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龙鱼:亏损的“油茅”会不会是历史大底?

2023-08-15 09:30 作者:子贡研究院  | 我要投稿

本文由子贡研究院消费组团队创作

8月11日电,金龙鱼公告,上半年营业收入1187.14亿元,同比下降0.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6亿元,同比下降51.13%;基本每股收益0.18元。公司Q1净利8.54亿元,据此计算,Q2净利1.12亿元,环比下降87%。

而这个数据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公司的扣费数据,Q1扣非净利润为2.4亿,半年报则为0.14亿,也就是说Q2为-2.26亿,也就是中国第一品牌的粮油企业,之前被众多投资者称为“油茅”的金龙鱼发生了季度亏损。附公司半年报会计数据:

对于业绩大幅下降原因,公司是这样描述的:

1、营业收入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价格因素的影响。随着国内经济逐步恢复,公司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和油脂科技产品的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上涨,但是产品的价格随着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主要原材料价格下跌有所回落。

2、厨房食品 

报告期内,厨房食品的整体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内餐饮市场逐步恢复,公司餐饮渠道产品销量有较大幅度增长,较低毛利率的餐饮渠道产品的销量在厨房食品中的占比提升,其中面粉业务的业绩同比下降明显,上半年小麦、面粉及副产品的价格整体下行,公司消耗前期的高价小麦库存导致业绩下滑。另一方面,随着外出就餐的增加,家庭消费为主的零售渠道产品的销量同比有所减少,但是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带动零售渠道产品的毛利率和利润同比有所增长。总体来看,零售渠道产品利润的增长未能完全抵消餐饮渠道产品利润下降的影响,使得厨房食品利润同比下降。

3、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 

报告期内,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的利润同比降幅较大。油脂科技相关产品在行情下跌的影响下,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使得利润同比减少幅度较大。另外,上半年国内大豆和菜籽压榨量同比有所增长,但是大豆成本较高,再加上豆油价格下跌,导致压榨亏损。

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为未完全满足套期会计要求的衍生金融工具损益的影响。从业务角度,所有期货损益的已实现部分应计入主营业务成本,未实现部分应随着未来现货销售而同步计入主营业务成本。

对于以上内容总结一下:原材料价格下跌导致了库存的减值,外出就餐人口增多导致低毛利产品占比大影响了利润,饲料板块成本上升但是价格下跌导致亏损较大,套期保值业务开展不顺利导致扣非利润下跌较多。

昨天看到这个数据的,本团队都是有点懵逼的,因为金龙鱼如果亏损了,那么国内其他企业的日子应该会更难过,金龙鱼毫无疑问是粮油企业里面最优秀的了,无论是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成本优势以及费用控制情况都是行业最优秀的,因此这样企业都亏损了只能是因为行业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公司本身的问题,也就是真正到了行业寒冬。

金龙鱼公司虽然现在每年产值超过2000亿,但是业务其实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它的产品我们在生活中都能接触到。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厨房食品、饲料原料及油脂科技产品。厨房食品包括食 用油、大米、面粉等;饲料原料包括豆粕、麸皮、米糠粕等;油脂科技产品以棕榈油等油脂为原料生产的油脂基础化学品等。下图为公司产品大全:

公司大股东丰益国际实力雄厚。

1、世界领先跨国粮油企业,布局30多个国家。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成立于 1991 年,是世界领先的农业综合型跨国粮油企 业集团。2020 年,丰益国际位列《财富》杂志 2020 年世界 500 强企业第 285 位。目前,丰益国际在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 900 家加工厂,大 部分位于亚洲、非洲“一带一路”沿线,销售网络遍及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约 9 万名全球员工。

2、新加坡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近三千亿元。丰益国际 (WILMAR)2006 年在新加坡上市,主要业务为棕榈及月桂酸油、油籽压 榨、食用油精炼、米面加工、食糖加工提炼等。2019 年营业收入 426 亿美元,净利润 12.93 亿美元。

丰益国际背后的四大主要股东是美国粮商 ADM、郭孔丰和郭氏家族的 Kuok BrothersSdn Berhad 与 Kerry Group Limited。

公司的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8-2002 年):拓展中国小包装油业务,完成全国布局。1988 年,嘉里粮油在深圳蛇口成立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 家大规模现代油脂精炼厂;1991 年,公司推出第一瓶“金龙鱼”小包装食 用油;1992 年,公司产品进入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借此打开金龙鱼销售 局面;1993-1995 年,嘉里粮油赶在政府限制外商投资油脂加工行业之前,在广西防城港、上海、山东青岛、辽宁营口、四川成都和陕西西安新建或合 资了 6 家食用油精炼和包装厂,完成全国范围的生产布局;1996 年,金龙鱼 首次在央视投放第一个小包装油广告;2001 年,中粮正式与郭氏集团签订 了南海油脂的股份出售协议;2002 年,嘉里粮油投资青岛花生油和天津嘉 里两个油厂。

第二阶段(2002-2015 年):借助第二代调和油市场营销快速发展。2002 年,金龙鱼第二代食用调和油上市;2003 年,公司小包装食用油年销量突破 100 万吨;2005 年,公司前身益海投资有限公司成立。2009 年,公司油籽压榨 年加工量突破 1,000 万吨;2011 年,公司油脂精炼年加工量突破 500 万吨,水稻年加工量突破 100 万吨;2012 年,公司油脂科技产品年销量突破 100 万 吨;2015 年,公司小麦年加工量突破 450 万吨。

第三阶段(2017-现在):资产重组,深交所上市。2017-2018 年经历一 系列重组,公司控股股东丰益国际将中国大陆的粮油食品加工、销售等业务 整合进入公司。2018 年 12 月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20 年 10 月公司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虽然公司目前业务规模已经比较大,不过行业空间依然很大,公司市占率还不到10%,目前公司业务布局相关领域市场规模(大米、调味品、面粉、食用油、中央厨房)合计超 3 万亿元,公司未来有望不断提升各领域市场占有率,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各项业务发展前景可期。

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1、通过长链条深加工来获取更高的附加值,以水稻加工为例:

公司水稻加工“吃干榨尽”模式利于实现经济效益提升。

(1)在公司稻谷深加 工模式中,一粒稻谷不仅可以化身为品牌大米,还可以衍生出卵磷脂、米糠 蜡、谷维素、米粞粉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能发电、可制油、可变身绿色环保的轮胎。

(2)稻壳-发电:节约公司生产成本。作为主要的副产品,稻壳用来发电 (稻壳稻谷占比为 20%,2 吨稻壳可替代 1 吨煤)。根据辽宁日报报道,公司每年燃烧稻壳约 60 万吨,相当于节省煤炭约 35 万吨,节省发电成 本约 7200 万元,可减少二氧化硫 排放约 3500 吨;

(3)稻壳灰-白炭黑:迎合市场需求方向,公司产品已通过固特异试用。稻 壳灰用来提取白炭黑等高附加值产品(1 吨稻谷产生的稻壳可以制取 0.03 吨高附加值的白炭黑)。自 2012 年 11 月欧盟“轮胎标签法”实施以来,绿色轮胎成为轮胎产业发展方向,高分散型白炭黑呈现巨大的需求 潜力,公司白炭黑产品已通过世界知名轮胎厂商固特异试用;

(4)米糠-稻米油:公司获得国际认可,市场前景良好。在 2016 年日本东京 召开的国际稻米油大会中,金龙鱼稻米油一举夺得食用油界高品质奖项 —“国际稻米油品质大奖”。它代表着国际上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营养品 质的高度认可,同时也是对行业表率的一次重量级褒奖。之后公司产品 陆续出口到了澳大利亚和日本。公司每年加工稻米油 7 万吨,可增值约 1.4 亿元。

2、公司原材料采购成本较低,供应有保障。公司原材料成本占比大,采购价格低于市场均价。公司采购品类主要分为大豆、水稻、小麦、油脂等农副产品和包材辅料及设备类两大类。2017-2020 年,公司原材料营业成本占比均值为 88.74%。2019 年,公司原材料境 外采购金额占比为 39.1%,其中大豆及加工品、棕榈及月桂酸油占该类原材 料采购比例较高,分别为 60.5%、59.3%。其中境外采购的大豆原产地主要为 巴西、阿根廷、美国等国家,境外采购的棕榈油原产地主要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2017-2020 年,除 2019 年外(大豆油占比较大),公司大豆及加工品采购价 格均低于进口大豆市场均价。2020 年下半年大豆价格上行,除原料采购结构 影响外,公司原料采购优势显现,大豆及加工品采购价格同比下降 2.7%;公 司小麦采购均价低于国家收购均价;水稻采购价格前两年低于国家收购均价,近两年基本与国家收购价持平,低于市场均价。

公司原料采购近产地,关联大股东提供原料供应便利。公司建立了全国范 围的收储队伍,负责收购应季新鲜优质,具有性价比的原料,提供给公司就 近的生产加工企业;另外公司基于大股东、数十年行业经验、业务规模优势,尽可能减小原材料供应对公司利润的影响。2020 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采购的原材料采购总额占比为 30.52%,其中公司关联大股东丰益国际、ADM 原材料采购占比合计分别为 17.3%,同比分别增加 0.95/2.37pct。

2、公司近70个生产基地已形成规模效应公司遍布全国的生产网络,辐射范围广,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及协调生 产,满足客户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产品需求。公司多个生产基地临近 原材料产地、港口、铁路或终端市场,目前已经形成全国广泛的生产网络布 局,各地的综合企业群能够实现效率最大化和规模经济。公司很多工厂同时 包含油、米、面等产品,可以一站式满足客户需求,降低仓储与运输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与新鲜度,并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3、综合企业群模式降低物流成本。公司产业集群产品运输半径小,可共享仓储等设备,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公司在泰州、秦皇岛、上海、连云港、防城港等地建立了多个综合企业群。公司通过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工厂集合于一个生产基地内,一间工厂的产成品 是另一间工厂的原材料,从而降低了整体的物流、库存、管理成本。

公司管理费用率一直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在同样的毛利情况下能取得更高的净利润:

2016-2020 年,公司管理费用率均值为 1.57%,远低于国内粮油上市公司均 值(3.65%),2020 年,仍然保持较低水平(1.56%)低于国内粮油上市公司均值(2.91%)。

总结:

1、公司毛利率如此低但是给超高估值确实有点不应该

2、下游需求增长空间有限

3、未来公司利润增长来自产能扩张和毛利率的提升

4、公司长期价值美好

5、公司从各方面看都是极其优秀的

6、作为绝对龙头出现亏损或者预示行业见大底

公司品牌深入人心:

$金龙鱼(SZ300999)$


金龙鱼:亏损的“油茅”会不会是历史大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