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武术的一点思考。

2017-12-07 03:29 作者:知乐庵主人-知了  | 我要投稿


武术的一点思考。

(一)

武术的源头或者说某种技术体系的诞生,我们大可不必非要强行说的有多么高深。

非要扯到什么上古猿人或是那朝的高人。

各国的武术或者说传统武术的由来。

大体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是军队战场武艺、二是江湖武艺(街斗打架)。

我们受武侠小说、电影、电视剧等等这些影响,一般认为江湖武艺的水平过于战场武艺。

这是不对的。

无论是国内的各大拳种,还是放眼全球。

我们能见识到的都是战场武艺的水平远高于江湖武艺。

这种超越,不单是个人的技术水平,而是整个体系的超越。

尤其是在训练方式、训练体系、训练效率。

这是由于通过不断的实践总结而成。

而大部分的江湖武艺很少有几代人不停的去交手实战。

到了现代,在战争的方式已经从人与人用冷兵器肉搏的情况转变为互相用热武器对射。

加之全球大部分地区都是和平稳定的。

提升、验证、实践,武艺的最重要的两种途径,冷兵肉搏和打架斗殴消失了。

单国内传武而言,上世纪三十年代。武术的发展就停止不前了。

于此同时,国外为了所学武术有可以施展的地方。

纷纷开始通过擂台的方式进行比赛。从此发展出了一项运动——竞技武术。

我国由于自身的历史进程问题,加之又大力推广套路表演。

发展了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武舞(武术套路表演),给了我国文化娱乐产业增加了不少新的色彩。

比如武侠电影等。


说回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以竞技为目的,所以保证参加者的人身安全是最为首要的目标。

(可以参考我国散打初期到现在的禁用技术。)

与在战场上或是街头上的使用的传武,竞技武术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规则。

老生长谈的头、眼、下阴等禁击部位。

在同样的规则下,研习者互相切磋较量,印证自己的武学。

在运动的框架下,武术又发展了出了一种模式。我戏称为哲学模式。

就是通过这种运动来体悟一些道理(修身养性)。


当然这种哲学模式和国内那些练个套路不知所然的,然后在自我yy美名其曰健身、修身养性的不同。


说道这里简单的总结一下之前所说。


武术的发展

原始的搏杀博斗总结(从战场和街斗)——传统武术(在原始技术上发展出一个完整的体系)

在冷兵肉搏时代断绝,为了验证自身所学发展——竞技武术(在规则框架下的运动。)

同时还有武术套路表演(体操)


(二)

那么老生长谈的问题来了,为啥中国的传统武术不能打了呢?

其实不单是中国的传统武术不能打了,其他国家的传统武术也都或多少的存在这个问题。

这是使用规则与没有规则之间的不兼容性,当然这仅是其一。

毕竟现在还有MMA UFC这类规则开放的擂台。(但这也是运动而不是搏杀。)


其二

代差问题。

代差问题现在可以说,传武全方位落后现代搏击五十年。

但这里的代差仅是发展问题。

之前也提到的我国因为历史进程问题,导致武术的发展停止不前。

同时开始兴起套路表演更是加速了传武的衰落,而国外同一时间开始发展竞技武术。

更简洁 更有效。当我们还在推崇掌握多少套路的时候,当我们还在把较为简洁明了的体系复杂化时。

其他拳种在走向竞技武术道路的同时,开始不断根据规则开始精简技击技术和训练方式。

当我们现在还在嘲讽,空手道大赛是推胸比赛 说竞技武术 头档不顾的时候。

传武,已经很少有人在打了也很有有人能打了。

只是我们不能忘记一件事情,无论怎么打,武术终究是要打才能真正掌握。


其次,训练体系和训练的方式。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人的受训的时间和强度都是一样的。

不可能存在,古人一天24小时,现代人就能28小时。

不同的是科学的训练方式和饮食。(营养师)

这里说的科学的训练方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训练效果的最大化方式。

饮食方面不说远了,民国时期练武能顿顿吃上牛肉大饼那就是最好的了。

这方面简直没法比较。

当然也不是说传武的训练方式落后(目前还差的不算太多),只是在这两个方面目前缺乏研究。

最后就是人了。

现存的老拳师,能打的少了。

往上再倒三十年左右,那时的老拳师和青壮年的后生,水平都是不错的。

只是那时的后生,也就如今的大部分的拳种师爷辈的人。

很少有能那么能打的了。(主要受大环境影响。)

再老一辈的,七八十了。想打身体受不了。

不用说打了,但凡有点什么心血管疾病的。一生气,肾上腺激素一飙。很容易就过去了。

在加上现在出去骗比下功夫练容易多了,谁还下那个苦功夫。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很少人打了。练武往往是练的多打的少。


还有一点就是教学。能打的拳师少,能不保守的拳师少  再此基础上还能学习研究现代训练体系的更少。这里还不牵扯资金的问题。


总结一下传武不能打的原因:

一是技术冲突(规则和无规则的兼容性)  

二是训练体系和训练的方式有代差

三是人的断层和打的少。


这些年,观看传武的起起伏伏。

我可以说以上三点除了打,其他都可以克服。

所以中国传统武术,现在可以说是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就是欠揍。  

(三)

传武今后发展。

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能操之过急,现在可行的道路固然值得借鉴,但也不能在精通的时候就全面照搬。

学什么?引进什么?需要传武研习者们反复实践,最终总结至少一条可以走通的方向。

始终需要记住的是,需要研习者们以自身所学为根本,博采纵长。

最终可以在继承旧有的同时创新。

毕竟传武的体系与其他的不同,是拳法和器械的组合和高度结合。

首先进行的半职业化 半专业化的拳法训练 比赛,必会引起旧有势力的反对和不解群众的嘲讽。

这股阵痛,是必须经历的代价。

唯有在血与肉的碰撞下,传武才能获得新生。

至于需要多少时间,我想大概需要五十年左右吧。

若是成功的话,想必那时研习传武的之人,必定是无论拳脚棍棒,都是敢打 能胜的。


当然若是失败了,传武基本很难翻身了。

百年之后,大概只能看着电影、电视剧、小说这些娱乐作品中任君想象了。

                                                                                                              本文写于

                                                                                                        2017年   大雪   深夜

                                                                                                            作者:镜月知了




























武术的一点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