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比较好的和弦进行?口水歌是什么?
贝多芬302、有什么比较好的和弦进行?口水歌是什么?

有什么比较好的和弦进行?——网友提问
…和:见《牛顿35》…
(…《牛顿》:小说名…)
…弦:见《牛顿44》…
…和弦:见《贝多芬109~152》…
…进、行、进行,和弦进行:见《贝多芬222~301》…

卢永北(编辑于 2016—01—03 14:24,2090人赞同了该回答):
作为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以下可能会有不专业的地方,若有的话求指正。
…音、乐、音乐:见《欧几里得146、147》…
======================================================================
一般说来,以下和弦进行是经过岁月的沉淀,已经被大众认可的:
一、大调(以C大调为例):
…调、大调:见《C大调就是C调吗?啥是大小调?24调式是咋出来的?啥是调式?》…

1、C—Am—F—G(1—6—4—5),
[
小三和弦的名称,由根音音名字母的大写,后面缀(zhuì)写一个小写的“m”。意为“小调(minor)和弦”。
…minor(英文):adj.较小的;(手术)相对简单的;(音阶)小调的;(音程)小音阶的;(调或调式)小调的;年龄更小的;小项的;小前提的。
n. (minor)未成年人;小调;小项;辅修科目;(桥牌中的)低级花色…
即上面三个小三和弦的名称分别为Dm和弦、Em和弦和Am和弦。
——见《贝多芬135、“不正规”的三和弦:减三和弦;增三和弦》
]


——
C—Am—F—G(1—6—4—5),这是80—90年代老歌喜欢用的和弦进行(美国人称之为「50年代进行」),典型《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如果现在用,会有复古的感觉;
…感、觉、感觉:《牛顿120》…
2、C—G—Am—F(1—5—6—4),和第一个用的同样四个和弦,顺序一调换,却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国外歌曲较常用(美国人称其为「流行朋克进行(Pop—punk progression)」),中国歌曲较少用;
3、C—G—Am—(G,Em,C/G)—F—(C,Em)—(F,Dm)—G,
【1—5—6—(5,3,1/5)—4—(1,3)—(4,2)—5】
括号表示可以相互替代。
没错!这就是卡农使用的「黄金八和弦」!在现在的中国乐坛里面被用烂的一种!
话说那个视频【玩死曲婉婷_视频在线观看】就是用来吐槽这个和弦进行的;

4、F—G—Em—Am—(F,Dm)—G—C—(C,C7),
【4—5—3—6—(4,2)—5—1—(1,C7)】
连续四度进行的变体,
…连、续、连续:见《欧几里得44》…


其在目前的中国乐坛的滥用程度仅次于上一个的卡农和弦进行。
更有甚者,会直接连续用这两种和弦进行,或者轮着用,
…直、接、直接:见《欧几里得34》…
典型《突然好想你》。
其实周董的《青花瓷》的和弦进行也是基于这两者的;
5、C—G—Am—Em—F—G—C—C,
【1—5—6—3—4—5—1—1】
卡农进行的变体,
只是把终止式提前了而已。
把这个和弦进行从头用到尾的,如《稻香》。
6、C—F—C—G(1—4—1—5),三个骨架和弦也会有自己的一份天空。
二、小调(以a小调为例):
1、Am—Em—F—C—Dm—Am—(Bdim,Dm,F)—(E,G),
【6—3—4—1—2—6—(7,2,4)—(3,5)】
[
dim是diminish的简写,意为“减半音”。
…minish(英文):减小;缩小;减少…
…diminish:v.减少;(使)减弱,缩减;降低;贬低;贬损;轻视…
——《贝多芬135》
]
其实就是卡农和弦进行,
只不过改成小调的而已。
小调的口水歌多用这种进行。
…口水歌(音乐类型)(百度百科):口水歌,是指在一段时间里,大街小巷里,不停地播放,男女老少都会哼的那种流行歌曲。
它不一定写得很好,但却很上口,容易被传唱。
同时,唱片里歌手翻唱的歌曲,也统称口水歌。
也表示翻唱的曲目。
口水歌,旋律似曾相识,跟着哼哼就会唱。
口水歌,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发烧CD里,能听到歌手唱歌时的口水声…
(…旋、律、旋律:见《贝多芬71》…)
2、(Am—)Dm—G—C—F—Bdim—E—Am(—A7),
【(6—)2—5—1—4—7—3—6(—6)】
连续四度进行,典型《你怎么舍得我难过》。
3、Am—Em—F—C—Dm—E—Am—Am,
【6—3—4—1—2—3—6—6】
大调里面第5种的小调版本。
4、Am—G—F—(Em,E)—Dm—C—(Bdim,Dm,F)—E,
【6—5—4—(3,3)—2—1—(7,2,4)—3】
根音连续下行,
从头到尾用这个的,如《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5、Am—C—F—G,
【6—1—4—5】
虽然是小调,但用的大调和弦比较多,
有一种调性模糊的感觉。
…调、性、调性:见《贝多芬114》…
国外音乐用这种比较多。
6、Am—F—C—G,
【6—4—1—5】
类似上一个,
典型如《晴天》的主歌和导歌。
7、Am—Dm—Am—E,
【6—2—6—3】
同大调第6种。
8、C—G—Am—Em—F—G—Am—Am,
【1—5—6—3—4—G—6—6】
其实就是把大调第5种的最后一个和弦换成六级,
这样调性就模糊了。
这种进行叫「周传雄进行」,顾名思义,就是周传雄最喜欢用这种进行,以致于成为了一种标志。
…标、志、标志:见《欧几里得64》…

以下附一个维基链接,国外的情况可能和中国不尽一样:
Chord progression
==================
“一般说来,七和弦有以下功用:
请看下集《贝多芬303、和弦进行要想有创新,不妨在一些地方用一些变体;七和弦的功用》”
若不知晓历史,便看不清未来
欢迎关注哔哩号“中国崛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