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方舟的叙事重点是世界观>思想情感>故事>角色?
今天看了下中国美术学院校友会对海猫的采访,看到这段采访我突然有些想说的话,

我觉得海猫的这段话里体现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那就是在海猫的眼里明日方舟这个游戏有三层递进关系,世界观→角色→故事与文化,
而最有意思的是在这三者之中角色居然是地位隐约最低的,角色更大的作用其实是其设定中的世界观,故事与文化的集中体现,角色本身更像是一个引子,真正的主角其实是角色代表的世界观,故事与文化。
。。。。。。
我相信这个发现是真的的理由是,这与我对于明日方舟的叙事倾向的判断是一致的。
在很久以前,我认为明日方舟作为一款抽卡二次元手游,其故事叙事重点理所应该是以角色为重点,卖卡嘛,可以理解。
但随着阅读故事的时间越来越长我越发明显的感到异样感,,,,这个游戏的故事似乎不是以角色为重点的。。。。
这份疑惑直到沃伦姆德活动时被我彻底确定了“明日方舟的故事重点顺序是,世界观>思想情感>故事>角色”。
沃伦姆德故事中人物角色包括卡池角色呈现出了相当程度的工具人化,文案的叙事重点在于其呈现出来的世界观,思想情感,包括卡池角色,甚至故事本身的合理性都可以被放到不那么重要的位置上,
以至于这个故事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角色是非当期卡池角色的泥岩与绝不可能上岛的塞弗林。
当然,世界观>思想情感>故事>角色的倾向并不意味着好事,如果文案水平做不到面面俱到,那结果往往就会变成泛泛而谈的高谈阔论,
我们可以用另一个词来形容这种结果“拾人牙慧”。
故事本身都没有做好却还要拾人牙慧的结果当然就会谜语人化。
所幸的是,在明日方舟三周年后的今天我可以看到剧情文案的进步,时不时的会写出一些可以兼具“世界观,角色,故事与文化”的好活动出来,否则的话我也只能像看水平差的网文一样一边吐槽一边追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