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
如果一个人的秉性非常的仁义,就像很久以前的曾史一样。那并不是我认为的,活得明白且有意义的样子。

就算一个人的嗅觉灵敏,能闻到深巷里的酒香,像很久以前的俞儿一样,那也不是我所认为的灵巧之人。或是那种能够达到绝对音高的人,能清晰辨别五音,像很久以前的师旷一样;或是那种视力爆表的人,能够清晰分辨颜色的细微差别,种种这些,都不是我认为的耳聪目明。
我认为的得道之人,人间大师,不是简单的仁人义士,或是有高道德准则的人;我所说的这种仁义道德之人,是仅仅能够安身立命,顺应自然的人;耳聪目明之人,是能够静下心来,听到自己内心声音的人;是能够拨开云雾看苍穹的人。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看不清,却想着去看清别人;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活着的意义,却试图去教会别人;这是在教别人怎么活着,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的人。(庄子说的这种人是我吗?)
想要得到超过自己本应该拥有的东西,这是要付出代价的,是活得不明白的人。比如之前提到的伯夷和盗跖,他们一个为了自己的气节而死,一个为了钱财而死,这两种人都是有自己的爱好,为自己的喜好而死的啊,从这方面看,他俩也没什么不同。
我呢,对于寻道,虽然感到万分惭愧。但我也明白,上不敢为名,去做仁义之士;下不敢为利,去做江洋大盗;我知道应该顺其自然,远离一些癖好。

有些人看了庄子的这篇文章,觉得庄子说得不对。人活一世,如果没有点气节,或是不追求道德仁义,那活着就没有意义。人一定要追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说这种话的人我认为他说得很对!
还有一种人看了这篇文章,便觉得能看破人生,跳出苦海,游戏人间。既然一切都安排好了,那生存之外多出的都是欲望。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说这种话的人我也认为他说得很对!
还有一种人,他看了后,会心一笑。因为他看到的庄子嘛,还是很庄子的!一下子就明白了是咋回事,既然一下子就知道了庄子想说啥,太明确的东西反而失去了意义。因为他知道,大道嘛,“似不肖”,如果能够说得很清楚,岂不是“久矣其细也夫”。说这种话的人我也觉得他说得对!

除了这些,看过的肯定都有自己的想法。
可是,还有一种人,我觉得那是最淡定的——没看过的人!
没看过就没有思索过,也不会徒生出多余的烦恼。这不就是“为无为”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