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4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

2023-03-23 14:37 作者:bili_17064590153  | 我要投稿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对2024年中央民族大学065100文物与博物馆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板块:专业简介、招生人数、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分数线、备考经验等几大方面。

 

一、专业简介

文物与博物馆硕士,简称文博专硕(MCHM),是为了适应我国现代文物与博物馆事业发展对文物与博物馆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文物与博物馆人才培养质量而特设的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去向:

政府文物管理和研究机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考古部门、文物与艺术品经营单位、旅游部门、新闻出版和教育单位的文物成列与保护、博物馆管理和研究;公安、海关、商检、拍卖典当、珠宝行等文物鉴定、评估和保护等工作。

 

二、专业目录

065100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

招生年份:2023年

所属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专业学位名称:[0651]文物与博物馆

拟招生人数:43

学习形式:全日制

 

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③348文博综合④--无

 

三、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348 科目名称:文博综合

I.考查目标

《文博综合》考试涵盖文物学、博物馆学和考古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文物与博物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一)各部分所占分值为:博物馆学概论约 120 分,中国考古学约 180 分。

(二)必答题:250 分。

(三)必选题:50 分。考生必须在 2 道可选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试题做答。考生若二道试题都回答,只按其中第一道试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分三种题型:名词解释(概念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分析题)。

(一) 名词解释:8 题,每题 10 分,共 80 分。(博物馆学、考古学各 4 题)

(二) 简答题:4 题,每题 30 分,共 120 分。(博物馆学 1、考古学 3 题)

(三) 论述题:2 题,每题 50 分,共 100 分。(第 1 题博物馆学必答,2、3 题考古学选答 1 题)

III.考查范围

第一部分:考古学导论

[考查目标]

1、 准确掌握考古学的基本知识。

2、 正确理解考古学基本概念。

3、 正确理解考古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4、 熟悉考古学的历史发展。

一、考古学的重要概念及其内涵。

二、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三、考古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四、考古学年代学的基本内容。

五、考古学史第二部分:博物馆学概论

[考查目标]

1、 准确掌握博物馆学的基本知识。

2、 正确理解博物馆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

3、 能够运用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博物馆学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博物馆学的基本概念。

二、博物馆及博物馆学的历史。

三、博物馆保管、陈列和社会服务。

四、博物馆管理。

第三部分:中国考古学

[考查目标]

1、 掌握中国考古各阶段的重要考古发现。

2、 掌握中国考古各阶段主要学术问题和观点。

3、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阐释考古学现象和人类社会相关问题。

一、旧石器时代考古

二、新石器时代考古

三、夏商周考古

四、秦汉考古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

六、隋唐考古

七、宋元明考古

主要参考文献:

张之恒:《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考古学概论》编写组:《考古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年。

 

四、2022年复试分数线

2023:总分372;政治46;外语46;业务课138

2022:总分354;政治46;外语46;业务课138

2021:总分335;政治43;外语43;业务课129

 

五、22录取数据

拟招生计划46

 

六、成绩计算

最终成绩的计算,对一志愿过线考生与调剂考生使用不同的复试成绩权重。

1.一志愿考生(含所有专项计划),复试成绩权重值为30%。

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满分300分除以3)×7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30%。

2.调剂考生的复试成绩权重值为50%。

考生最终成绩(百分制)=初试总分÷5(满分300分除以3)×50%+复试成绩(换算为百分制)×50%

 

七、2023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经验

1.关于择校和定专业

在选择学校时建议学弟学妹首先确定所考学校的梯度以及想去的城市,接下来在这一范围内去找高校历年的真题,大概浏览感知题目风格是否适合自己,这是我当年考虑学校所关注的重点。我的本科学校是双非院校,所以在确定学校时我确定的梯度就是双一流高校,因为文博专业比较小众,我就将所有双一流高校的真题收集起来,大概浏览感受一下每一个学校的出题风格,发现民大的出题风格是比较常规的,大部分都来源于参考书,我觉得这样的题目我复习过程中把握比较大,就这样确定了我的目标院校,我没有跨专业所以在专业选择问题上没有纠结,如果有跨专业的同学,可以在民大官网上了解一些这个专业的大体情况,并咨询学长学姐这个专业的上课情况以及就业状况,坚定选择后拼劲全力,因为有很多跨考生在考研过程中会一直摇摆不定也会影响考试结果,做了选择后就不后悔。

民大历年的招生人数基本都在30-40之间,招生人数是非常可观的,而且学校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是完全不存在歧视之说,题目风格也比较常规,在它这一梯度的高校内难度是比较小的,而且性价比也很高。

2. 初试经验

准备初试时我的时间安排:在暑假之前,以专业课和英语为主,每天两科花费的时间基本持平,三个小时左右,暑假开始时,开始加入政治,时间也比较充裕,早上8:00—8:30背诵英语短语、单词等,8:30-11:30复习专业课,2:30-5:30刷英语真题,7:30-9:30:复习政治。这样的时间安排从暑假开始我一直持续到考研结束,考研我觉得拼的更多是恒心。

考研政治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暑假开始我开始学习知识点和做1000题,1000题我是做了三遍,一直重复刷,看哪个部分是自己欠缺的,政治考题选择题是最容易拉开差距的,这个过程我大概花费了三个月,在临近考试时,肖四肖八出来后开始做卷子并背诵,这就是我考政治时的一个主要过程。

考研英语我主要是将时间放在刷真题上,前期就是背单词和学习长短句,因为英语阅读会有一些长短句,单词书我是一直背到考研前,背了三遍,英语二真题比较少,所以很珍贵,我连续刷了三遍,里面积累了大量的单词和短语,放在每天早晨背,第二遍和第三遍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作文我是从国庆之后开始每天背诵一篇,英语和政治我所用的复习资料都非常少,但每一本我都反复的去用,这两门公共课也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大头就是专业课了,民大专业课参考书只有三本张之恒《考古学通论》、王宏均《博物馆学基础》、考古学概论编组《考古学概论》 《新祥旭考研辅导班专业课讲义》和。复习时我主要分三个阶段,首先是通读阶段,我大概是从五月份开始到七月中旬,每一本书每一页我都通读了一遍,当作是精读一本书而不是考试,虽然我不是跨专业,但里面仍然有一些我不太清楚的名词,碰到不会的名词就在网上查清楚。

精读之后我对每本书的大概框架已经比较清晰了,比如说考通其实分几大板块:考古学基本知识、史前考古(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历史考古;博物馆学有几大板块或者称之为几大关键词:博物馆学、博物馆、藏品、陈列、博物馆教育、博物馆科学研究、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建筑等。这对我后期复习大有裨益。之后我找出民大的真题,总体进行分析,考卷共300分,考古学占180分,博物馆学占120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考古学占比比较重要,所以时间安排上我也是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学习考古学,从真题上看,考古学主要有三大题型,城址题、墓葬题、遗物题三大板块,博物馆学真题的趋势是越来越灵活,更多的是通过热点现象分析蕴含的博物馆学知识。

在把握真题趋势后我开始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全部转化成题目的形式,比如说第一章就有考古学、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时代划分等题目,将这些题目总结在笔记本上,开始疯狂背诵,考古学比较难背,我背诵的遍数在七遍左右,博物馆学在三遍左右,背诵这一过程是专业课考试的重中之重,我觉得也是考试的关键。背诵这一状态我一直延续到考研前一天,每一天花费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

最后一个阶段将真题打印出来,开始仿真模拟,用三个小时的时间完整做真题,找出自己的不足,再进行背诵。同时我关注了很多公众号像弘博网、文博圈,每天睡前会看一会,关注博物馆的热点问题,在做论述题时你会有很多的思路和角度。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3. 复试经验

民大复试分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在笔试部分主要是《文物学》这一本书,有了初试看书和背诵经验,这一部分相对比较容易。在面试部分主要考察三个方面:自我介绍、英语考察、专业课考察,自我介绍大家在复试前就做好准备,英语考察会有一个老师用英语问你一些基本问题,都比较简单高中英语的程度,老师不会为难。专业课会让你随机抽题,抽到之后思考一到两分钟开始进行回答,一般问题是大家在准备初试的时候很大概率就遇到过的,所以整体民大复试还是比较人性化,这一块不要太担心。

4. 个人感悟

考研我觉得最大就是考心态,确定你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后,忘记你的本科学校,如果你是跨专业忘掉你的本专业,甚至忘掉报录比,不要去听小道消息,确定之后就去拼,尽人事听天命。

 

【来源新祥旭考研曦曦老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与抄袭】


2024中央民族大学文物与博物馆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及备考经验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