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美尔文明的由来演化与巴比伦文明的关系艺术

2022-07-30 15:11 作者:大朙王世子歸璞君  | 我要投稿

苏美尔文明的概念

你所知道的苏美尔文明,指的是苏美尔地区发展的文明,苏美尔是古代的地域名称,是具体的地理概念称呼,即在今伊拉克东南部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下游的部分。而“苏美尔文明也不完全等于人们所认为“苏美尔人创造的文明”。

苏美尔文明的由来

苏美尔人是最先进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古代民族之一。“苏美尔”这一名字不是他们自己起的,是后来的阿卡德人的发音。因为苏美尔人最早来自遥远东方的黑发种族,在他们带来的石碑上的文字描述中,自称为“黑头”。

苏美尔文明的演化

约公元前2500年左右,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地区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暴动,一个名叫乌鲁卡基那的人推翻了卢加尔安达的统治,在平民的拥护下,自己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图维护平民的利益的政治改革运动。

正当拉格什内乱之时,苏美尔地区的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杀死乌鲁卡基那,占领乌鲁克(将其作为首都),血屠全城。卢加尔扎克西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地中海。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称两河文明)是古希腊人对苏美尔人所创造的文明的统称,即指在两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的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发展起来的古老文明,是西亚中东一带最早的文明,而苏美尔人则是这一文明的伟大创建者,他的名称源于后来的阿卡德人的发音,他们既不是印欧人的一支,也不是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的原籍可能是更古老东方的某地。
在公元前3500年时,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开掘沟渠,依靠复杂的灌溉网,成功地利用了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湍急的河水,从而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创建了第一代文明。
到公元前3000年时,苏美尔地区已出现12个独立的城市国家,此时的苏美尔是一个城市(城邦)文明。
公元前2900年时,苏美尔地区陷入了一个“诸雄争霸”的时期,比较大的城市有埃利都、基什、拉格什、乌鲁克、乌尔和尼普尔。这些城市因水权、贸易道路和游牧民族的进贡等事务进行了几乎一千年的、为时不断的互相争战。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至今所了解的苏美尔地区的历史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约公元前2500年时,拉格什强大起来。乌尔南什王时,拉格什在苏美尔地区称霸。到了安那叶姆王和恩铁美那王时,拉格什征服了不少地方,苏美尔颇有统一的趋势。后来,国王卢加尔安达因治国不善,引起了暴动,一个名叫乌鲁卡基那的人推翻了卢加尔安达的统治,在平民的拥护下,自己登上了王位,并进行了已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图维护平民的利益的政治改革运动。
正当拉格什内乱之时,苏美尔地区的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战争,温马王卢加尔扎克西征服拉格什,杀死乌鲁卡基那,占领乌鲁克(将其作为首都),血屠全城。卢加尔扎克西自称他的帝国从波斯湾一直延伸到地中海。

乌鲁卡基那在位仅六年,他的改革也因此而废弃。这期间的拉格什称为拉格什第一王朝。

后来闪米特人(SemiticPeople,也译作塞姆人)的著名领袖萨尔贡(意为真正的国王)打败了卢加尔扎克西,俘虏了他,建立了一个新的帝国——阿卡德王国,而苏美尔人城邦的历史也就就此结束了。


阿卡德帝国的建立标志着苏美尔文明从城邦国家过渡到了统一王国时期。但他的寿命短暂,只历时280年,萨尔贡三世(萨尔贡之孙)就被来自伊朗的新入侵者征服,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又一个个重新出现。直到乌尔城邦崛起,再一次统一各城邦,建立起一个纯粹的苏美尔人的帝国(史称乌尔第三王朝)。这一帝国从公元前2113到公元前2006年,维持了近一个世纪。自此,由阿卡德帝国的苏美尔文明就此落下帷幕。

巴比伦王国的关系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于公元前3500年产生于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根据大量的考古发现,约在公元前四千年代,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苏美尔衰落后,古巴比伦城邦兴起。此后,古巴比伦王国灭亡,新巴比伦王国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属于闪米特人的一支,他们于公元前1000年代初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亚述帝国征服古巴比伦王国并统治了两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义反抗亚述的统治。

巴比伦王国的文明(包含建筑、制度的)艺术

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尼布甲尼撒二世对巴比伦城进行入大规模建设,使巴比伦城成为当时世上最繁华的城市,也是中东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巴比伦城以两道围墙围绕.外墙以外,还有一道注满了水的壕沟及一道土堤,城内的主干道中央以白色及玫瑰色石板铺成,另城有八个城门,其中的北门就是著名的伊丝达尔门,表面用青色琉璃砖装饰,砖上有许多公牛和神话中的怪物等浮雕。巴比伦城被建设得宏伟壮丽,直到100多年后,希腊历史学家,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来到巴比伦城时,仍称它为世界上最壮丽的城市。

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据说,这就是《圣经》中耶和华变乱人们的语言,致使人们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别塔。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巴比伦空中花园复原图


被列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亦称“悬苑”,它依偎在幼发拉底河畔,新巴比伦王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前562年)曾以兴建宏伟的城市和宫殿建筑闻名于世,他在位时主持建造了这座名园。相传,他娶波斯国公主赛米拉米斯为妃。公主日夜思念花木繁茂的故土,郁郁寡欢。国王为取悦爱妃,即下令在都城巴比伦兴建了高达25米的花园。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王妃见后大悦。因从远处望去,此园如悬空中,故又称“空中花园”。

巴别塔,又称巴比伦塔。是公元前586年位于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座古巴比伦高塔。

画家笔下的巴别塔


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是“变乱”的意思,于是这座塔就称作“巴别塔”。也有人将“变乱”一词解释为“巴比伦”,称那座城叫“巴比伦城”,称那座塔叫“巴比伦塔”。


古巴比伦时代各城邦的政治制度与苏美尔阿卡德时代及乌尔第三王朝不同。汉穆拉比统一后,建立中央集权 的专制制度。国王独揽政治、军事、外交、司法和宗教等权力,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吏。
大行政区设总督,在较大城市中任命被称为“沙卡那库”的官员,小城市任命被称为“拉比亚努姆”的官员治理。有些城市(如西帕尔等)获得一定自治权,城市商人鉴督从富裕商人家族中选出,任期1年,负责税收、运河开凿、城墙修筑、公共仓库和码头的管理等。
汉穆拉比的对内政策基本是伊新 拉尔沙时期城邦政策的延续。统一过程中,汉穆拉比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是远交近攻,灵活变动结盟关系,为统一两河流域总目标服务。





苏美尔文明的由来演化与巴比伦文明的关系艺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