钢琴冠军的手,偏偏用来走路,明明是温文尔雅的性格,偏偏见人就骂,明明喜欢小孩,偏偏欺负小孩,这是因为,他因愧疚想要自我惩罚,想通过这些行为,抹黑自己的人格,从而让自己内心不那么难过。
那么在这些情感的辅助下,主角的行为就呈现出强大的张力,而且会形成读者的期待。这就是强情感。
还有一种是强目的性。
如果主角出门就倒立用手走路,随便骂人,还欺负小孩。
我们还知道一个富家千金跟人打赌,说如果有哪个男生出门就倒立用手走路,喜欢随便骂人,还很会欺负小孩子,我就嫁给他。
而且主角又是一个很不喜欢富家大小姐的性格的话,
那么读者就会对这个剧情产生期待。
尽管主角的行为不符合读者的期待,
但是读者为了想要看到后面的戏剧性一幕,
会选择性忽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