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到头来活得最好的,往往都是这样的人(希望你也是)

2021-07-08 19:28 作者:嘉鱼女侠  | 我要投稿

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究竟是种什么东西呢?这就难说了。因为每个人的幸福,不可能存在统一的定义。


不过从世俗意义上来说,所谓幸福,往往都有着一个比较笼统的判断标准,那就是:活得好不好。


换句话说,其实就是自己满不满意、接受程度高不高。


对自己经历的一切越是满意、接受程度越高,活得越好。反之,则活得越是糟糕、越是纠结。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否满意”还是“是否接受”,其指向的都是一个人的态度,而并不是一个人真正经历了什么、或者真正拥有了什么。


一个人哪怕万事顺心、富可敌国,若他的内心没有喜悦和满足,那也算不上是真正的“活好了”。而一个人哪怕历经坎坷、磨难重重,若他能够不以为意、一切照单全收,那么他往往比大多数人都要活得更好。


这并非是违心之论,更不是无稽之谈。因为面对大多数不可预期、无从选择的人生境遇,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和“消化”,往往才是一个人能否活好的决定性因素和真正的分水岭。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肖申克的救赎》中的男主人公安迪和他的狱友“老布”。


同样经历了残酷的铁窗生涯、同样面临无望的人生困境,“老布”万念俱灰、得过且过,最后在迷茫困顿中干脆选择了“一了百了”。而安迪则不然。他没有哀嚎喟叹、更没有消极沉沦,而是不动声色地接受一切,并努力攻克一切。


他忍受着被冤枉的苦楚、挨过被殴打折磨的屈辱,悄无声息却又矢志不渝地,一步一步谋划和探索着自己在黑暗高墙之内的出路。


正是凭着这种坚韧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他最终成功挣脱了监狱黑暗势力布下的天罗地网,重新获得了在他人看来绝无可能的、久违的自由。


那么安迪和“老布”的区别究竟在哪呢?有人说,是体制化的问题。安迪很聪明,没有像“老布”一样被体制化。


这固然是一个很关键的理由,但还不是“根本”。


最根本的原因是,安迪对于自由从来都怀着一种近乎执念的笃定——哪怕是在自己身陷囹圄、饱受凌辱、被告知自由于他无异于天方夜谭之时,他都对此不曾有过一丝一毫的动摇和怀疑。


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更相信自己的信念。从始至终。无时无刻。


或者更确切地说,与其说安迪是相信自己的信念,不如说他不得不给自己一个信念。


毕竟人要“求生”、要活着,就必然得信点儿什么、得让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个得以“托底”的东西。否则,当数不清的风暴扑面而来之时,我们单凭自己渺小的血肉之躯,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呢?


可是——那个所谓的“什么”究竟是个什么呢?我们究竟要信点儿啥,才能让自己在翻涌奔腾的人生长河中更扛得住一些呢?


1、信自己。


无需多讲,一个人最强大、最稳妥、最有力的靠山,永远都是、也只能是自己。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棵树是为了另一棵树而生,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只为了另一个人而活。每个独立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立的使命,都有自己要去的方向和要走的路径。可以有人帮忙,但绝对不可能被任何人代替。


所有喜怒哀乐、因缘际遇,终究都是我们自己一个人的私事。


故而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背景,我们最终可以仰仗的,唯有我们自己而已。


倘若我们对于自己的心意不够坚定、对于自己的接纳和认同存在疑虑,那便无疑是在自我削减、自我剥夺守护自己的心力和能量。


只有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量,并不断守护和强化这种价值和能量,我们才会拥有更为强壮、更为坚韧的“心魄”,以此为我们的人生保驾护航、挡风遮雨。


演员金靖曾经表示,她一直坚信自己想做的事就一定可以做成。而到目前为止,事实也的确如此。


一个人自我信念的力量,由此可见一斑。


2、实在难以相信自己的时候,信点别的。


只要指向善良和光明,信什么都可以。


重要的是,它能让你切实接收到发自内心的能量,能够切实地给自己壮胆、或是加油打气。


有了它,你在任何时候都不至于沦为一只干瘪的轮胎、就地奄奄一息,而是任何时候都能鼓胀饱满、轻松欢快地滚滚向前。


当然,这一切终究仍是为了达到令你对自己笃定的目的。


这是一种“外力”,而“外力”的作用,则是为了吸收、畜养为自己的“内力”。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力量。


归根结底,任何人都得为自己的灵魂找个寄托、找个着力点。就像轻功里面,再怎么微不足道的着力点——哪怕是武侠片中“蜻蜓点水”式的、微不足道的一点依托,对于一个人的飞升都可谓必不可少、功不可没。


END

到头来活得最好的,往往都是这样的人(希望你也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