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部分》4.38 国体和政体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38、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表明国家的阶级性质。政体是指政权的组织形式,即一定阶级用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任何国体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政体。例如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体一般是资产阶级共和民主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体则有人民代表大会制等。
对于政体来说,国体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同一国体可以采取几种不同形式的政体,例如资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政体,除了共和民主制外,还有君主立宪制、法西斯制。这主要取决于社会各阶级力量的对比状况和统治阶级中各阶层力量的对比状况。资产阶级共和民主制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独揽政权的统治形式。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妥协,实行联合统治的形式。资产阶级总是隐瞒其统治阶级的地位,故意把政体与国体混为一谈,使用“国民”、“民主”之类的名词来掩盖其一个阶级专政之实质。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代之以无产阶级专政,不能满足于政体的改变。
政体又反作用于国体。“没有适当形式的政权机关,就不能代表国家。”[1]对于已经取得政权的无产阶级来说,要巩固无产阶级专政,主要是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同时又必须使自己的政体不断完善,不让阶级敌人有可乘之机,将无产阶级专政蜕变成资产阶级专政。苏修叛徒集团利用原有国家制度某些环节上的缺陷,窃取国家最高权力,复辟资产阶级专政,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训。[-]念念不忘“克已复礼”,也是妄图利用政体问题来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在我国复辟地主、资产阶级专政。为了加强无产阶级对国家机构的领导,新宪法明确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工农兵为主体,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等等,这必将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我国的无产阶级专政。
注:
[1] 《毛泽东选集》一卷本6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