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选择继续深造还是工作,哪个更有利自己发展?
问:本人现在某211大学就读本科,经过暑假的努力,现在已经拿到了东南大学(211,985)保研资格,就读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另外拿到了阿里巴巴校园招聘offer,研发c/c++岗位。
1. 现在内心在犹豫是否放弃保研
2. 没有研究生学历对今后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3. 选择哪个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

答:
我是阿里社招的服务供应商之一,每年经手阿里社招case500+,来说一下我了解的情况。阿里绝大多数的岗位的学历要求都是本科学历,达到了这条硬线你就和其他候选人站在了同一条跑道起点上,PK的就是硬实力。
是的,理论上二本和985、211在阿里面前几乎没有区别,只不过二本学生技术功底能好过985、211的太少,而且由于机会的缺失能写在简历上亮眼的项目经历更是几乎没有,这是另外一个很大的问题了,暂且按下不表。
因此不管是应聘还是升职,除去一些内部势力斗争,基本都是能力到了就上,能力没到,熬多少年也没用,更不用说学历的加分作用,研究生和本科几乎没有区别。其实不仅仅是阿里,几乎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甚至是IT公司的薪酬水平来看,读研都不是一个很有优势的选择。

以华为为例,15级的要求是本5硕4(本科5年硕士4年是最低要求,后面同理),16级的要求是本8硕7,也就是说,从职业上升通道来看,硕士只比本科有1年的优势,而硕士的年限却是2—3年。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华为所有硕士学历的员工基本都会比同年龄本科毕业的同事低1个level。
而技能方面,国内硕士学位整体的含金量和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家心里都有数,从我大量的推荐案例来看,一个硕士应届生要想和一个被BAT蹂躏过3年的本科生比,技能上占优势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尤其在互联网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行业领域,你仅仅有知识是不行的,还需要对市场、对用户、对实施各个方面有整体的感官认知,而这种经验,一定是来源于一个又一个项目的打磨。

最后,有人说读硕士是为了更好的氛围和人脉资源,但其实对于同等水平的学校来说,硕士的生源质量是低于本科的生源质量的,因为几乎没有人会去读一个比自己本科还差的学校的硕士,但确实是有很多本科不尽人意的学生希望靠着硕士文凭弥补学历上的差距。而且论人脉,究竟是在学校跟着各位导师做项目产生的人脉多,还是进入几万人的顶尖互联网公司跟着技术大牛做项目人脉多,相信各位自有公断。
除此之外还有专业选择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问题。通信专业对于进入互联网公司并不占优势,如果题主目标在互联网公司,很有可能你还是需要自学软件编程,这个的难度会更大。当然,如果题主希望借此转型到华为这样的ICT公司,这倒是一条可行的道路。

因此,读硕士是一定要谨慎的,但是并不是说硕士就不能读。
有以下几个情况的,我是建议去读硕士的:
1. 本科学校和硕士学校差距很大。比如说本科二本硕士985。在这种情况下,硕士学历确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本科学历的差距,但是要想和重本出来的学生单纯在学历上PK,还是会有一定差距。
但去读这个硕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又多给了自己3年的缓冲期,在这3年中,你有一个比原先好很多的学习氛围和平台,在这3年中努力学习,出来之后虽然还是比不上重点本科毕业工作3年的水平,但是比起原先如果二本学历就几乎只能在小公司混的境遇相比,还是会有一定的提升。
当然,如果你这三年在小公司里也足够努力,技术得到磨炼,同时升职成为技术经理,这时你的公司被阿里收购了,你摇身一变变成阿里某个部门的技术经理,这就比读3年书还要爽(有真实案例)。

2. 你对某一领域或某一技术具有极大的兴趣,并且研究生可以师从这方面的大牛做深入的研究。注意,一定是要你自己感兴趣!你自己喜欢!在这个前提下你有机会接触这个领域最前沿的知识,这样有可能你一毕业就成为半个专家,进入公司带领一堆比你大的人干活儿。某高新领域硕士/博士毕业被阿里高薪(直接是P7或是P8)收入麾下的案例虽然不多,但也不是没有。
3. 有海外求学的机会。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去美国读个CS的研究生,再在硅谷的大企业待几年,回国之后还是会有不错的福利待遇。而且英语流利程度的提高、眼界的开阔、平台的提升都会对后续的职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4. 对于总监及以上级别的岗位,硕士学历会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本科毕业工作多年的人会再去读一个在职MBA的原因。但前提是你能爬到那个程度,有与人 PK 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