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伊吕波》 一部神作中的神作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泰戈尔
大家好,笔者是诗音点柒。
若论笔者最爱之番,莫过于《朝花夕誓》,因其写出了一个纯洁的梦幻的亲情,是其它番剧所不能比拟的;但若论笔者认为取意写实之最,唯有《四月是你的谎言》及《花开伊吕波》。该如何去正确看待这部番,请读者跟随笔者的步伐,一同深入去解读它。
tip:需要各位看官看过原作再来探寻哦。

一、中心思想
笔者认为,此番剧最成功之处,仍是冈田麿里最擅长的矛盾制造。《花开伊吕波》矛盾的最尖锐处,仍是冈田麿里最擅长的时间矛盾。对比离开东京前的松前绪花与最后与种村孝一告白时的绪花,其孕育于其中的变化,有来自于绪花个人的变化——敢于直面感情,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挺身而出;亦有社会社交关系的变化,鹤来民子追寻心爱之人宫岸彻而离开喜翠庄,松前皋月也再一次直面母亲四十万翠,社会条件变了,人物随着社会的改变也有了可察觉的变化。时间贯穿于此番中,由最初的场景转换为最后再次回到最初的场景,反复的轮回,在两个空间点上面不停地循环,一是为了加强读者对这两个地方的熟悉感,以便后期催情使用;二是为了使人物发展更有对立感。第二点很好解释,喜翠庄,东京,两个坐标,不一样的世界。在东京,绪花可以享受着孝一的温情;在喜翠庄,绪花可以享受朋友们的温暖。不同的地点,即使是同一个时间,也会迸发出不一样的焰火。

其次,全番的最主要的现实矛盾,就是梦想和青春交汇的时候,该选择放弃亦或者坚持。松前绪花渴望恋爱,却面对不了自己的心魔。无数次的与种村孝一错过,无数次的误解,甚至无数次的每天在夜里想要崩溃过。但她不能,因为每当她崩溃之时,有孝一在电话里的亲柔,有奶奶在训斥里的宠溺,有朋友们在一旁不停地安慰她。梦想是青春的试金石,青春是梦想的踏脚板,青春和梦想虽然看似相合,却又隐隐分离。松前绪花认为,四十万家的女人是不会气馁的,是不会放弃的。而此文的现实矛盾点,正是割裂不了的希望。而青春和梦想的交汇处,正是新萌芽的希望。而这种新希望,构成了全文的新目的——人物命运应该由人物自己去面对。

通观全番,人物的主体性和矛盾性是别于它番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全番人物中心化,主要描写了松前绪花的人物特点。松前绪花矛盾的心理,是全番体现所有他特点的主要因素。青春现于绪花人物动作和情感之上,开朗的性格,渴望无忧无虑,正是青春期孩童的写实表现;另外,绪花经历的一系列的变革,有朋友的嫌隙,有孝一的误解,其实都是青春的表现。而绪花敢于去追梦,想要全家团结并付出行动;想要获得恋爱,即使害羞,即使不去认清自己的内心,但最后,还是得去直面自己的内心,这何尝不是一种梦想的体现?而次要主人公押水菜子,鹤来民子等,作为喜翠庄的众人进行着活动,同样以青春之名,书写着青春之诗。是的,或许我们都曾叛逆过,但这何不是青春的体现?你所面临的青春,往往都伴随着坎坷,但它却也是必要的,这是从青雉变为成熟必要的一个界限,是必然突破的一道桎梏。而没有越过这道桎梏或者没有桎梏的人,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这个世界,永远无法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永远无法触碰那个最真实的本我。

二、细节思想分析
跳脱出大番剧,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细节。
剧场版:
其中感情最强烈之处,莫过于对留守儿童的看待态度上。这一点在其他番剧和其他影视作品中已经为陈言旧说,但在《花开伊吕波》中,却以非寻常的手笔,续写了最真实的色彩。创新之处体现在三点上:
其一,这部番剧的人物是三线结构,表面写的是麻奈(押水菜子的妹妹)的孤独心路的改变,实际是写的绪花母亲的心路,从而突出了绪花的心路。绪花和妈妈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分别后,其内心是渴求母爱的,是缺乏关怀的。在喜翠庄,绪花在菜子、民子身上仿佛找到了自己所渴求的东西,但是它毕竟不是,这种友情所延伸的亲情只是母爱的替代品。开朗的绪花,内心所夹杂的和他母亲年少时候任性实际是一样的,和母亲的不合,以及为了自己的梦想,拼了一切去努力的过程,都是自己缺乏关怀,缺乏包容的实证。而这种包容和关怀,是除了母爱之外都无法替代的,尽管其他的感情有着相同的类似性,但这种类似性也很具有迷惑性,这才是绪花和她母亲找不到自我的根本原因。
其二,这部番剧的人物极其具有涵盖性,上至暮发苍苍的四十万翠,下至仅仅几岁的孩子,把三代人,四个不同的年龄段全部涵盖了进去,其普适性不再局限于动漫的普适群体青少年,能让更多的人都感同身受,这也是其叫好又叫座的根本原因。
其三,这部番剧的动画和配乐做得非常的好,甚至可以被称之为恰到好处。特别是62分钟时绪花母亲抱着绪花的那一段,突然铺面而来的配乐,直接一下就打到了笔者的心,使其本就抑制不住的泪水彻底决堤。它的恰到好处,不同于他番的点到为止,它以其歌曲《踏影子》,着重突出了拨云见日的喜悦,正如绪花的名字一样,希望他能够如花一样盛开。
其次,它在电影里把一切东西放大,比如人物形象,生活事情等。一件小事,一个小矛盾,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也可能会爆发出令人难以挽回的后果。这点在原生番剧中也有体现,但不是很明显。电影中着重写了绪花一家的生活轨迹,用一个看似支离破碎,实则紧紧联系的家庭,来类比出许许多多因为亲人的不信任,亲人的不理解,以及亲人的背叛的家庭,它告诉了他们:亲人是他们每个人最后的底线,即使这个底线被无限拉低,被染了色,被扭曲化了,但这仍然是他们唯一的,最坚强的后盾。没有了亲情,没有了亲人,自己做任何事情都会没有底气,因为自己的后背是不安全的,自己就仅仅代表了自己,也就没有了任何的牵挂,最后也只会成为一具行尸走肉,不会有所作为。所以,这部番剧电影最大的教育意义,就是去把握住自己的亲人,去修复和亲人间的关系,即使他们不能对你产生任何的实质性帮助,但起码,有家,就会心安。
再次,它告诉了我们,我们的父母,也曾经青春过,也曾经任性过,也曾经想要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很多事情,更老一辈的人见得多了,便会逐渐磨灭自己的冒险心,松前皋月从最初的拥有者想去东京,想要融入东京的急切心情,后来,直到她去了东京,才知道,喜翠庄才是真正能够让自己心安的地方。
以上,为《花开伊吕波》剧场版笔者的一点见解,敬请垂阅。

TV版:
TV版最令人感动之处,在于友谊与爱情与亲情的交织,这是其他任何一个番剧都比拟不过的精妙之处。它以友情为主线,以亲情和爱情为辅线,书写了在远离都市的喜翠庄里,一群同年龄的朋友们和不同年龄的家人们之间所撞出的火焰,这也是这部番剧的TV版最大的看点。TV版相较于剧场版情节更加松散,时间线和剧情拉得比较慢,因此它可以细致到用一言一行,一个微动作,一个不符于环境的小动作,把他们连成一串,使得这部番剧的四个女主的人物形象都极其活灵活现,起码在笔者所见过的动漫中,它可以评选最优。这部番剧的人物转换也是十分的有条理。不同于其他番剧因为一句话的转变,也不同于其他番剧因为一件事情的转变,它的性格、心理的转变都是靠着极其长期的积累,有的地方,甚至可以追溯从20多集。而这种缓慢的转变,也造就了它的真实感。
其次,它不同于往常的“环境事件同一化”。在这部番剧中,它的环境和事件几乎是不同步的,因此在它的事件发生得极度恶劣的时候,总有环境的依托,才会使得主角不被崩溃。例如绪花在东京时的无助和孝一在电话里的关怀。它环境与事件的不同步性,使得这部番剧充斥着暖色调,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皆不能阻挡绪花走向成熟的脚步。正是这种暖色调,把这部动漫推进到了高潮,使它成为与其他动漫角逐的最大资本。

三、动画及歌曲推荐
《ハナノイロ(花之色彩)》 【片头曲】推荐指数:★★★★☆
《Hazy》【片尾曲】推荐指数:★☆☆☆☆
《はなさくいろは(花开伊吕波)》【片尾曲】推荐指数:★★☆☆☆
《影踏み(踩影子)》【剧场版片尾曲】推荐指数:★★★★☆
《面影ワープ(面影缠绕)》【剧场版插曲】推荐指数:★★☆☆☆

四、花开伊吕波经典语录
1、有的人虽然没有自己的梦想,无法自己奔跑,但是努力追随有梦想的人,对他们来说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梦想。——押水菜子
2、我们还在追逐梦想的那个时候,大家沉浸于工作的那种热闹,我无法让它再次重现......现在的喜翠庄不同,有我们制造出的枷锁,已不再是焕然一新。大家都已开始踏上自己的路,不能被我们的梦想所束缚,要再一次崭新的开始。——四十万翠
3、青春就是这么一回事,尽管受挫或踌躇不前,也能不畏惧挑战新鲜事,打造出崭新的创意。——四十万翠
4、人的归宿不是天生就有的,是自己寻找的自己创造的。——四十万翠
5、个性不是宣泄自我的表现,而是体验谅对方的尊重。——四十万翠
6、每个人做任何事,都只是为了自己,虽然有人会说,我希望能为哪个人做些什么,但事实上,也只不过是希望看到别人幸福时,自己也有份幸福感罢了。——松前绪花
7、对别人抱有期待,只能让自己受伤。——松前绪花
8、我只喜欢这一刻,路灯一盏一盏的亮起来,把我要走的路照亮。 要是能一直通往未来就好了。——松前绪花
9、每当泪雨拍打我的面颊,我就变得更美丽。——《ハナノイロ(花之色彩)》
10、你我间的那些隐瞒着的事情,把朝朝暮暮间的秘密掩藏在心灵,自从用没钥匙的箱子,去悄悄把它封印,现在也像这样沉睡着不醒。不断洒落不断增加着亮度的光晕,觉察以后不禁伸出手去顺着指引,却永远触碰不到,也完全没动静,令我的心情焦躁不定。——《面影ワープ(面影缠绕)》


这部番剧给笔者所带来的影响太大了,甚至它曾一度是笔者内心所唯一的慰藉。希望各位读者们能够真正认真地去观赏这部番剧,而不是抱着对整个动漫一贯的随意之感,从而浪费这部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