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意义的工作》| 别让狗屁工作定义你的价值


大家好,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毫无意义的工作》。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Bullshit Jobs》,也有人将其直接翻译成《狗屁工作》。相对于“毫无意义”四个字,我更喜欢“狗屁”这个翻译。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工作越来越卷了。我身边有同事预产期还有两个月,可仍在拼命工作,有一天她在办公室直接累到昏倒被送回家,然而第二天她又出现在办公室里推进项目。还有同事加班加到多巴胺分泌过量,干脆在公司挑灯夜战,然后第二天顶着黑眼圈一边喝鸡精,一边和我们开早会。
我真的不明白,是什么样的工作能让人如此废寝忘食殚精竭虑,熬灯费油奋不顾身。我们是要拯救失足的少男少女,还是要维护世界和平?
在我眼中很多工作其实都是狗屁工作。
什么是狗屁工作?本书作者给出的定义是:狗屁工作是一份毫无意义且往往有害的定期领取薪水的职业。
作者把狗屁工作大致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随从:他们的存在就是为了衬托另外一些人的重要性,如接待员、助理和门卫。
第二类是打手:他们的存在是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者,例如游说者、公司律师和电话推销员。
第三类是拼接修补者:他们的作用是应对本来不应存在的故障或者缺陷。比如程序员修补劣质代码、或者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安抚滞留机场的乘客。
第四类是打钩者:指的是那些被雇来掩盖某些人不作为的工作。比如绩效分析师,和公司内部宣传员。
第五类是分派者:指的是那些就算没有他们,下面的员工也能把活干好的人;更有甚者是他们自己制造狗屁工作,然后分派狗屁工作,还要监督狗屁工作直到完成的人。例如很多中层管理人员。
就算你做的工作不在上述之列,在实际工作时也会遇到狗屁的工作内容。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其实只有三类:纯狗屁的工作、挺狗屁的工作和有点狗屁的工作。
我们为什么会讨厌狗屁工作呢?
早在1901年,心理学家就发现婴儿在第一次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能对这个世界产生可预测的影响时,会表现得异常开心。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
雇用你的时候,你感到自己是因为有用才获得了这个职位,结果却发现事实完全不是如此。更痛苦的是,你还要配合演出,假装自己是有价值的,假装这个工作岗位是有用的。
我们讨厌狗屁工作不仅仅是因为工作本身是毫无价值的狗屁,还因为我们在假装演出的时候自己也变成了毫无价值的狗屁。真正的痛苦来自自身的价值被否定后还要假装并非如此。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假装呢?
作者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和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时间可以被另一个人买走有关。因为我们给自己的时间标价,因为我们的时间可以买卖,就助长了“你现在的时间是我的,我花钱不是养闲人”的这种观念。似乎如果员工在工作时间里没有工作,就是在抢劫购买你时间的人,就算安排给你的工作任务早就完成了也不行。因为你出卖的不是产品,也不是手艺,更不是能力,而是自己的时间。
精明的购买者甚至懂得只购买你一天中最好的那八个小时,以及你人生中最好的那几十年。你还别不服气,有人想卖还不一定卖得出去。同样是被购买时间的人。有人明码标价童叟无欺,八小时就是八小时。有人打折,卖八小时还送四小时。这不就卷起来了吗。
那我们该怎么办?
作者是人类学家,擅长观察,他提出的狗屁工作的概念获得了万千读者的广泛共鸣,但是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决办法。
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我们该怎么办,还需要我们自己思考。就算我们终日的劳苦没有意义,我们还是要坚信自己有价值并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不要让一份工作定义自己,不要让给你工作的那个人或者那些人定义你。
如果一份工作是狗屁工作,但是能给我们带来收入,那么我们就厚积薄发,在工作之外实现自己的价值。余华谈到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时候这样说:我第一天到文化馆上班时故意迟到了两个小时,结果我发现自己竟然是第一个来上班的,我心想,这个地方我来对了。也许我们做不了余华,但我们可以成为自己。
谢谢大家的阅读,祝愿大家都能远离狗屁工作。这里是金兽读书,爱读书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