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彭老总率军入朝作战,其他九帅都在干嘛
朝鲜战争爆发后,彭老总临危受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两年多的战争中彭老总率领志愿军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军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当时彭老总在朝鲜战场上,那为什么就是彭老总率军入朝作战,其他九位元帅都在干什么呢?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朱德元帅
朱老总在我军中的资历太深了,自1928年率部上了井冈山之后,朱老总一直是我军的领导者,在20多年的革命战争中他先后担任过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长期在中央指挥全军的作战。

朱老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朱老总身兼数职,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同时也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在中央与毛主席等人一起指挥全国的大局。加上当时朱老总已是64岁高龄,作为党和国家以及军队的领导人,朱老总自然不可能亲自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朱老总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10月至12月,赴山东、东北等地向即将入朝作战的志愿军部队作动员报告。之后每当有军队入朝时,他都不辞劳苦,亲自前往作动员,鼓励战士们奋勇杀敌,打出国威军威,同时他还多次视察训练情况,提出许多改进意见,保证志愿军有更好的后备支援,保障他们的利益。
2、林彪元帅
当时中央决定出兵朝鲜时,林彪是备选人之一,而且他还是排在彭老总之前的候选人,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领的四野大军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加上他当时才40出头,按年龄来说还是很年轻的,选他做志愿军统帅应该是很合适的。不过林彪反对朝鲜出兵,他认为这时候国内的战争刚刚结束,此时出兵朝鲜对我国来说是有害而无利,加上在战争年代林彪受过伤,一直以来饱受病体的折磨,身体不允许,所以最后才由彭老总挂帅出征。

林彪元帅
林彪虽然不赞成出兵朝鲜,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关注朝鲜。志愿军入朝后,林彪时刻关注着战事的进展,对于志愿军的组建和战场作战都提出过一些宝贵的意见,在苏联养病期间他还陪同周总理从苏联那里争取了更多的援助。
3、刘伯承元帅
刘帅是我军的“军神”,他的军事理论极其丰富,为我军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的战争结束后,刘帅辞去本身的所有职务,向中央请求去办一所现代化的军事学院,中央同意后,刘帅到南京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他担任院长兼政委,为了办好这所军校,刘帅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亲自培训师资、撰写审定和翻译教材,常常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宵衣旰食,手不释卷。

刘伯承元帅
虽说在国内办军校,但是这也不代表刘帅没有参与抗美援朝战争,他安排部门,收集整理、学习研究志愿军的战役和战斗经验,将其贯穿到军事学院教学中去,培养出了大批高中级指挥员,奔赴朝鲜战场。《亮剑》中李云龙和丁伟在军事学院炫耀战功时,从朝鲜回国的孔捷则是一言不发,因为他在朝鲜战场上见识到了中美双方巨大的差距。刘帅办军校也是为了强大我军的现代化,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4、贺龙元帅
贺龙元帅是我军一位优秀的战将,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事迹更是家喻户晓。1949年底解放大西南后,贺老总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西南局第三书记。他与邓小平、刘伯承一起领导了清剿土匪,恢复生产,建设边疆,以及改造起义投诚的原国民党部队等工作。再者贺老总没有指挥过大兵团作战的经验,解放战争时期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率十八兵团入川,可以说是“久疏战阵”,所以他也不在志愿军主帅备选之列。

贺龙元帅
虽说没能去了朝鲜战场,但是贺老总于1953年率领 5000 余人的慰问团前往朝鲜慰问志愿军,在朝鲜的40多天,他对志愿军进行了深入考察,到处了解作战经验、工事构筑和部队士气等,将许多经验教训带回国,作为人民军队未来建设的参考,对建设现代化国防军,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5、陈毅元帅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元帅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此时他正在主政上海,在商议入朝统帅人选时,陈老总曾自告奋勇,但是毛主席等人深知他的能力,所以就没有同意陈老总的请求。
陈毅元帅
不过陈老总号召各行各业群众,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同仇敌忾,为志愿军经济、物资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通过各种途径,搞来精确的朝鲜地图,后来又利用上海的工业条件,为前线的志愿军战士,筹集急需的药品,随后快速运往前线,挽救了大量的志愿军伤病员,保证他们无后顾之忧。
6、罗荣桓元帅
罗荣桓是政工元帅,他的长处在于政治,解放战争时期他是东野(四野)的政委,与司令员林彪一起指挥了东野(四野)大军的作战。新中国成立后,罗帅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管理部部长,负责全军的政治工作和人事安排,他自然也就不是志愿军统帅人选。

罗荣桓元帅
罗帅组织领导了抗美援朝的政治工作。开展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宣传运动,力抓部队轮换出国参战动员工作,调配高级政治工作干部入朝,研究志愿军政治工作,组织慰问志愿军活动,开展瓦解敌人和管理俘虏等工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7、徐向前元帅
徐帅是我军的一员战将,军事能力非常突出,尤其是红军时期他指挥的红四方面军战绩非常显眼。可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的身体出现了问题,长期处于休养状态,1948年太原战役时他还在拖着病体指挥。新中国成立后,徐帅被任命为总参谋长,但是由于身体原因,他只能处于休养状态,总参谋长一职由聂荣臻代替。由于身体原因他也就不在志愿军统帅之列了。

徐向前元帅
1951年5月,刚康复的徐向前就肩负重任赴苏代表团团长前往苏联,购买武器装备,争取技术合作项目发展我国军工事业,为抗美援朝以及军队发展提供更深入支持。
8、聂荣臻元帅
聂帅的长处也不在用兵,所以他自然也就不在志愿军统帅备选之列了。不过新中国成立的最初那几年他算是最忙的人之一了,由于徐帅的身体原因,总参谋长一职由聂帅代替,朝鲜战争爆发后,聂帅负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补兵、轮换等工作,日夜忙碌,有时几天睡不了觉。1952年秋,聂荣臻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办公室里,被送进医院。病情稍好,他就急着出院工作。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在毛主席的一再催促下,才去外地休养治疗。

聂荣臻元帅
9、叶剑英元帅
叶帅常被人称为“叶参座”,新中国成立后他领导广东省的全面工作,同时他还是华南军区的司令,担负着重要的责任。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他不仅要提防国民党特务在沿海一带的破坏,还要时刻保护那些支援抗美援朝物资的到来。当时,国家急需橡胶制品,叶帅就大胆利用海南部分地区的气候优势,直接负责起大面积种植橡胶的组织领导工作,付出了极大的心力。

叶剑英元帅
而且当时,志愿军急需大量的物资,需要从香港进口后,经过广东中转,再运往朝鲜。叶帅亲力亲为,命令一切以发往朝鲜的车辆优先发送,以最短的时间,将物资运往朝鲜战场,以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需要。
小结:
出兵朝鲜是很艰难的一个决定,最终是由擅打硬仗的彭老总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其他九位元帅虽然没有亲自到朝鲜战场上,但是他们在后方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朝鲜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下这场立国之战最终以胜利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