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背诵宝典》重组知识逻辑,搭建体系结构! | 中传考研
《世界文明史背诵宝典》
编排逻辑与资料亮点
编者:徐影老师
当我们阅读马克垚老师的《世界文明史》时,最大的难点是内容太多,篇幅太长,缺乏一定的历史脉络,直接阅读书中思想性的陈述,有时会有一定障碍。所以,写一本好的复习资料我们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写一本学生能读得懂的《世界文明史》的复习资料。这本书不等同于高中历史课本,它默认阅读者已经有了基本的历史储备,于是缩略了很多重要史实的细节介绍。这本书也不等同于纯粹的历史学教材,它避免了历史学里深奥的史学理论,也不要求像历史系学生们那样对历史知识面面俱到。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不追究历史事件的细节,而是着眼于宏观全局,它分析的大多是文明史形成中的深刻思想和发生逻辑。同时这本书章节较多,对于考生来说,缺乏再次整合知识的能力。为了避免产生越学越多,越学越乱,尤其是“为什么同样的一个问题在两个章节里都有说明”这些问题。我们在编写资料时,合并章节,整合相关知识,梳理清楚脉络,补充大家缺失的一些基本知识,编写出跨专业的你也可以读得懂的复习用书。
其次,我们要切合中传的考纲,让考生读完就知道与中传考纲要求一致。所以凯程这本《世界文明史》宝典,依照考纲要求,重组和整合原教材的内容,每一个地域的文明史都按照历史脉络、主要特征、主要成就、文化交流与本章重点这几个板块进行描述。我们的目的是能让考生搞清楚历史脉络,能分清楚特征与成就,能分辨哪些内容属于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各章节易考的论述题是什么。我们在每个知识点上标注了题型和重点度星级,更方便了解考情。
再次,我们要结合真题写资料,让每个知识点的答案都符合最后答题的需要。从两年的真题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些出题规律,如文明史的考试范围不出马克垚老师的这本厚厚的书,书中极具思想性和论述观点性的超长描述就是大题考点。但是大篇幅的描述,考生无法短时间内全部写完,也做不到通篇背书。所谓好的资料,就是依照原著帮助考生整合答案,浓缩精华,理清逻辑,像一个论述题的样子,又不失原书的观点和思路,让学生学到一个简约又富有思想的内容,这样才符合文明史考试的感觉。甚至有些章节全章都在讲一个地域文明的启示,我们更要把这样隐性的论述题挖掘与整理出来,展现在学生面前。
最后,我们写书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逻辑和学习思路。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知识的最终秘诀是你是否搭建了知识结构,没有人可以背完密密麻麻的一本书,但是却可以清晰记忆结构和体系。”文明史与所有文科知识是一样的,他不是词条的堆砌,也不是历史事件查询的词典。文明史应该是各种事件发生逻辑的推理,弄清楚逻辑,记忆也不再是身心的负担。文明史更是历史事件背后的产生原因、重大影响、异同对比、深度解释、揭示规律等等,这些才是我们掌握论述题的王道,也是《世界文明史》背诵宝典中【本章重点】的价值。
我们力争让《世界文明史背诵宝典》成为一本能让学生读完就能把历史来龙去脉弄明白的知识书,也是读完就知道考试怎么出题和如何使用的复习资料。如果你再配合课程学习这本宝典,我相信你会感到,历史不是枯燥的史实,而是精彩绝伦的一幕又一幕的大戏,也是带领我们思想走向深刻的重要学问。
资料和课程搭配使用,理解更透彻深入!
世界文明史课程怎么讲?
参考书横向讲解 + 各地域文明纵向讲解 + 答题方法与一日一题训练 + 总复习与押题
横向讲解——农业-工业-工业后期每个时期,各地域发生了什么?
基础阶段,徐影老师以参考书为核心:对文明史的参考书章节脉络和重要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按照农业文明时期——工业文明兴起——工业文明扩张时期,各地域文明是如何发展的,横向打通发展脉络,通过框架图、思维导图、时间轴等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全书逻辑架构,使学生对各时期各区域文明状况有深入的了解,同时掌握考试的方向和重难点。
纵向讲解——每个地域,在农业-工业-工业后期发生了什么?强化阶段,刘鹏老师将以各地域为视角,进行纵向梳理,将各地域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脉络进行串联,这样结合一阶的横向讲解后,横纵打通文明史脉络,便于同学真正学懂文明史,更加高效的复习整理,从而达到学习的质变!
答题方法论及一日一题训练——应试技能训练
题型阶段,刘鹏老师将按照文明史的专业特点,对简答论述考点进行总结复盘,根据(名解)简答、论述不同题型讲解答题思路和要点,并以一日一题带领训练,分析指正同学们的答题问题所在,引导同学们举一反三,解决简答论述难题!
总复习与考点预测——重点回顾与总结押题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徐影老师将对文明史全部学习重点、考生的集中困惑以及常见的突出问题进行总结回顾,实现全年总复习。同时结合教学经验与往年真题进行预测押题,并在考前为大家提供全真模拟卷组织模考,讲解共性问题与考试技巧,真正实现全程陪跑。
《世界文明史背诵宝典》详细内容
本资料严格按照中传883文明史考纲要求进行编排:重组并整合原教材的内容,总结各地域「文明发展脉络」「主要特征」「重大成就」「文化交流」「本章重点」以及「选择题汇总」,目的是能让考生搞清楚历史脉络,能分清楚特征与成就,能分辨哪些内容属于文化交流,最重要的是各章节易考的论述题是什么。





注意:
1.标注一颗星的地方易考选择题,三颗星表示出题概率居中,五颗星是考试重点,需要考生识记。
2.各地域文明与马克垚参考书章节对应说明
Ø西亚文明、埃及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第1、2、8章、第11章2节、第17、27章
Ø南亚、东南亚文明(主讲印度文明):第3章、11章2节、第18、25章
Ø东亚文明—中华文明:第4、7章、第11章1节、第19、26章
Ø日本文明:第20、26章Ø西方古典文明(古希腊、古罗马):第5、6章
Ø西欧文明:第9章、第11章3节、第12-15章、第21-22章
Ø俄罗斯文明:第16、23章Ø拉丁美洲文明:第24章
Ø非洲文明:第28章
Ø总结性章节:导言、第10章
《世界文明史背诵宝典》详细内容如下:
资料从第一编至第三编总体均以历史脉络、主要特征、重大成就、文化交流、本章重点和选择题汇总归纳出教材里的内容。尤其在本章重点中,汇总最重要的考点,以大题形式总结出易考题和答案,便于考生背诵。
下面以“古代希腊文明”为例(古希腊文明是学习的大重点哦~)










再以第二编中“日本文明对西欧工业文明的吸收和冲突”为例:总结日本文明和西欧文明碰撞之前如何,碰撞过程中又是如何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思想,以及产生了哪些冲突。最后在本章重点中汇总易考论述题,总结考题和答案,便于考生背诵。(第二编各地域与西欧文明的吸收与冲突都是学习的大重点哦~)




凯程艺象中传的授课老师们在资料编写和课程讲解中,非常注重突出知识逻辑,文科知识也从不是死记硬背,只有真正理解了学懂了,才能更好背!才能更好地应用于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