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爱打扮的妈妈,是家庭的幸运》

曾有一位妈妈在留言中“诉苦”:生了二胎后,每天的生活是送孩子上学,做家务,哄娃睡觉,忙得团团转。她没工夫拾掇自己,连衣服穿的都是四年前的,但每次跟孩子爸抱怨累时,都像在无病呻吟。她说:我有好几次都没忍住吼了孩子,要么就是跟老公吵架,家里总是充满了火药味……
这让人想起一句话:妈妈所有的焦虑和戾气都是被亏待出来的。她们很忙碌、蓬头垢面,其实到最后是最容易焦虑的人,甚至是委屈,疲惫,内心盛满了负能量。因为她亏待了自己,却得不到安慰,很容易被负面情绪积压,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就发脾气,让家庭处于“硝烟之中”。而孩子也在家庭争吵中变得脾气暴躁。洪兰教授在演讲中提到:“女性的情绪能量远远超过男性。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全家焦虑。”
母亲是一个家庭的重心,她的内在素质和修养,往往会通过外在形象显露出来。不爱打扮的妈妈,她总会因为生活的琐事而积攒负能量,情绪也会随之越来越不稳定。
有这样一组数据调查:73%的女人生孩子之后再也没空打扮自己,83.6%的女人把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许多妈妈为了孩子,省吃俭用:给孩子买的衣服再贵也舍得,自己的衣服,两三年都不舍得换,还安慰道:衣服都新着呢,扔了多可惜。妈妈“无私”地付出,却始终无法养出感恩的孩子。
电视剧《安家》中,老严夫妇在上海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包子铺。为了儿子,老两口一辈子省吃俭用,不敢给自己买件像样的衣服,为的就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儿子。后来,他们用省吃俭用的钱给儿子买了一套两居室,到最后儿子连他们老两口的门都没让他进。
当一个妈妈放弃“自我形象”的投入,她的付出会被当成理所当然,甚至会激发孩子骨子里的冷漠。付出型的母爱,失去了爱自己的能力,最容易变得焦虑、委屈、消极、失去自我。爱是一种释放,妈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自己,才能够由内而外向孩子释放爱意,潜移默化教给孩子“如何爱”的能力。尹建莉老师说:“生命的真相是,你不爱自己,别人也无法爱上你。不在乎自己的人,别人也不会把你当回事。”
爱打扮的妈妈,对生活的各方面都会高标准、高要求。比如:想减肥,就要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想皮肤好,就要每天坚持护肤,保持床铺清洁,空气清新。要坚持做好这些事,必须要有一种严于律己的自律才能达到。就这样,勤奋、坚持、努力的标杆会让孩子耳濡目染,孩子也会像妈妈一样成为一个勤奋自主的人。而反观那些“懒惰”的妈妈,她的外表懒,生活上也是一个非常“邋遢”的人。久了以后,妈妈会将懒惰传染给孩子,让孩子从生活上过渡到学习上,变得越散漫颓废。比如:妈妈不爱收拾自己,孩子的穿着也会很随意;妈妈不爱收拾家里,孩子的房间也会乱糟糟;妈妈爱睡懒觉,孩子也会容易懒散堕落。
沃伦·巴菲特说:“在小事上都没办法管理自己的人,遇到大事情的时候,很可能也管不住自己。”妈妈只有先管理好自己的形象,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孩子才会在耳濡目染中变得积极、正向,成为一个自律的人。
妈妈的打扮,透露出的涵养、气质、格局,最终却能成就孩子;妈妈的精致,处处彰显着对生活的井井有条,会让孩子懂得找寻乐趣使自己无忧无虑;妈妈的品味,让孩子从小审美能力与眼光也会逐渐提升层次;妈妈对美的追求,让孩子在勤奋和努力之下成为人生最大的助力。就如张怡君所说:妈妈越时髦,孩子越自信;妈妈身材越好,孩子越骄傲。妈妈越有进取心,孩子越勤奋;妈妈越坚持自己,孩子越独立。
希望每一位妈妈,都能在靓丽的外表下为孩子的人生“添砖加瓦”。
——《圆爱组织》粉丝投稿
#圆爱组织
#LoveLifeAssociation
#守护新生命
#关爱准妈妈
#新生命守护者林锦成
#出品人林锦成
#ExecutiveProducerJmentL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