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知识|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瓷器人物绘制各有不同

瓷器上的人物特点
康雍乾祖孙三代各有不同

清三代指的是清朝时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在中国历史上这个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清朝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瓷器制作工艺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而瓷器上的人物绘制,也随着君主喜好、工艺发展而有所不同。
康熙时期
堪称一流 前无古人!
1661-1722年
康熙时期的瓷器人物绘制主要表现为线条细腻,色彩丰富,并在继承明代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康熙时期的瓷器多采用青花、五彩、斗彩、釉里红等装饰手法:
人物形象早期人物形象硕大,顶天立地,主体突出,笔法写意,生动豪放。
中期以后以刀马人物为题材,绘画细腻,且人物也潇洒飘逸。
到了康熙晚期,人物缩居画面一角,形态弱小纤细,着色也浓淡不一。
康熙瓷器人物画法飘逸,栩栩如生,一改明晚气象,特别是眼睛画法,无论男女,多以线条体现。孩童之头部,后脑凸出夸张,淘气可爱。从人物的表现上,尽显康熙盛世之象。

康熙青花瓷人物笔墨上极尽求简,画以淡雅、秀丽为特点,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总而言之即便没有繁复的花纹点缀,也会让人感觉到皇家的高雅气质。


五彩瓷和斗彩瓷的人物画则色彩鲜艳夺目,富于变化,线条粗犷有力。在康熙的彩绘里,男人往往腰裙宽大,裙头却短,显得腰肥体胖。女人皆是衣袂飘逸而贴身,内外分明,绝不含糊。衣裙连成一套,使其看起来更为窈窕,步履轻盈。

雍正时期
细致入微的描绘
1722-1735年
雍正时期的瓷器人物绘制在康熙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更加注重细致入微的描绘,以精美著称,工笔、写意俱全,以轻重徐疾的笔触,刚劲流畅的线条来表现不同的人物姿态特征。
雍正瓷器上的人物画,笔法更加工整,线条更加细腻,颜色更加柔和,尤其注重对人物服饰的细节描绘。

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开始流行,其人物画以粉色为主,色调淡雅,色彩多而不乱,合理的色彩搭配将其装饰性与绘画融在一起,形成秀逸的风格,给人一种温馨、细腻的感觉。

彩
雍正粉彩人物瓷画大多数是绘画性构图,器物的口沿、颈部一般是不设计边饰图案,而是在人物的背后衬以各种背景,使整个画面看起来更具有艺术性。

虽然清雍正、乾隆时期粉彩成为彩瓷的主流,五彩制品显著减少,但雍正时期五彩的工艺水平并不逊于康熙时期。瓷画用笔用色均很精湛,画风高雅有韵致。

乾隆时期
颜色丰富 技法繁复
1735-1796年
乾隆时期的瓷器人物绘制在雍正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
乾隆时期的人物画在技法上更加繁复,颜色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方面多反映歌舞升平。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西洋人物题材。


乾隆时期还注重模仿和继承历代瓷器的风格,因此其人物画既有古朴的风格,也有创新的元素。


珐琅开光山水人物图与西洋人物图相结合,在这种人物主要的构图中,背景则采用中国山水,给人一种空寂、深远的透视画法,立体生动。除了绘画内容的人物是西洋风画法外,技法采用中国山石绘画法,是真正的中西结合的产物!
总的来说,清三代的瓷器人物绘制以精细、丰富多彩、技艺高超为特点,是中国瓷器历史上的一个高峰。

微信:xiaoya_jdz
视频号:衍雅陶瓷
小红书:小雅在昌南
微博:小雅在昌南
抖音:衍雅在昌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