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皋笔记》 清 杨风辉 (一)

2023-07-24 12:40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祥符记(一) 壬子年四月二十五日夏天,当时天即将亮,可仰头看见月亮,在月光照射下,可见人的影子在地。在房、心尾的交界处,忽然有三个字出现,三个字为“大毛隔”;须臾消失,接着又出现三个字,为“大毛蓉”,这三个字也是须臾消失;然后再出现“大毛胥二土”五个字。这些字有二丈多点大,笔画分明,一点都不模糊,一会儿红云四散,天一片清净,这些字便模糊,不能再识别了。 不大一会儿,月亮在西方发出流光,光华相映,这时又见到三个“泰”字,比前面出现的大好几倍,这三个字到东方发白,才开始散去。当地很多早起的人都见到,他们其中有几个人和我说了这件事,我说“天地交泰,君子道开始萌芽的时候,人们会在天上看见泰字。说明天下将要平安康泰了。” 南皋居士说“天道悠远难以了知,但能看见天上出现泰字,肯定是大吉利。国家将兴盛之时,必定会出现祯祥,这是因为与瑞相应的结果。” 祥符记(二) 甲寅年阴历五月初十夏天,阳历是六月三日,当时也是月光照耀明亮得像白天,银汉无声;快到半夜的时候,出现身高大约数十丈的二男女,二人身材雄壮,仪容丰伟,相对站立在月亮旁。不一会儿有些像龙、虎、狮、象、鸾鹤、凤凰、麒麟的动物聚集到二人的身侧,皆如拜舞形状。接着又来二十个伟岸的人,分左右边站立十人,这些伟岸的人有手执干,有手执戈,有手执圭,有手执笏,有手执文书;这二十是人衣冠齐整,表情恭敬,精神伟健,气宇轩昂,人间没见人穿成这样的。月亮随即落下,天上失去月亮。 逸士许巢生目睹了全过程,他对我说“出现这样的天象,乱将平定,出生在那时的人民有福气啊!” 南皋居士说“天象也能表达人间的事态,君子观察到此,能了知天心厌恶战乱,人经历太久的战乱而思平息。” 柳异记 湘乡陈丹严家中栽种一株十围大的柳树,此柳树阴阴郁郁、袅袅依依,风流可爱,陈丹严经常到柳树下读书,每次在柳树下写诗写文章,就如有人相助一般,文思大有长进。 某一天夜里,月光明净,四周无人,万籁寂静,陈丹严听到柳阴下有人声呤诵说“清露重,早凉归,別浦含烟远树微,才思满天作飞絮,随风吹过小楼西。”陈丹严极为惊异,急忙拿火烛到柳树观看,但柳树这儿不见一个人,他怀疑可能是此柳树有精。便作一绝在树上,说“楼头杨柳青。底下秋风越;夜来发歌声,声在清阴里。” 白天,陈丹严到柳树处观看,发现他所作的诗被人圈点,仔细一看是柳树汁所染。陈丹严这回真吓到了,与家人商议要把柳树砍伐。当夜,他又听到柳阴中有人说“一时高兴,信口狂呤,遽致贾祸,不图文章之厄运,至于如斯也。”而后又高声呤诵说“秦火炎炎,谁将护呵,将寻斧柯,其奈之何。”歌声刚落,似乎隐隐听到啼哭声。 陈丹严生起恻隐之心,开始可怜此柳树。他睡觉前和家人商议保留下这株柳树,家人说“不可以,这树已经成精了,不砍伐掉,将来会给我们带来祸患,您怎么可以有妇人之仁呢,将决定了的事随便改变。”第二天找来工匠砍树,忽然一位修髯瘦骨、鹤发童颜老者从树中走出来,笑着说“您这是入室操戈啊,我要拿走你的五色笔离开了。”说完老人消失。陈丹严顿时后悔,此事过后陈丹严变成不识字的文盲。 这件事是我一位客人从湘乡来拜访我说给我听的,他是陈丹严同窗好友,一再对我说这事是真的,他一点都没说假话。 南皋居士说“一般鬼神很忌讳文字,可鬼神能作文,也是人所忌讳的。文章厄遇到如此,真太让人感叹了。秦火炎炎,谁为护呵。已经在明示,你砍了树后你将变成文盲。” 鸡卵谈 岷山之间,卯金(指姓刘)的儿子养了一只公鸡,这只鸡三年不出声,生下的蛋是红色的。 他去问八一主人,说“我家有一只公鸡,养了三年没发出声音,为什么?” 八一主人说“此鸡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它之所以不出声,是不想像一般的鸡那样而已,这只鸡不是人家所说的‘失晨之鸡’。” 再问“那它为何会下蛋?” 说“既然不想雄飞,那便只能雌伏了;如果这天下人行持道德,公鸡应该能飞而且能鸣啼;要是天下人不行持道德,它便雌伏,于是出现公鸡不鸣啼却下起蛋来了,意思是说我再不雄飞了,我甘愿雌伏。” 又问“为何它下的蛋是红色的呢?” 说“从它所下的红蛋来看,这只鸡的丹心被蕴结了,虽然它像母鸡一样伏窝,但它的心总向往着像公鸡一样飞,像公鸡一样鸣啼,所以它下的蛋跟其它鸡的蛋不一样。” 问“那这只鸡到底是祥鸡还是妖鸡?” 说“祥。” 问“您凭什么说是祥?” 说“它属于天地孕育出的奇种,是河嶽的精英,它的出现代表国家即将与祥瑞相应,我怎么能说它是不详呢?” 刘先生听了,感叹说“善哉!我要做一只不鸣啼的公鸡。” 南皋居士说“太奇怪了,这只公鸡!不像公鸡一样飞,却甘愿像母鸡一样伏窝;真是一只识时务的公鸡啊!人们见公鸡下红蛋,感到很奇怪;但君子以为这是吉祥之兆。” 黄龙洞记 西蜀松州偏东处是雪山,雪山中有个黄龙洞,洞的前面有一池,池中的水是五色的,世人传说这洞是黄龙真人修道的地方。 清朝咸丰庚申年,夷匪作乱,松城被攻破,太守张古虔被杀死。 太守有一位亲家叫毛生,是云南人,他当时跟着太守一起上任,听到夷匪作乱,急忙穿上夷匪的服装潜逃。他逃入一洞中躲避,在洞中他看见一老头和一少年人,二人正在下棋。毛生凑前去观棋。 棋局结束,老头负少年半子,他掀髯微笑地对那少年人说“老夫老了,不能集中精神下棋了,我年轻时期,是让子出名的棋手,您估计赢不了我。”少年表情谦逊。老头又说“下棋也能修道,棋局机变奇诡,无法详细说明其中的妙,必须懂纵横冲突,力争中原才是高手;如果仅仅争夺边角,即便能赢,也不能算是高手。”少年的表情更加谦逊。 毛生听了老头的话,觉得这老头说的话颇为精确,于是上前跪下请教,老头又对少年人说“这小子是个有悟性的人,你可用心教导他。”于是少年人按照棋谱教导毛生下棋,教授后,少年人对毛生说“你回去可因此而出名。”毛生害怕夷匪,不敢出洞,少年对他说“不要害怕,你可以离开了。”毛生只好向少年人告别出洞,路上他询问当地人,才知道松州平定夷匪已经八年了,毛生急忙回到云南,从此因为善弈名闻天下。 南皋居士说“下棋这种技能,可说是小技能;也必须有高人、异人传授,才能独觉一世。那些大于下棋的技能,怎么可能凭自己平常的智力自己搞懂?” 白云洞记 鹃城有位杨生,他喜欢修练气术,自己也以为自己修炼成神仙没什么困难,老觉得自己快成就了。 某天早晨,杨生刚起床,见有一道士在大门口蹓跶,道士年纪看上去大概七十多,胡子很整齐,但头发很乱,道骨珊珊,仿佛是一位神仙。道人自称姓张,别号“白云居士”。杨生问道士“您从什么地方来?”道士回答说“青城山中。” 杨生急忙邀请道士入门上座,二人便开始聊丹诀。道士一议论丹诀,可谓论议纵横,如悬河泻水,奔注不绝,杨生听了道士的论议很开心,于是提议和道士一起出游。 道士说“可以是可以,但您的仙缘恐怕还未到啊。”人家越说不,杨生便越坚持。道士只好笑道“那你试着跟着我。” 杨生紧随道士,不一会儿二人来到一处住所,杨生往四周看了看,发现此处四面环山,山色苍翠,林木郁郁葱葱,不远处还有个悬崖,悬崖有一条瀑布,风一起,松响寒涛,俨然是一处洞天福地,杨生怀疑自己已经来到仙界;他四处欣赏风景许久,回头想和道士说说话,但道士不见了,杨生极为惊异。 惊异的杨生忽然见到一位老头背着刚砍的木柴走过来,杨生赶紧上前问老樵夫“这是什么地方?”老樵夫说“白云溪,上面有个白云洞,里面住着神仙。敢问,客人您从哪里来?”杨生便将经过和老樵夫说了一遍。然后他问老樵夫说“我能到洞中看看吗?”老樵夫说“你可以去试试看,我数年前也曾进到洞中,您先进洞看看,出来后我再与您详细说道说道。” 杨生向老樵夫告辞,他抓住山藤扪葛而上,来到白云洞口,看见石壁上有首诗,说“忙忙收拾破袈裟,整顿行装日已斜;袖拂白云离洞府,肩挑明月到天涯。可怜枝上新啼鸟,难舍篱边旧种花;分付犬猫随我去,不须流落俗人家。”诗末有署名,但模糊得无法分辨。 杨生呤咏后,便朝洞中走去,洞中隐隐有光,可见石壁清净,毫无纤尘,向里走了约十数里,开始越来越黑暗,不能向前了。杨生忽然听到一声如雷霆般的声音响起,把杨生吓得够呛,他踉跄出洞,四处寻找旧路下山,杨生在山中走了七个日夜,半途再次遇到老樵夫,向老樵夫说了他在山洞中遇到的情形,老樵夫听了笑说“您啊,仙缘浅薄。”杨生也很好奇,向老者打听洞中住着什么东西? 老樵夫说“到达白云洞的最黑暗处,有个地方可以下去,下到底便能再次见到光明,那儿比之前你看到更幽邃清雅;往前再走十数里,再往下走,会看见一处非常光亮的地方,那儿左右生长着紫芝珠草,琼树奇花绽放;经过此处不远,眼前豁然宽敞,可见一条大江,江水向东滚滚而流,江中有条朽木桥,站在桥上遥望;见两岸住着人家,村落鸡犬桑麻,历历可指,俨然别有天地;这时你会发现所描述的桃源确实在人间,过桥你就可以成仙了。”杨生听了,大为懊悔,他急忙返回寻找白云洞,可是原本他到的那个地方如今是悬崖绝壁,根本无法攀登,老樵夫也不见踪影。 南皋居士说“传说宋朝时期有个叫张愈的人,他隐居在白云溪,老樵夫是不是就是张愈?还是道士变化为老樵夫?杨生喜好修仙,却自以为成仙没什么难度。这人啊,凡是所学的不够深入,他不会认为自己开口便错。”

《南皋笔记》 清 杨风辉 (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