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景之治是“无为之治”还是“黄老之治”

2023-03-26 19:25 作者:上邪-取名难矣  | 我要投稿

这是我又双叒叕对学校历史老师发出质疑的一天,汉初的无为政治真的是道家理念吗?在此我提供两种说法,简单谈谈,如有错误,还请纠出。
1,无为政治是道法家的结合。其实它还有个名字叫黄老之治,早见于《史记·孝武本纪》:"会窦太后治黄老言,不好儒术",“黄”取齐之黄帝意,“老”取楚之老子意。由此看来,黄老之治是楚国的老子学派,与齐国的黄帝学派的结合物。老子学派不用说,是道家性质的,那黄帝学派呢?emm,本人粗鄙,还没看到哪篇专门研究它的文章。但可以一猜。当时在齐国政治方面盛行的思想是法家。诶,我知道,我说到这里时就有人要反驳我了,说什么秦才是法家譬如此类问题。但我们对法家的印象大多来源于秦晋法家,事实上齐法家的影响真的很大,管仲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而且从后面稷下学宫交出的那几人(学生韩,祭酒荀等)来看,也能侧面印证法家在齐的盛行。那么在法家氛围如此浓厚的齐国,诞生出的黄帝学派也很大概率是法家性质的。所以无为而治,就是黄老之治,就是道家法家的混合产物。

2,无为而治就是无为而治,是儒家“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理念的体现,在这我可以自豪的说,这个观点是我自己想出的。首先我是怎么得出上面结论的,乃是取自《淮南子·卷九·主术训》的“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不劳。”首先淮南子的作者是景帝时的淮南王刘安写的,因此没人比他更有资格评价无为而治。而这句话中的“教”“任”词句像更像是在让君主作为一个道德上榜样,而这就是儒家的政治观啊。若如此看来这个无为不应取老子《道德经》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而应取陆贾的《新语》的"夫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

文景之治是“无为之治”还是“黄老之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