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为什么要上班?现代工作伦理制 上班下班都一个样 衰样!!!

2023-05-05 11:14 作者:财经笔记专栏  | 我要投稿
  1. 工业资本主义对工作伦理的影响:18世纪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改变了经济格局,许多人为了生存出卖自己的劳动,从而使得工厂雇佣制成为历史的主流。针对这种情况,工作时间被精确计算,每天都需要进行的机械的上下工让工人们很不适应。资本主义通过劳动来换取财富,让劳动和工作成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使得所有人的劳动产品都被纳入商品形式的框架中。
  2. 劳动与工作的区别:劳动在马克思语境下是光荣的,但是前提是人应该在经济建设中,自己是有生产资料的,是有实际的主人翁意识的。而在资本主义下的工作,仅仅是通过劳动来换取财富的经济活动,没有企业和工厂的生产资料是不平等的,是受剥削的。
  3. 八小时工作制的诞生和反抗运动的兴起:19世纪下半叶,工人的反抗越来越激烈,开始要求缩短工人工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是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前身之一,时间也成为雇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权力斗争的目标和矛盾之处。
  4. 工作伦理的形成:资本主义社会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出发,将其构造为一种客观的时间规范,对生产者施以外在的强制。资本主义与基督教新教伦理道德结合起来,全力开始渲染出努力工作是一种高尚的天职和道德,从而出现了企业家精神、自甘奉献于工厂的职业伦理。整个19、20世纪,工作不单单只是谋生的工具,而在根本上是属于信仰和社会道德的事情,使得人们自行贯彻了自律精神,又进一步缓和了雇佣矛盾。
  5. 工作伦理的影响:工作伦理开始将那些不工作的人都视为社会的蛀虫,并对没有工作的人进行社会道德鄙视。同时抬高了有新劳动的地位,进一步将劳动和工作的界限模糊化。
  6. 只有被雇佣的要求薪水的才是有价值的;工作本身成为一种崇高的活动,工作及正义,不工作就是一种道德罪恶;历史由胜利者书写,早期企业家对大众的抱怨与现代理性主义先驱的记录完全相反;
  7. 工厂体系导致了工匠和事业之间的亲密关系瓦解,工匠快速变成了工人,只剩下了成本效益下的冷漠;
  8. 工作伦理的幌子下演化出了一种纪律伦理,全力工作就好,日复一日,不顾及尊严感受或目的;
  9. 过去工人通过自己设定目标、自己控制进程来获得工作的意义和动力,但现在他们只能被动地去完成,由他人设置和控制的任务;
  10. 新工厂系统需要的只是人的一部分,工人身处复杂的企业机器之中,如同没有灵魂的小齿轮一样;
  11. 推广企业价值和公司文化、演讲培训以及团建等方式只是企业家的精神分裂之举;工作越来越呈现出去意义化,资本主义理性化造成的结果;
  12. 盖洛普调查显示,仅有13%的员工在积极工作,而约63%的员工对于工作并不投入,另有24%的员工则消极怠工。
  13. 当前社会上原本带来内心价值和意义的事物已经逐渐消失。人们越来越需要通过消费来完成生活和意义的获取。
  14. 后现代生活中,人们在消费世界里看似感受到了生活和务工作的意义,实际上却被时间所操纵,休闲和时间也成为时间暴政的奴隶。
  15. 社会把时间分为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但作为交换价值和生产力的时间规律并不关注休闲,人们在任何地方都在持续生产作为生产力的时间。
  16. 现代人的休闲并非意味着一种享受和自由时间,而是对非生产性时间的一种消费。
  17. 人们在非工作时间并没有停止资本主义生产,而是抓紧在各种消费文化商品当中,以恢复起工作日的生产力。
  18. 这种工作日的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这种工作日的时间暴政,也迁移到了非工作日的假日当中,使得人们在非工作日当中也时刻处于奔波朝夕,高度紧张。
  19. 追求速度的代价就是牺牲自由,这种资本主义时间暴政促成了快餐快时尚、即时通讯、闪电约会等现代生活。
  20. 在后现代,除了打工人,其他人也没有正常的自由和休闲,也是一种异化的休闲,缺乏真正的休闲和自由。
  21. 消费的时间也是生产的时间,它同样受市场资本逻辑支配,休闲受到制约。因此,限制工作日,重塑时间观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去消解现代性的时间抱枕,重新构建时间伦理是时代要求。
  22. 马克思提出,限制工作日是一个先决条件。没有这个基本条件,一切改善工人状况和工人解放的尝试都将遭到失败。
  23. 明确说,限制工作日是一个最基本的先决条件,或者说限制时间,重塑时间观就是一个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因为在后现代消费社会,工作伦理并没有消失,反而进化为了消费伦理,加速了剥削大众,本质上都是不变的,都是现代性的时间暴政。


人为什么要上班?现代工作伦理制 上班下班都一个样 衰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