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703 – Franco-Bavarian advance on the Danube(下篇)

2023-02-23 16:00 作者:IJN_大凤酱的提督  | 我要投稿

文接上篇

7月1日

因河上的交战:
在蒂罗尔,诺维恩侯爵带着他的200名骑兵和110名步兵从兰德克出发,在大雨中向普鲁茨方向行进。在路上,他们陷入了500名蒂罗尔人在蓬莱兹桥附近的伏击。中午时分,诺维昂支队的残余部队到达兰德克桥,那里有第二支蒂罗尔民兵支队阻挡他们。最后,诺维昂侯爵和陶夫基兴伯爵、德-布兰奇少校以及仅有的20人成功地逃脱了这个新的伏击。他们骑马来到扎姆斯桥。但通往这座桥的通道也被武装的农民封锁了。在一次绝望的突围尝试后,诺维昂和其他幸存者投降了。在这次行动中,法裔巴伐利亚人牺牲了60人,150人受伤,100人被俘。没有一个人逃出来。蒂罗尔人则有1人死亡,8人受伤。
在蒂罗尔州,科彭哈根上尉带着一个80人的连队从费尔德基尔希抵达兰德克。在斯特金格的推动下,附近的近4000名农民在一小时内聚集起来,他们与正规军一起立即向纳塞瑞斯进军。

多瑙河畔米赫尔海姆的战斗
斯里克伯爵(FML)攻击并击败了维里塔(Verità)的分队(2个骑兵队和大约2000名民兵),该分队盘踞在米尔海姆附近的胸墙后面。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吕策尔堡的4门大炮向施洛斯堡堡垒开火,堡垒以密集的火力回应。

帝国

在南蒂罗尔,傍晚时分,第二蒂罗尔民兵团的一个小队在布兰迪斯伯爵的指挥下,前进到布伦纳山口附近的卢格,观察并跟踪波尔的巴伐利亚骑兵支队。他们杀死了一些散兵游勇,并俘虏了其他人。布伦纳山口位于海拔1,897米处,宽约280步。它非常平坦,以至于它的最高点几乎无法被察觉。
7月1日至2日夜间,科彭哈根上尉率领的几支帝国分队到达纳瑟赖特,而斯特金格则从彼得斯堡和霍尔滕贝格行进,召集更多的农民。

7月2日

帝国

在蒂罗尔,科彭哈根上尉向弗恩施泰因进军。

在南蒂罗尔,大量的民兵加强了驻扎在维皮泰诺的分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布伦纳山口附近与布兰迪斯会合。勃兰兑斯还得到了350名Nigrelli Infantry士兵和第二蒂罗尔民兵团第二连的增援。布兰迪斯开始在布伦纳山口的一个堑壕里工作。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巴伐利亚的选帝侯进入了因斯布鲁克。
在蒂罗尔,吕策尔堡被最近的消息惊动了,晚上带着60名骑兵和200名步兵向罗伊特进军,同时他的炮兵继续轰炸施洛斯堡城堡。吕策尔堡使自己成为罗伊特的主人,并强迫布尔格人给在施洛斯堡堡垒指挥的罗斯特男爵写了一封信,通知他如果不投降,罗伊特镇将被烧毁,其居民将被处决。
在南蒂罗尔州,波尔的骑兵分队在夜间盘踞在普夫伦茨附近(位置不详)。
在南蒂罗尔州,中午时分,杜波德(Maréchal de Camp Dubordet)率领3个营(Condé Infanterie、Guyenne Infanterie和Lannoy Infanterie)与波尔的骑兵支队在普夫伦茨附近实现了交汇。他把他的前哨阵地向布伦纳湖的方向推进。

7月3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向驻扎在乌尔姆附近的丰特博萨德(de Fontbeausard)发出命令,让他带着800名骑兵入侵符腾堡。他还在多瑙沃特派遣了杜赫伦(M. du Héron),并将莱格尔的分队从乌尔姆撤回,以确保从迪林根到乌尔姆的下多瑙河的安全。维拉斯估计,帝国军队的人数比他自己的军队(25000人)多出5500人。他还估计,当拜罗伊特(Bayreuth)侯爵完成交接时,帝国军队的人数将达到40,000人。
在蒂罗尔州,吕策尔堡从对罗伊特的突袭中返回,并将布尔格人的信转交给指挥施洛斯堡堡垒的罗斯特男爵。白天,该堡垒的200名守军开了小差。
在南蒂罗尔,杜波德和波尔在布伦纳山口附近建立了第二个堑壕。

帝国

在巴伐利亚,帝国军从松特海姆(Sontheim)出发,经过布伦兹(Brenz),在距离维拉斯(Villars)阵地2公里的高地上占据了阵地,在豪斯海姆(Haunsheim)城堡建立了总部,其左翼在维特斯林根(Wittislingen),现在两支军队之间只有斯维尔克河(Swerck Stream)的分隔。
在南蒂罗尔,布兰迪斯(Brandis)将其部队部署在与布伦纳山口(Brenner Pass)接壤的高地上。

帝国

在巴伐利亚,巴登侯爵的军队在贡德芬根附近渡过了布伦兹河。然后,它在维蒂斯林根(Wittislingen)的高地上面向南方的埃高(Egau)后面扎营。
索拉里的分队(6个营)从帕绍出发前往蒂罗尔。

7月4日

帝国

在巴伐利亚,巴登侯爵下令在他位于维蒂斯林根(Wittislingen)附近的营地前建造八座碉堡。
在蒂罗尔,指挥施洛斯堡堡垒的罗斯特男爵举起了白旗。
在蒂罗尔州,当科彭哈根上尉和斯特林格听说施洛斯堡堡垒已经投降时,他们从费尔施泰因(Fernstein)退到了伊姆斯特(Imst)。
在南蒂罗尔州,少将古滕斯坦伯爵来到了布伦纳山口的堑壕。在侦察了周围的情况后,古滕斯泰因下令放弃堑壕并退到维皮泰诺。
7月5日,在蒂罗尔州,施洛斯堡堡垒投降了。

7月6日

帝国

在蒂罗尔,施洛斯堡(Schlossberg)的守军残部撤离了该地。
在南蒂罗尔州,沃博纳侯爵从蒙特-巴尔多(Monte Baldo)派来的1000人的增援部队(包括500名海杜克人)抵达了布里克森。古滕斯坦少将现在率领1500名正规军,用来保卫艾萨克山谷。
在巴伐利亚,巴登侯爵向皇帝报告说,他已将一个骑兵军团(2,300名骑兵,400名轻骑兵)的指挥权交给了图尔将军,指示他从乌尔姆前进,最终跨越多瑙河,切断维拉尔与瑞士的交通线。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Tirol),吕策尔堡男爵以300人占领了埃伦堡(Ehrenberg)山口。

7月8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沿着多瑙河扩大了他的阵地,占领了霍赫施泰特(Höchstädt)镇和城堡(150人),并将巴伐利亚的10支部队派往雷根斯堡。
巴伐利亚选帝侯选择在这个时候从奥格斯堡地区的特尔茨(今巴德特尔茨)召回4000人(4个营和6个中队),以增援他在蒂罗尔的军队。马费将军在米滕瓦尔德(Mittenwald)深入蒂罗尔,通过塞菲尔德(Seefeld)和齐尔(Zirl)穿过沙尼茨山口。

在蒂罗尔州,从因河畔布劳瑙(Braunau)派来的重炮抵达因斯布鲁克。

7月9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州,马费将军在因斯布鲁克与主力部队实现了会合。选帝侯现在率领15,800人。

帝国

在巴伐利亚,拜罗伊特侯爵终于抵达了讷德林根。在那里,他接到了巴登侯爵的新命令,指示他继续向多瑙河进军,直到维提斯林根以北6公里处的鲍尔默茨霍芬(Ballmertshofen)。

7月10日

帝国

在巴伐利亚,帝国军队开始在豪恩斯海姆(Haunsheim)周围扎根。与此同时,拜罗伊特侯爵进攻小城沃布林(Veubling)(位置不详)。

7月11日

法兰克-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留下300人占领埃伦堡山口,吕策尔布格男爵带着400人由纳塞瑞斯向因斯布鲁克进军。
在蒂罗尔州,法军和巴伐利亚军现在已经成为库夫施泰因、拉滕贝格、沙尼茨、莱塔什山口和埃伦堡山口的主人。他们还在布伦纳山口巩固自己的地位。与此同时,帝国守军仍在等待来自帕绍(Solari)和意大利的救援部队(6个营,共约3000人),但这些部队仍在远方。

帝国

7月12日,在巴伐利亚,拜罗伊特侯爵从诺德林根出发,向巴尔默茨霍芬(Ballmertshofen)的卫队进军。
7月14日,在巴伐利亚,拜罗伊特侯爵在埃高河畔的巴尔默茨霍芬和达滕豪森之间扎营,距离帝国军队主力4公里。一支帝国支队在多瑙沃特地区,另一支支队正从雷根斯堡接近。
7月15日,在巴伐利亚,普鲁士的Wartensleben Horse(5个中队)和上萨克森区的Crassau Dragoons(2个中队)抵达豪恩斯海姆的营地。
在莱茵河上,一个普鲁士军团(3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1个龙骑兵团,以及6门三磅炮)和汉诺威人从盖尔登出发,准备在豪恩斯海姆与帝国军队会合。

法国-巴伐利亚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从多瑙沃特召回了德-莱加尔先生,并将他派往乌尔姆,只在多瑙沃特留下了赫伦的分队。他还派丰特伯萨德(M. de Fontbeausard)占领了乌尔姆和梅明根之间伊勒河上的一座城堡。他的一个分队(80个骑兵和30个士兵)占领了由200人防守的艾希施泰特。
即使在增援部队到达后,巴登侯爵仍然在他的营地里无所事事。然而,他的骑兵们正缺乏饲料,不得不到离营地30公里的地方去寻找合适的饲料。

7月17日

帝国

在蒂罗尔(Tirol),冯-弗鲁吉男爵(Baron von Flugi)成功地将法军和巴伐利亚军赶出了他们在艾萨克河源头附近的阵地,迫使他们退到布伦纳山口。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巴伐利亚选帝侯被告知旺多姆正准备在南蒂罗尔发动攻势,选帝侯现在急于保持布伦纳通道的畅通,以使交接成为可能。他决定采取攻势,从他目前在因斯布鲁克以南的威尔陶(Wiltau)附近的营地(位置不详),带着军队的主力向布伦纳通道进军。

7月18日

帝国

在蒂罗尔,约翰-弗朗茨-冯-海因德尔(Johann Franz Baron von Heindl)少校带着1个Gschwind Infantry营从博尔扎诺出发,经梅拉诺行军后到达兰德克。在与科彭哈根上尉的连队交接后,海德尔率领680人和2门炮。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Tirol),大约有2000名农民被征用来在霍尔(Hall)修建堑壕。然而,只有160人出现了。
7月19日,在蒂罗尔州,阿尔科伯爵上校在晚上带着巴伐利亚军队的先锋队(3个营)从维尔陶出发。
7月20日,在蒂罗尔州,选帝侯早上带着3000人从维尔陶出发,留下冯-维里塔上校带着500名骑兵和6门火炮。已经在防守布伦纳山口的法国-巴伐利亚部队由大约6500人和几个炮台组成。

帝国

在巴伐利亚,一支从莱茵河畔召回的骑兵分队来到了巴登侯爵的营地,该分队以前隶属于图恩根的军队。
在蒂罗尔,索拉里的部队(6个营,共4000人,包括新兵)抵达布伦纳山口的南部。民兵分队立即被派往前线,与卢格山口的法国-巴伐利亚前哨进行短兵相接。
在蒂罗尔,帝国分遣队占领了纳塞雷斯和特尔夫斯。几百名民兵和一个Gschwind Infantry连在纳瑟赖特附近的高地上盘踞,以切断埃伦堡和因斯布鲁克的法国-巴伐利亚守军之间的联系。

7月21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派出了400名骑兵,由德-布佐尔斯(Bouzols)和德-克卡多(Kerkado)带领,对抗守卫军队左边牧场的500名骑兵。法国骑兵将帝国军赶回了他们的大本营,夺取了一个旗帜。维拉斯还被告知,联军部队正从蒂宾根向多瑙河进军,巴登侯爵在阿尔贝克城堡建造了几艘船。距离多瑙河约8公里。
在蒂罗尔,被赶出卢格山口前哨的巴伐利亚军团夺回了这些前哨。
在蒂罗尔(Tirol),杜波德旅长带着3个法国兵营保持了他在布伦纳(Brenner)山口的阵地,而马费的1个步兵营则在布伦纳山口附近马特赖(Matrei)驻扎,以保护与因斯布鲁克的交通线路。所有其他部队都被指示撤退到维尔陶。

帝国

在蒂罗尔(Tirol),海德尔在纳瑟赖特留下了一支分队(1支格施风步兵小队和几百名民兵),与其他部队(Gschwind Infantry一个连和1500名农民)组成三个纵队,向洛伊塔施和沙尔尼茨的通道以及巴伐利亚在齐尔的前哨基地进军。海德尔亲自率领的纵队(3个正规军连和泰尔夫斯、蒂罗尔州塞弗尔德和伊姆斯特的农民)向防守沙尔尼茨山口的克劳迪亚门(Porta Claudia)要塞进发。堡垒由1个巴伐利亚小队和几个龙骑兵以及18门火炮驻守。几个小时后,巴伐利亚人在被海德尔的纵队包围的威胁下,撤离了克劳迪亚门,并炸毁了部分堡垒。海德尔的第二纵队很容易就掌握了洛伊塔什山口。中午时分,第三纵队在齐尔攻击了巴伐利亚支队(240名步兵和骑兵)。只有18名巴伐利亚龙骑兵成功逃脱。
在蒂罗尔(Tirol),帝国军也使自己成为拉滕贝格和霍尔的主人。
7月22日,在蒂罗尔,1,600人从霍尔出发,向因斯布鲁克方向行进。
在蒂罗尔(Tirol),海德尔(Heindl)带着3支Gschwind Infantry从沙尔尼茨(Scharnitz)向齐尔(Zirl)进军。他的其余部队被留下来驻守莱塔什和沙尔尼茨。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Tirol),2个营(约1000人)在离因斯布鲁克不远的维尔陶附近扎营。中午时分,他们与莫纳斯特尔骑兵队会合。下午3点,之前驻扎在布伦纳山口的其余部队抵达维尔陶。

7月23日

帝国

1,600名蒂罗尔人在阿尔兹尔集结,800人在马丁斯万德集结,400名农民和150名帝国士兵在沃尔斯附近的 "黑十字 "集结,以及400名帝国士兵在齐尔集结。此外,在霍尔有400名农民。
在巴伐利亚人离开维尔陶后,蒂罗尔人从阿尔兹尔前进,并攻击了由50名巴伐利亚人占领的米赫劳村。

在巴伐利亚,图尔将军的部分骑兵军团在蒙德京根附近渡过多瑙河,而其他军团则留在多瑙河畔埃英根,几天后渡河。然后骑兵被派往伊利尔河口附近的维布林根,而轻骑兵在一支小规模步兵分队的支援下,占领了比伯拉赫,并从那里漫游到拉芬斯堡。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巴伐利亚选帝侯决定攻击因河两岸的帝国阵地。
茵茵河畔的交战:
早上5点,一支由2500人组成的纵队在里库尔伯爵中将和吕策堡少将的指挥下沿着右岸前进。选帝侯亲自陪同这个纵队。与此同时,另一支由3000人组成的纵队(5个营和全部骑兵)在索夫雷中将的指挥下沿左岸行进。巴伐利亚的其余部队在马费将军的带领下留在维尔陶的营地。
里库尔(Ricour)的纵队徒劳地试图赶走防守黑十字阵地的农民。选帝侯随后从左岸召回了他的骑兵。骑兵们通过客栈,攻击黑十字的堑壕后方。守军设法逃脱,穿过 Monasterol Dragoons 的队伍,在阿克萨姆的高地上占据了阵地。
在左岸,巴伐利亚人袭击了梅尔布伦嫩(Meilbrunnen)的一个堑壕,在遭受重大伤亡后夺取了它。守军撤退到另一个位于 "Plattele "的堑壕,在那里他们与150名帝国士兵会合。巴伐利亚人无法将他们赶出这些阵地,在他们的尝试中损失了60人。
随后,马费将军带着2000人从维尔陶出发,前往左岸增援绍夫雷,留下莫纳斯特尔少将和一个小分队。此外,选帝侯还从右岸派出了一些火炮。
绍夫雷发动了第二次进攻,并使自己成为 "Plattele "堑壕的主人。
一支巴伐利亚龙骑兵队在齐尔撤退时追上了守军并击溃了他们。龙骑兵们杀死了大量的人,并俘虏了几个人。海德尔指挥的驻扎在齐尔的帝国士兵试图支援农民,但被打垮了,80人被打死,100人被俘,而民兵们则有50人被打死,70人被俘。
战斗在上午11点左右结束。
巴伐利亚人在齐尔、上佩尔富斯、蒂罗尔州克马滕、阿夫林和弗尔斯的城镇和村庄放火。

选帝侯给里库尔下达了命令,让他把几门炮和8门火炮送回因斯布鲁克。    

7月24日

帝国

在蒂罗尔(Tirol),海德尔在召回沙尔尼茨和洛伊塔施驻军的地方退到了泰尔夫斯,天亮前他带着300名士兵和400名民兵出发了。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Tirol),桑弗莱的纵队从塞菲尔德向沙尔尼茨行进,下午6点左右到达那里。桑弗莱被告知,保卫山口的堑壕已经撤离。他向这些堑壕投掷了3个营的兵力。
7月25日,在蒂罗尔,桑弗莱在成为沙尔尼茨山口的主人后,回到了因斯布鲁克。同一天,伤病员被从因斯布鲁克运到沙尔尼茨,前往巴伐利亚。下午,他们被重炮部队跟上。傍晚时分,巴伐利亚人从威尔陶附近的营地出发,向霍廷(Hötting)行进,并在那里扎营。

马费带着3个营在伊塞尔(Isel)山脚下就位,等待从布伦纳(Brenner)山口退下来的杜波德(Dubordet)的疲惫支队的到来。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被告知,勃艮第公爵已经在莱茵河畔的凯尔(Kehl)推进,巴伐利亚选帝侯正在从因斯布鲁克(Innsbruck)向布里克森(Brixen)进军,与从意大利北部赶来的旺多姆(Vendôme)军队会合(他仍然忽视了蒂罗尔的最新发展)。

在蒂罗尔,索拉里少将在古滕斯坦少将的带领下留下了3个营,跟随撤退的巴伐利亚人,与另外3个营一起向南蒂罗尔进军。
7月26日,在蒂罗尔州,佛朗哥-巴伐利亚人重新开始撤退,从霍廷向齐尔进军,而马费(Maffei)和杜波德(Dubordet)的支队则充当后卫。

7月27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州,早上7点,法国-巴伐利亚人到达塞弗尔德。

帝国

在蒂罗尔州,上午9点,帝国的轻骑兵和骑兵胜利地进入了因斯布鲁克。他们很快就被梅拉诺和博尔扎诺的南蒂罗尔民兵所追上。下午,古滕斯坦因伯爵率领3个营也抵达了因斯布鲁克。
在蒂罗尔(Tirol),2个帝国连在几个分队的支持下出发,追随撤退的法国-巴伐利亚人。中午时分,他们在马丁斯旺(Martinswand)附近追上了法军的后卫,抓了几个俘虏。

7月28,在蒂罗尔,上午,由古滕斯坦伯爵(Count Guttenstein)派来的韦策尔(Baron Wetzel)上校带着1个营(400人)和半个龙骑兵中队到达塞菲尔德。这些龙骑兵在米尔瑟城堡追上了博沃侯爵(Marquis Beauveau)率领的法-巴伐利亚后卫。然而,他们看到法-巴伐利亚人的分队规模太大,他们的人数太少,无法对其进行攻击,于是就在塞菲尔德撤退了。然后,韦策尔带着他的部队向城堡进发,经过30分钟的战斗,他成为该地的主人。韦策尔在塞菲尔德和米尔瑟城堡之间建立了自己的营地,以等待增援,然后再向沙尔尼茨山口推进。

在蒂罗尔(Tirol),在因斯布鲁克(Innsbruck)的古滕斯坦(Guttenstein)少将在马丁斯旺附近的 "Plattele "堑壕里部署了2个营。
在蒂罗尔州,海德尔男爵(Baron Heindl)少校带着他的残余部队(350人)从伊姆斯特出发了。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带着他的军队主力越过了巴伐利亚和蒂罗尔之间的边界,向米滕瓦尔德进军。在他对蒂罗尔的不幸远征中,他损失了大约3000名法国人和巴伐利亚人,以及14门火炮。然而,埃伦贝格山口、沙尼茨山口和库夫施泰因仍被巴伐利亚军队占领。

帝国

7月28日至29日夜间,饥饿迫使属于韦策尔支队的几个帝国士兵开小差。
7月29日,蒂罗尔,少校海因德尔带着他的残余部队在塞菲尔德附近与韦策尔的支队会合。韦策尔现在率领两个营共800人,但他估计自己的兵力还不足以攻击沙尔尼茨山口的法国-巴伐利亚人。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得知旺多姆终于在南蒂罗尔取得了进展。于是他决定在北蒂罗尔重新发动攻势,并命令马费少将将驻扎在米滕瓦尔德地区的部队召回沙尔尼茨。

7月30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少将吕策堡带着1800人和2门大炮从沙尔尼茨山口(Scharnitz Pass)向米尔瑟城堡(Castle of Milser)附近的韦策尔前哨推进,但被击退了。然而,吕策尔堡收到了马费少将派来的2个新营。有了这些增援部队,他重新发起进攻,并将帝国军赶了回去。下午,巴伐利亚骑兵到达莱顿和弗拉根斯坦城堡。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被告知,蒂罗尔的农民已经反抗了巴伐利亚的入侵者,并夺取了霍尔和沙尔尼茨的堡垒,而选帝侯正准备攻击一个保卫布伦纳山口的哨所。选帝侯不得不强行返回因斯布鲁克,以重新建立与他的供应线的联系。他还派出了一支分队,重新占领了沙尔尼茨。听到这些消息后,维拉斯决定增援莱加尔在乌尔姆的分队,把赫伦的分队从多瑙沃特派到那里,由之前派往英戈尔施塔特和雷根斯堡的10支巴伐利亚部队代替。莱戈尔刚刚收到这些增援部队,就得知图尔伯爵带着一支约4500人的帝国军团在蒙德金根通过多瑙河。
帝国

在蒂罗尔,罗伊特的居民解除了巴伐利亚驻军的武装。
在蒂罗尔,科彭哈根上尉带着他的小队(100人)从布雷根茨推进到埃伦堡山口。傍晚时分,在1500名农民和民兵的协助下,他攻入了埃伦堡要塞,该要塞原由海顿少校(Baron Haydon)带领的270名巴伐利亚人保卫。

在符腾堡,图尔的骑兵军团在埃梅尔金根附近扎营,并向不同方向派出了分队。

7月30日至31日夜间,在巴伐利亚,莱加尔(Maréchal de Camp Legall)在奥芬豪森(Offenhausen)附近集结了2个营(700名步兵)、18个中队和500个下马的骑兵(总共约3000人),并向图尔的军团进军。莱格尔在维布林根(Wiblingen)附近渡过伊勒河,整夜行军,他的步兵骑在上面。

7月31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巴伐利亚,在整夜行军后,莱加尔袭击了图尔的骑兵军团,并在蒙德京根的战斗中打败了它。

帝国

在蒂罗尔,帝国分队占领了埃谢尔旺以北的加拉斯堑壕、温德豪森山口和蒂尔塞隐居地,但他们对库夫施泰因的突袭失败了。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州,中午时分,埃伦堡要塞的大炮向驻扎在卡岑姆勒附近的蒂罗尔民兵开火。然而,民兵们设法夺取了一个俯瞰高度,并在那里架设了4门火炮。
7月底,施利克伯爵带着他的两个骑兵大队的一半从帕绍出发,前往普雷斯堡(今布拉迪斯拉发),准备在匈牙利遏制拉科齐起义。他在帕绍留下了约2000人,由少将里奇安(Baron Ritschan)担任临时指挥官,直到克里斯蒂安·雷文特劳伯爵抵达。

8月内,雷文特劳伯爵带着6000名丹麦人抵达奥地利。然后,他与施利克伯爵在前往匈牙利时留在帕绍的2000人进行了交接。

8月1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马费少将带着7个营、4个龙骑兵中队、1个轻骑兵中队和4门炮从沙尔尼茨出发。他在米斯勒城堡与吕策尔堡(Lützelburg)的纵队会合,并到达塞菲尔德(Seefeld),在那里扎营,并派出强大的分队去对付齐尔和特尔夫(Telfs),以筹集捐款。
选帝侯留在米滕瓦尔德,等待他从多瑙河召回的军团的到来。

帝国

在南蒂罗尔,海斯特伯爵在布里克森集结了一支1400人的部队(由1营下辖5个连的Molnár Hayduck和由1营下辖4个连的 Jung-Daun Infantry)。这些部队注定要在因河谷增援帝国军。海斯特本人将取代格施温德男爵成为内奥州和蒂罗尔的指挥官。

8月2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州,选帝侯派遣2个营前进,占领沙尔尼茨山口和卡文德尔山谷的出口,以掩护马费军团的侧翼和后方。

帝国

在蒂罗尔,古滕斯坦撤离了 "Plattele "的堑壕,将他的1500名正规军集中在因斯布鲁克附近的堑壕里。
利奥波德-冯-安哈尔特-德绍(Leopold von Anhalt-Dessau)中将率领的普鲁士军团(3个步兵大队,1个骑兵团,1个龙骑兵团和6个三等兵)从莱茵河畔的盖尔登(Geldern)出发,途经科隆、拿骚、法兰克尼亚和斯瓦比亚,与巴登侯爵的军队交汇。巴登侯爵现在率领39个营和107个平方,共31,000人和75门火炮。
8月4日至5日夜间,在蒂罗尔州,蒂罗尔民兵掌握了埃伦堡要塞的一个前哨。

8月6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州,埃伦堡堡垒的守卫部队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出击,在那里它损失了30人,或受伤。
维拉斯从巴伐利亚的多瑙河畔迪林根写信给国王(路易十四),向他陈述了他的军队的糟糕情况,并要求将塔拉德的军队转到维林根,以便在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建立一条不间断的交通线。
巴伐利亚选帝侯从米滕瓦尔德写信给维拉斯,告诉他旺多姆在特伦托地区,选帝侯计划再次尝试建立交接点。
8月8日,在蒂罗尔,围攻埃伦堡的帝国主义部队得到了来自布雷根茨的增援(由布奥尔-冯-里特贝格伯爵中校指挥的Jung-Daun Infantry一个连 )。

8月9日

法国-巴伐利亚

埃伦堡要塞的守军(5名军官和250名士兵)投降,并被护送到与巴伐利亚的边界。
巴伐利亚选帝侯在他的米滕瓦尔德总部被告知埃伦堡要塞的投降以及驻扎在帕绍(Passau)的帝国主义军团向谢尔丁(Schärding)进发。他下令在罗森海姆(Rosenheim)集结更多的兵力,从那里用船运往布劳瑙。

帝国

在巴伐利亚,一支由370名轻骑兵组成的支队在莱赫兹基中校的带领下出现在英戈尔斯塔特要塞前。
在8月9日和8月10日的夜晚,帝国军试图控制赫希施塔特,但没有成功。
8月10日在巴伐利亚,莱霍茨基的轻骑兵支队突袭了盖默斯海姆附近。

8月15日,想把巴伐利亚人赶出因河谷,然后再转向南蒂罗尔州的旺多姆的海斯特要求中蒂罗尔州和北蒂罗尔州所有尚未提供民兵以保卫国家的地区立即这样做。

到8月中旬,驻扎在西波西米亚的赫尔贝维尔伯爵的帝国军团只有2000名步兵和1500名骑兵,有4门三磅炮。

8月17日

帝国

在南蒂罗尔,海斯特的正规军从布里克森出发前往因斯布鲁克。
在巴伐利亚,范-古尔(van Goor)中将率领的荷兰特遣队(12个营,包括8个荷兰部队)抵达了豪斯海姆(Haunsheim)附近的巴登侯爵的营地。有了这些增援部队,巴登侯爵现在拥有54个营,107个平方,总共约36,500人和80门火炮(这些数字还包括一些分队)。他现在计划将一半的军队(31个营,57个中队)留在豪斯海姆(Haunsheim)和巴尔默茨霍芬(Balmertshofen)之间的现有营地,由林堡-斯蒂伦(Limburg-Stryrum)元帅指挥,而他将用另一半军队(23个营,50个中队,一旦有各支队加入)从埃英根(Ehingen)和明德海姆(Mindelheim)进军,攻占奥格斯堡,从而扭转维拉斯的局面。
在巴伐利亚,雷文特劳伯爵将他的丹麦特遣队与施里克骑兵队和汉诺威(不明身份的部队)一起转移到帕绍。
8月17日至18日夜间,雷文特劳的纵队(2000名步兵,800名骑兵)和阿瑙的纵队(2000名步兵,300名骑兵)在帕绍前面冲进了由大约600人防守的巴伐利亚壕沟。在这次行动中,帝国主义者牺牲了30人,受伤20人。

8月18日

帝国

在巴伐利亚,德阿诺上校留在多瑙河右岸观察维尔索芬并掩护帕绍。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人将他们在多瑙河上的维尔索芬(Vilshofen)的所有船只击沉,以防止被帝国抓住。
8月19日

帝国

在巴伐利亚,雷文特劳(Reventlau)轰炸了诺伊堡,迫使小规模的守军(80人)投降。
法国-巴伐利亚人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被告知,巴登侯爵在蒙德京根事件后得到了增援。

8月20日

帝国

在蒂罗尔,图尔伯爵的军团和拜罗伊特骑兵队的10个小队在因斯布鲁克(Innsbruck)与古滕斯坦的军团会合。

8月21日

帝国

在蒂罗尔州,帝国部队(图尔的部队、古滕斯坦的部队和海斯特的部队)在因斯布鲁克实现了会合。他们现在可以一起出动。

海斯特的军团(2,000人)

Molnár Hayduck (1个营下辖5个连)

Jung-Daun Infantry (1个营下辖4个连)

Converged coys (1个营)

在因斯布鲁克前的堑壕里的古滕斯坦军团(1500人)

原韦策尔的分队(1个营400人)

原海德尔支队(1个营350人)

不明身份的步兵部队(700人)
不明身份的龙骑兵部队(1/2个营)
Bayreuth Dragoons(10个连,共800人)
炮兵部队(12门炮)
民兵(12,000人)
此外,帝国军在库夫施泰因前有2个连和2000名民兵。
在巴伐利亚,雷文特劳的军团出现在谢尔丁(Schärding)前,沙丁由塔滕巴赫(Tattenbach)伯爵上校以650人的守备队进行防御。塔滕巴赫拒绝了雷文特劳的召唤。帝国主义者随后建立了一个炮台(20门炮)。
在巴伐利亚,巴登侯爵从豪斯海姆的营地出发,向西南方向进军。他将其余军队(28个营,52个中队,52门大炮,共约20,000人)的指挥权交给了林堡-斯蒂伦元帅。

法国-巴伐利亚

马费撤离了塞费尔德的堑壕,退守巴伐利亚,只在沙尔尼茨山口留下了几个前哨。
巴伐利亚选帝侯在米滕瓦尔德附近离开营地,向慕尼黑进军。

8月22日

帝国

在巴伐利亚,雷文特劳的人炮击了谢尔丁。

法国-巴伐利亚

在蒂罗尔,巴伐利亚人在炸毁所有防御工事后撤离了他们在沙尼茨山口的前哨。在蒂罗尔,他们现在只占领了库夫施坦。

8月23日

帝国

在巴伐利亚,雷文特劳放弃了他对谢尔丁的设计,向菲尔斯滕采尔进军。

法国-巴伐利亚

在巴伐利亚,维拉斯得知新的情况后,派出6个中队前往雷根斯堡,协助选帝侯保卫该地。
8月24日

帝国

在蒂罗尔,海斯特从因斯布鲁克出发,分两个纵队向沙尔尼茨山口方向行进。他的主力纵队(12,000人)通过沙尔尼茨山口前进,而另一纵队(约5,000人)则爬上阿肯山口。发现沙尔尼茨山口不设防,海斯特的先锋部队就向米滕瓦尔德挺进。

在巴伐利亚,雷文特劳的纵队与阿瑙(Arnau)的纵队在维尔绍芬前实现了交汇。

在巴伐利亚,巴登侯爵的军队到达韦斯特尔斯特滕。
在巴伐利亚,普鲁士特遣队的最后一支部队抵达了林堡-斯蒂伦元帅在豪恩斯海姆的营地。

8月25日

帝国

巴登侯爵带着他的军队在韦斯特尔斯特滕逗留,等待威尔肯斯少将领导的4个荷兰营的到来。

法国-巴伐利亚

维尔索芬的小规模驻军投降,获得了自由撤退的机会。
马费少将带着他的军团在经过瓦尔兴湖(Walchensee)和沃尔弗拉茨豪森(Wolfratshausen)后到达慕尼黑。此后不久,4个营和几门大炮被派往布劳瑙(Braunau)增援调频阿尔科伯爵。连续的降雨延迟了行动。

8月26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仍在向西南方向推进,到达塞森。

雷文特劳伯爵现在是维尔索芬的控制者,派他的轻骑兵在多瑙河、维尔斯河和伊萨尔河之间的地区筹集捐款。

法兰克-巴伐利亚
维拉斯得知,巴登侯爵正在沿多瑙河向上游进军。维拉斯于是决定尽一切可能与这支军队交战。
1个营在慕尼黑上船。在增援雷根斯堡的巴伐利亚驻军的路上,它被运到了兰茨胡特。

8月27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到达多瑙河畔埃英根,在那里与图尔伯爵的军团实现了交接。巴登侯爵现在率领着23个营和50个中队,以及28门大炮,总共约17000人。
海斯特的主力纵队到达了加米施-帕滕基兴(Partenkirchen),那里有一个由科特林斯基上校领导的巴伐利亚民兵营。海斯特的先锋部队在韦策尔男爵的带领下,经过短暂的交战,成功地占领了这些壕沟。
海斯特的第二纵队在特根西(Tegernsee)附近成功地与一支巴伐利亚支队交战。
巴伐利亚现在受到了南部边境的海斯特军团、东部边境的雷文特劳军团、北部边境的斯蒂伦军团和向奥格斯堡推进的巴登军团的威胁。

8月28日

帝国

海斯特在上阿默高(Oberammergau)和下阿默高(Unterammergau)以及瓦尔琴湖(Walchensee)和泰根湖(Tegernsee)沿岸的村庄筹集捐款(包括8,000头牛和136匹马)。然而,当他得知一支法国军队正在南蒂罗尔(Vendôme's Army)推进时,他就退却了。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的桑蒂尼上校带着3个营和4个龙骑兵营最终占领了雷根斯堡。

8月29日

帝国

作为海斯特军队一部分的Bayreuth Dragoons,到达沃尔夫拉茨豪森。
总部设在帕滕基兴的海斯特被告知,在南蒂罗尔,法国人已经到达特伦托。海斯特立即启程前往因斯布鲁克,指示他的将军们撤退到蒂罗尔。所有从南蒂罗尔来的民兵都被送回。

法国-巴伐利亚

维拉斯得知巴登侯爵刚刚到达多瑙河畔埃英根。维拉斯立即派杜布尔伯爵率领3个步兵旅(15个营)和40个中队在维布林根修道院准备伊勒河的通道。
巴伐利亚选帝侯必须阻止已经通过因河的雷文特劳军团的前进,并保卫受到另一个帝国军团威胁的雷根斯堡。他优先考虑了对雷文特劳的进攻,在慕尼黑附近留下了3个营和20个小队。

8月30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渡过多瑙河,向南推进到里斯河畔比伯拉赫。

8月31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行进到了梅德伯格(Medeberg)(地点不详),靠近明克洛特(Münchroth)修道院,开始了一场大范围的扫荡运动,以到达奥格斯堡。

法国-巴伐利亚

杜布尔的军团在乌尔姆和维布林根之间占据了位置。
9月初,德-赫贝维尔伯爵率领他的小型帝国主义军队进入巴伐利亚,并向他徒劳无功的查姆推进。

9月1日,巴伐利亚选帝侯来到迪林根的维拉斯营地。他们举行了一次战争会议。维拉斯无法说服选帝侯让自己成为奥格斯堡的主人,也无法说服他与巴登侯爵一起进攻。然而,他们达成了一个妥协,选帝侯将把杜布尔在维布林根的军团增加到20个营和44个中队,并亲自带着一些巴伐利亚部队向奥格斯堡方向推进。

9月2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经梅明根向迪肯雷斯豪森进军。
海斯特率领Bayreuth Dragoons和Molnár Hayduck前往南蒂罗尔,并带着8门火炮去解救特里恩特。他把其余的军团(约3000名正规军)留在了北蒂罗尔,由古滕斯坦指挥。

法国-巴伐利亚

阿尔科伯爵从多瑙河畔迪林根出发,带着4个营、8个中队和6门炮向奥格斯堡进发。
选帝侯带着巴伐利亚军队的另一半从多瑙河畔迪林根出发,前往布尔高。
维拉斯为杜布尔中将带着增援部队(14个营,62个中队,22门炮)经莱普海姆向维布林根进发,在迪林根营地留下30个营和16个中队,由乌松侯爵指挥。

9月3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向明德尔海姆进发。


法国-巴伐利亚

得知巴登侯爵在埃英根通过了多瑙河,选帝侯部队向梅明根进军,以通过伊勒河,试图阻止攻占奥格斯堡。他在金茨堡与维拉斯进行了新的讨论,最后同意向莱赫河靠近。

9月4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在埃特林根附近渡过了韦尔塔赫河,在希尔特芬根附近扎营。

法国-巴伐利亚

天亮后,巴伐利亚选帝侯从布尔高出发,维拉斯从莱普海姆(Leipheim)紧随其后。
傍晚时分,阿尔科伯爵的军团抵达奥格斯堡附近,并召集地方官员交出该城。
26个法国营(包括杜布尔的步兵),2个巴伐利亚营和48个中队在比伯拉赫集结。
乌尔姆仍然被5个法国营、2个巴伐利亚营和德布兰维尔领导的700名骑兵占领。

9月5日

帝国

下午1点左右,巴登侯爵的军队抵达奥格斯堡附近的戈金根。
晚上9点,帝国军占领了奥格斯堡的戈金根门。

法国-巴伐利亚

阿尔科的军团退到了弗里德堡附近的莱希河沿岸的山上。它很快得到了4000名巴伐利亚民兵的增援。阿尔科还集结了大量的船只、木架和其他材料,准备在莱希河上架桥。他的军团主力集中在弗里德堡,他有前哨站把守着边境上的桥梁。
巴伐利亚选帝侯越过施穆特河,大约在中午时分,当他到达沃伦堡时,他可以看到帝国军的先锋队在韦尔塔赫河对岸的戈金根附近。

9月6日

法国-巴伐利亚

阿尔科切断了奥格斯堡的供水。
维拉斯和选帝侯的部队重新越过施穆特河,到达比伯巴赫,在该镇和马克特村之间扎营。
杜布尔的军团在比伯巴赫与主力部队会合。他留下了布兰维尔中将的5个营和7个中队,以加强乌尔姆(Ulm)薄弱的守军(2个营,2个中队)。
傍晚时分,集结在比伯巴赫的法巴军队由24个法军营、55个法军营、5个巴伐利亚营和8个巴伐利亚营组成,共有34门炮,总共只有16000人。

帝国

下午6点,巴登侯爵派遣普罗斯珀-冯-弗斯滕贝格伯爵和比布拉男爵,带着2000名挑夫、2个龙骑兵团和8门大炮,前往莱希河的桥上,夺取奥格斯堡的水源。他们完成了任务并重新建立了供水。
帝国军现在有两支军队与法国-巴伐利亚人对抗:一支在豪恩斯海姆,由冯-斯蒂伦伯爵指挥;另一支在奥格斯堡,由巴登侯爵直接指挥。帝国军还占领了埃英根、里德林根、比伯拉赫、拉芬斯堡和梅明根。

9月7日

法国-巴伐利亚

当选帝侯和维拉尔斯召开战争会议时,法裔巴伐利亚人的主力部队在比伯巴赫和马克特之间的营地里休整。选帝侯主张立即对奥格斯堡发动进攻,并由阿尔科协调进攻。维拉斯反对这一攻击,并提议利用内线,向迪林根进军,在豪恩斯海姆攻击斯蒂伦的军队。他认为,一旦斯蒂伦被击败,德乌松的军团(30个营,16个中队)就可以加入主力部队,这样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攻击巴登侯爵。选帝侯坚决拒绝了这一建议,因为这将使他的祖国面临帝国军的进攻。

9月8日

法国-巴伐利亚

在比伯巴赫集结的法国-巴伐利亚军队(28个营,48个中队)向奥格斯堡进发。上午10点左右,其纵队的首领到达了盖斯特霍芬(Gertshofen),那里蜿蜒的韦尔塔赫河流向莱希河的一个分支。部队以战斗准备状态渡过韦尔塔赫河,并将右翼停在希尔布林根附近的施穆特河上,左翼停在莱希河上。
冯-阿尔科伯爵本应在莱希河对岸带着架桥材料等待这支军队。然而,巴伐利亚选帝侯已经秘密命令阿尔科撤退,阿尔科的部分部队已经走上了通往慕尼黑的道路。他只在弗里德贝格留下了一支弱小的支队(由博内蒂上尉带领的282人)。

帝国

巴登侯爵在得知法国-巴伐利亚人进军的消息后,把他的部队从戈金根的营地带了出来,在韦尔塔赫河和莱希河的一个分支之间分两路部署。
两支军队在整个夜晚都保持着战斗的秩序。

9月9日

帝国

巴登侯爵得知达科放弃了他在弗里德贝格的阵地,正在向赖恩进军。
巴登侯爵下令在Pfersee的韦尔塔赫河上建立一座桥,并在莱希河的桥梁前建立坚固的土方工程。
法国-巴伐利亚

上午,法巴伐利亚军认为巴登的阵地不可动摇,于是向北撤退,取道比伯巴赫,直到诺登多夫(Nordendorf),位于奥格斯堡到赖恩的路上。

9月10日

法国-巴伐利亚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越过莱希河,在赖恩扎营。
维拉斯写信给路易十四,要求解除他的指挥权,因为他在选帝侯的指挥下无法提供任何帮助。
每天,巴伐利亚选帝侯在雨城附近的营地都会收到从奥格斯堡派来的帝国军对他的祖国进行破坏的报告。
巴登侯爵于是敦促斯蒂伦攻击迪林根的德乌松军团。

9月17日下午5点,维拉斯接到德乌松的通知,斯蒂伦正准备从豪恩斯海姆进军。维拉斯立即带着两个骑兵旅(Massembach和Anlezy)从诺登多夫出发,在夜里向多瑙沃特行进。

9月18日

帝国

天亮后,斯蒂伦的军队在达滕豪森和维蒂斯林根默默地渡过了埃高河。斯蒂伦在豪恩斯海姆营地的堡垒中留下了3000人。
中午时分,斯蒂伦的军队到达了施温宁根,斯蒂伦伯爵在那里建立了他的总部。军队在多瑙河和邻近的树林高地之间分两路扎营,行李在两路之间。在东北方向直到凯瑟尔巴赫(Kesselbach)和西南方向直到桑德海姆(Sonderheim)都建立了前哨站。浮桥货车落在后面。


法国-巴伐利亚

维拉斯在抵达多瑙沃特后,被告知斯蒂伦在赫希施塔特下游的多瑙河畔扎营。维拉斯立即责成巴伐利亚选帝侯与他们的其他军队一起从诺登多夫向莱希河畔的奥伯恩多夫进军。维拉斯还要求带着20个营、17个中队和16门炮驻扎在迪林根的德乌松先生在9月20日天亮时进入斯蒂伦军队的视线范围,并以三声炮响宣布他的到来。当他自己的军队准备好向斯蒂伦的阵地发动进攻时,维拉斯将发出同样的信号。
选帝侯按照要求向奥伯恩多夫行军。

9月19日

帝国

早上,斯蒂伦伯爵仍在等待他的浮桥列车的到来。他决定将进军的时间推迟到第二天。
在霍芬(地点不详)和格雷姆海姆之间的多瑙河岸边收集了一些架桥材料。
自6月中旬被帝国主义少将克里斯托夫-威廉-奥夫萨斯伯爵围困的罗滕贝格要塞投降了。圣博尼法西奥伯爵被允许带着巴伐利亚驻军(1个自由小队,1个斯皮尔伯格步兵营,1个佩克尔 "行军营 "小队)退到安贝格。帝国主义者在堡垒中缴获了4门大炮、1门迫击炮和1门榴弹炮。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带着巴伐利亚军队的主力抵达多瑙沃特。
9月19日至20日晚上10点,法巴军队从多瑙沃特出发,经过多瑙河和维尔尼茨,向多瑙沃特进军。

9月20日,维拉斯和巴伐利亚选帝侯率领的军队在霍赫施泰特战役中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弗朗索瓦-巴伐利亚人损失了1000人,而斯蒂伦则损失了11000人。战斗结束后,法-巴伐利亚军队在战场上扎营。选帝侯在赫希施塔特建立了他的驻地,维拉斯在多瑙沃特建立了驻地。斯蒂伦伯爵在讷德林根集结了他的残余军队。

9月21日

法国-巴伐利亚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在赫希施塔特战役前的夜行军非常疲惫,没有追击帝国军。巴伐利亚选帝侯给了这些部队一个休息日。

选帝侯被告知,罗滕贝格要塞已经投降,赫尔贝维尔伯爵正在轰炸卡姆。

帝国

斯蒂伦的军队在讷德林根附近扎营,完全不适合作战。它没有钱,没有面包,几乎没有弹药,也没有大炮。

9月22日

法国-巴伐利亚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开回了多瑙沃特。这支军队及其各个军团在巴伐利亚的部署情况如下。
布兰维尔中将的法国军团(5个营,7个中队)在乌尔姆
德乌松中将的法国军团(30个营,16个中队)在迪林根附近
维拉斯元帅和巴伐利亚选帝侯的主力部队(19个法国营,16个巴伐利亚营,61个法国中队,12个巴伐利亚中队)在多瑙沃特附近
巴伐利亚的几个分队共8个营,16个中队,100个自由连,分布在多瑙河的乌尔姆、普法尔茨-纽堡、英戈尔施塔特、雷根斯堡、斯特劳宾和德根多夫的要塞,慕尼黑和因河上的谢尔丁、布劳瑙、罗森海姆、库夫施泰因等地方,以及莱希河上的罗滕贝格和兰茨贝格附近。

帝国

巴登侯爵的一支军队通过莱希河,成为弗里德贝格的主人。博内蒂领导的282名守军被允许自由撤退。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听说巴登侯爵的一支分队占领了弗里德贝格,不顾维拉斯的建议,决定向奥格斯堡进军。后者更倾向于等待法国援军,然后再在奥格斯堡附近根深蒂固的营地与巴登侯爵对峙。
9月24日,巴伐利亚选帝侯被告知雷文特劳的帝国军团在代根多夫。

维拉斯现在有了一个一举结束战争的好机会。但是,即使是维拉斯也认为,这场胜利除了让他自己的军队和塔拉德的军队在符腾堡的冬季营地畅通无阻地交汇之外,没有更好的用途,而另一方面,选帝侯主要是急于把侯爵的军队从他的领地上赶走。

9月29日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在多瑙沃特与联合军队(49个营,77个中队)一起重新通过多瑙河,并在前往奥格斯堡的路上向诺登多夫进军。德乌松中将带着16个营和12个中队被留在迪林根附近。

帝国

巴登侯爵派冯-博伊内堡中校给仍在诺林根安营扎寨的林堡-斯蒂伦元帅带话,请他在伊勒河上派一支分队来骚扰法国人。
9月30日,选帝侯的军队到达了盖斯特霍芬,距离奥格斯堡北部仅7公里。然而,巴登侯爵仍然留在他那固若金汤、供应充足的营地。

法国-巴伐利亚

五个星期以来一直没有收到国王的一封信的维拉斯写信给宫廷,描述了他的军队尽管最近取得了胜利,但仍处于绝望的境地。事实上,斯蒂伦已经得到了从比尔(Bühl)赶来的5000人、攻占罗滕贝格的奥夫萨斯(Aufsass)军团和从普法尔茨赶来的赫伯维尔(Herbeville)军团的增援。

10月初,生病的雷文特劳伯爵少将被格隆斯菲尔德伯爵取代。

10月1日,帝国军开始拆除罗滕贝格的防御工事。这将持续到10月14日。

10月3日,冯·博伊内堡中校带着巴登侯爵的消息来到了诺德林根附近的施特劳姆的营地。
在上普法尔茨,卡姆向赫贝维勒伯爵投降,250名守军成为战俘,被押送到帕绍。在湛城布置了驻军后,赫贝维勒没有足够的实力立即向安贝格城进军。他向法兰克尼亚区请求增援。

10月4日

帝国

斯蒂伦伯爵从讷德林根派遣男爵冯德舒伦堡(Baron von der Schulenburg)与萨克森特遣队(6个营,15个中队,共约3500人)向多瑙河上游进军。舒伦堡通过内勒斯海姆(Neresheim)、海登海姆(Heidenheim)、布伦茨河畔松泰姆(Sontheim)和恩纳布伦(Ennabeuren)向多瑙河畔的翁特尔马尔希塔尔(Unter-Marchtal)进发。

在最近得到的增援下,施蒂伦仍以11000人和20门火炮为首(不包括萨克森人)。
在10月的头几天里,在蒂罗尔,在旺多姆撤退后从南蒂罗尔回来的海斯特伯爵,带着他带回来的3个营( Hasslingen InfantryGschwind Infantry 和 Jung-Starhemberg Infantry各1个营)出现在库夫施坦前。海斯特还派出了1个Jung-Daun Infantry营和2个民兵连来掩护从巴伐利亚通往蒂罗尔的通道。

10月6日

法国-巴伐利亚

维拉斯派德-莱加尔带着1500名骑兵从盖斯特霍芬的营地向菲林根-施文宁根(Villingen)进发,在这个地方附近集结补给,希望能得到塔拉德的增援。

帝国

在蒂罗尔,海斯特开始在库夫施坦前建造炮台。
10月8日,舒伦堡的萨克森军团抵达多瑙河畔的翁特尔马尔希塔尔。在恩纳布伦,它得到了施瓦本地区提供的2个中队的Völkerlin Dragoons和1个中队的Ostein Dragoons(两支不明身份的部队)的增援。舒伦堡现在率领着3,900人。他在翁特尔马尔希塔尔重新建立了多瑙河的桥梁。

10月10日

帝国

舒伦堡的军团越过多瑙河右岸,经里德林根行军,到达小城门根。

法国-巴伐利亚

维拉斯被告知,斯蒂伦的部分军队正在向菲林根-施文宁根推进,以阻止预定前往维拉斯的增援部队的到来。选帝侯最终接受了将8个法国营留给阿尔科伯爵,并向乌尔姆进军。
达科带着8个军营和16门大炮从盖斯特霍芬的营地出发,向赖恩进发,他打算在那里渡过莱希河并在艾夏赫(Aichach)附近占领阵地。
10月11日,法巴军队从盖斯特霍芬出发,向下伊勒河进军。分队被派去占领赫希施塔特(Höchstädt)、多瑙河畔迪林根(Dillingen)、劳因根(Lauingen)、金茨堡(Günzburg)、莱普海姆(Leipheim)、爱琴(Aichen)、穆德金根(Munderkingen)和乌尔姆。后者需要大量的驻军,因为它的居民对帝国军队的同情和大量的俘虏被关押在那里。

10月12日

帝国

在蒂罗尔州,下午1点,海斯特的大炮对库夫施坦开火,库夫施坦由巴托洛梅斯-冯-塞菲尔德男爵负责防守。轰击将持续到10月17日。
10月13日
法国-巴伐利亚

军队重新穿过伊勒河,在维布林根(Wiblingen)扎营,与之前驻扎在迪林根的德乌松军团会合。
德乌松告诉维拉尔和选帝侯,在多瑙河上游没有看到法国援军,而由陆军元帅图恩根(Baron Thüngen)率领的帝国部队使穿越黑森林的道路非常危险。

帝国

舒伦堡的军团到达了瓦尔德西(Waldsee),在那里前布赖萨赫的守军(3270人)加入了军团。舒伦堡现在率领着7,000人。
自从他在黑森林行军以来,维拉斯还没有收到一个新兵;逃兵和掠夺行为也在增加。此外,选帝侯威胁说,如果不立即派出一支新的法国军队来支持他,他将离开巴伐利亚或与皇帝谈判。维拉斯再次请求国王召回。

10月14日

法国-巴伐利亚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从维布林根向里斯蒂森进发。

10月17日

帝国

舒伦堡军团按照巴登侯爵的指示从瓦尔德西出发,经梅明根和明德海姆向韦尔塔赫河上的维德尔格尔廷根进军。

10月17日至18日夜间,在蒂罗尔州, Hasslingen Infantry试图夺取并占领巴伐利亚人在库夫施坦前的桥头堡,但没有成功。
10月18日,根据从维也纳收到的敦促他采取更积极姿态的指示,巴登侯爵带着一万人从奥格斯堡附近的营地出发,前往根纳赫。他打算派一部分军队与舒伦堡的军团会合。他在奥格斯堡留下了男爵比布拉,负责7,000人(9个营,550名骑兵和9个中队)。
受命对乌尔姆进行示威的林堡-斯蒂伦伯爵从讷德林根出发。
在蒂罗尔,海斯特继续对库夫施坦进行轰炸。

法国-巴伐利亚

大约在这个时候,达科的支队从艾夏赫向莱希河上的莱希河畔兰茨贝格推进。

帝国

10月19日,巴登侯爵的军队行进到维德格尔廷根,在那里与舒伦堡的军团会合。侯爵现在率领17,000人和32门火炮。

10月20日

法国-巴伐利亚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从里斯蒂森向格罗斯-劳普海姆(Groß-Laupheim)进发。


帝国

斯蒂伦的军队抵达盖斯林根(Geislingen),在那里一直待到月底。

10月21日

法国-巴伐利亚

由于担心梅明根,法国-巴伐利亚人的军队从格罗斯-劳普海姆出发,向埃罗尔茨海姆(Erolzheim)进军,在那里被细分为四个军团,最远的军团距离梅明根12公里以内。

10月22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一直推进到埃根塔尔。

10月23日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到达了阿尔图斯雷德(Altusried)对面的莱霍尔兹里德(Reicholzried)附近的伊利尔河。它在河和通往梅明根的道路之间扎营。

法国-巴伐利亚

巴伐利亚选帝侯在梅明根部署了一个6000人的军团。
10月25日,维拉斯收到了路易十四的一封信,授权他返回法国,但拒绝在1704年之前进一步向巴伐利亚派遣援军。

10月28日,选帝侯从他在梅明根的军队中抽出2000人,加入在菲施巴豪集结的一支小部队,以解救被海斯特围困的蒂罗尔的库夫施坦城堡。


10月29日

帝国

巴登侯爵在迪特曼斯里德(Dietmannsried)重新安置了他的营地。

在上普法尔茨,赫贝维尔伯爵最近从法兰克尼亚得到了冯-霍亨佐伦少将带领的2500人的增援,他带着4000人来到了安贝格城前,该城由圣博尼法西奥伯爵防守。赫贝维尔包围了该地,并在屈默斯布鲁克建立了他的总部。

10月29日至30日晚,在蒂罗尔州,海斯特对库夫施坦城镇发起了攻击,并使自己成为该镇的控制者。在这次行动中,帝国军阵亡51人,受伤50人;而巴伐利亚人阵亡80人,受伤70人,被俘174人。然而,海斯特仍然要拿下库夫施坦城堡。

10月30日

帝国

巴登侯爵(25个营,55个中队)从迪特曼斯里德(Dietmannsried)出发,经过伊勒河,到达阿尔图斯里德(Altusried),在该镇北部的树林高地扎营。
在上普法尔茨,赫贝维尔在安贝格前开辟了战壕。


法国-巴伐利亚

法兰克-巴伐利亚军队(46个营和84个中队)向梅明根进军。
选帝侯给达科元帅发了一条消息,指示他带着他的支队在梅明根附近与军队会合。
在10月的最后几天,正在伦巴第行动的斯塔亨伯格收到了来自维也纳的命令,指示他派遣丹麦特遣队与在蒂罗尔集结的军队会合,以对抗巴伐利亚。丹麦人到达后,已经在蒂罗尔驻扎的Gschwind Infantry,将向库夫施坦推进。同时,刚刚恢复到1000多人的新兵的Zumjungen Infantry,将和马莱尼希-海杜肯的两个营一起守卫南蒂罗尔的通道。
10月底,格朗斯菲尔德伯爵领导的帝国小军团逐渐向帕绍撤退。

11月1日

帝国

在蒂罗尔,海斯特成功地将迫击炮带入了库夫施坦城堡的射程之内,并对这个据点开火。
11月2日,巴登侯爵的军队向埃沙赫河畔的洛伊特基尔希进军。巴登侯爵以6个营的兵力驻扎在洛伊特基尔希,并派分队占领了沃尔扎赫和瓦尔德塞以及康斯坦茨湖的一些地方。
11月3日,在上普法尔茨,赫贝维勒伯爵的炮兵开始轰炸安贝格。

11月8日

帝国

在蒂罗尔,海斯特得知一支巴伐利亚部队正从菲施巴赫赶来解救库夫施坦城堡。他立即解除了围困,并退到了格伦巴赫(Glembach)的后面,把他的迫击炮留在了后面。

法国-巴伐利亚

救援部队到达库夫施坦。
从库夫施坦撤退后,海斯特被派往匈牙利遏制拉科齐起义,古滕斯坦伯爵少将在蒂罗尔担任指挥。
巴伐利亚人很快就以库夫施坦为基地,恢复了在蒂罗尔的袭击行动。
11月9日。巴伐利亚选帝侯和维拉斯派遣德-兰尼昂带着一个由10,000人组成的军团和16门大炮,夺回了伊勒河上的几个地方。
兰尼恩掌握了位于梅明根和肯普滕之间的伊勒河右岸的克伦堡和格罗宁巴赫的城堡。
11月10日,兰尼恩向肯普滕进军,肯普滕被冯-埃根克(Baron von Egeneck)上校领导的一个400人的大队占领,没有任何火炮。兰尼恩立即开始着手建造炮台。
11月11日。兰尼恩的炮兵向肯普滕开火。
巴登侯爵派了1000骑兵来攻击兰尼恩,但维拉斯支持他,他们退却了。
11月13日,肯普滕的驻军向兰尼昂投降。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从洛伊特基希向陶腾霍芬进军。

11月14日,肯普滕的守军出动,在陶腾霍芬附近与巴登侯爵的军队会合。

11月15日,巴登侯爵的军队回到了洛伊特基希。

11月16日

法国-巴伐利亚

维拉斯被告知,斯蒂伦的一部分军队正在向莱茵河进军,而另一部分则正在返回讷德林根。

11月17日,选帝侯与法国-巴伐利亚的军队一起从梅明根向奥赫森豪森行进。
选帝侯为维拉斯提供了由勒加尔中将领导的2000骑兵的护卫,维拉斯前往沙夫豪森,他的继任者费迪南-德-马辛伯爵将在那里迎接他。

11月18日,维拉斯到达鲁厄斯特滕。
选帝侯带着法国-巴伐利亚军队从奥克森豪森(Ochsenhausen)向埃尔班根(Elbwangen)(地点不详)行进。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从洛伊特基希出发,途经沃扎赫(Wurzach),到达瓦尔德西,那里留有一支强大的驻军。

11月19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从埃尔布旺根(Elbwangen)经温特施泰特(Winterstetten)向巴特舒森里德(Schussenried)进军,与军队同行。
11月20日,选帝侯与法国-巴伐利亚人的军队从巴特舒森里德向瓦尔德西(Waldsee)进军。

维拉斯抵达沙夫豪森,他在瑞士边境离开了莱加尔的护卫队。维拉斯在路上短暂地遇到了马辛。后者随后加入了莱加尔的护卫队,并在同一天到达莫斯基尔希(可能是梅斯基尔希)。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从瓦尔德西向阿尔索森(Althausen)(译者个人存疑,因为Althausen在地图中查询已经严重脱离该战区,保留原文Althausen仅供参考,巴登侯爵应该在离绍尔高和瓦尔德西甚至是巴伐利亚军团比较近的地方)进发。

在上普法尔茨,赫伯维尔的萨皮尔人到达了安贝格的反斜坡。攻城炮台已经准备好了,一切都在为全面进攻做准备。

11月21日

法国-巴伐利亚

马辛抵达门根,在那里他遇到了巴伐利亚选帝侯派来的一支大型支队。
11月22日,巴伐利亚军队占领了里斯河畔比伯拉赫。
马辛会见了巴伐利亚选帝侯。马辛随后被告知,他已于11月12日被提升为法兰西侯爵。此外,选帝侯还告诉他,他决定围攻奥格斯堡。
11月23日,法国-巴伐利亚军队推进到巴特绍尔高,在那里接待了一支载有200万法郎黄金的法国车队。
11月25日,选帝侯和马辛带着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回到了里斯河畔比伯拉赫。

11月26日,在蒂罗尔,冯-塞菲尔德(Baron von Seefeld)上校带着700人和12门火炮出现在圣约翰前。
11月28日,在蒂罗尔,巴伦-冯-塞菲尔德上校试图冲进圣约翰的堑壕,但没有成功。该上校在进攻中受了致命伤。

帝国

安贝格城向赫贝维勒伯爵投降了。守军获得了自由撤退。冯-霍亨佐伦伯爵少将被任命为该地的指挥官。
11月29日,巴登侯爵的军队从阿尔索森市进军巴特绍尔高。

12月1日

法国-巴伐利亚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的一部分从里斯河畔比伯拉赫出发,向埃罗尔茨海姆进军,另一部分则向梅明根进军。
德-乌松和德-谢拉德负责以14个营和9个中队守住乌尔姆、里斯河畔比伯拉赫、梅明根和肯普滕。

帝国

巴登侯爵的军队从巴特绍尔高向门根进军。

12月2日

法国-巴伐利亚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通过了伊勒河和金茨河,到达了蒂克海姆的韦尔塔赫。一些巴伐利亚骑兵中队甚至到达了施瓦布明兴。

12月3日

法国-巴伐利亚

所有的法国骑兵,除了1个骑兵旅和2个龙骑兵团外,都被送到了罗图姆(Rottum)的驻地,因为它对围攻奥格斯堡非常有用。此外,巴伐利亚选帝侯和马辛现在率领着36个法军营,13个法军中队,14个巴伐利亚营和28个巴伐利亚中队,总共约23000人。军队到达戈金根(Göggingen),选帝侯在那里建立了他的总部,而他的军队则在豪斯泰特和戈金根之间扎营。

帝国

奥格斯堡城被城墙和护城河所包围,由7000人(9个营和15个中队)和充足的火炮(128门大炮、34门榴弹炮和19门迫击炮)进行防御,全部由毕布拉将军指挥。
12月4日和5日,法国-巴伐利亚军队在奥格斯堡附近进行掠夺,并放火烧毁了莱希河沿岸的所有锯木厂和磨坊。

12月7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在奥格斯堡前打开战壕,建立了3个炮台和3个迫击炮台。
12月8日,围攻者设法在离奥格斯堡护城河仅150步的地方安放了火炮。到了下午,他们已经将12门大炮和8门迫击炮安置在炮台上。他们在同一天向奥格斯堡开火。
12月10日,围攻者在奥格斯堡的克林克门上放了火。
工兵们推进到奥格斯堡反面的50步处。

帝国

奥格斯堡守军的炮兵将围攻者的6门60磅迫击炮和3门12磅火炮拆掉。
守军在克林克门后竖起了两道栅栏。
夜里,佩滕多夫上校率领400人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突击。
在12月11日至12日的夜晚

法国-巴伐利亚

围攻者的战壕围困达到了护城河。
到12月12日,奥格斯堡市的一些地方火光冲天,缺水(围攻者切断了水渠。
12月13日,比布拉要求投降。

12月15日

帝国

驻军从奥格斯堡出来,带着战争的荣誉,向诺林根进发。

法国-巴伐利亚

16个法国营和10个法国营占领了奥格斯堡。
法国-巴伐利亚军队现在可以在莱希河和伊勒河之间的帝国领土上过冬。马辛本人留在了奥格斯堡,并将其余的军队分配到了其冬季驻地。

12月17日

法国-巴伐利亚

选帝侯从奥格斯堡出发,回到了慕尼黑。
巴登侯爵在上伊勒河、上多瑙河和康斯坦茨湖之间的一个尚未用完的地区过冬。
皇帝被迫从帕绍撤军,以应对匈牙利的拉科齐起义。巴伐利亚选帝侯很快得知了这一情况,决定尽快对帕绍采取行动。


总结

在德国,尽管对维也纳的大举进军一无所获,但法国人还是取得了重要的胜利,并在巴伐利亚维持了一支军队。尽管如此,在当时的战争条件下,不可能对进军多瑙河有更多的期待。

References

This article incorporates texts from the following books which are now in the public domain:

  • Abtheilung für Kriegsgeschichte des k. k. Kriegs-Archives: Feldzüge des Prinzen Eugen von Savoyen, Series 1

    • Vol. 5, Vienna 1878, pp. 11, 13, 111-117,123-124, 135-136, 244, 291, 380-597, Anhang 18a, 18b

    • Vol. 6, Vienna 1879, pp. 314-325

  • Vault, François Eugène de: Mémoires militaires relatifs à la Succession d'Espagne sous Louis XIV, Vol. 3 pp. 159, 167, 494-719; 739-741

  • Bezzel, O.: Geschichte des Kurpfälzischen Heeres, Bayrisches Kriegsarchiv, IV. File, part 1 and 2, Munich 1925

  • Pizzighelli, C.: Geschichte des k. u. k. Ulanen-Regiments Kaiser Joseph II. No. 6, Vienna 1908

  • Staudinger, Karl: Das Königlich Bayerische 2. Infanterie-Regiment Kronprinz 1682 bis 1882, Part 1. Munich 1885, p. 469

  • Spanish Succession, War of the, in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c1910-1922), Vol. 25, p. 601

  • Fortescue, J. W.: A History of the British Army, Vol. I, MacMillan, London, 1899, p. 411




1703 – Franco-Bavarian advance on the Danube(下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