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期的朋友(玩伴)
据我的父母所说,我是一个内向的孩子,而正如他们所说,我的社交初期可以说是充满着“被动”两字的。但这些交友回忆也成了我小学时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在时间顺序上可以分成3板块。 一年级时由于父母都要上班,父亲便拜托一位家长在中午及放学的一段时间为我提供休息与学习的地方,直到他们来接我回家。于是我便认识了一位比我高一年级的女孩子。 她家环境和我家在整体色调上查别较大,不过并无大碍,中午我在她们家吃饭,晚上我在客厅写作业,有时我还会折纸,看少儿频道。一些假期我也是在她家里度过的。 关于她的印象我并没有留存多少,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接下来的几位在我记忆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大概二三年级,由于她家里又有了新生儿,我的父亲便以当时相同的方式把我托给又一个家长。而这一次,我遇到了一位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朋友(玩伴),这里就简称X了。 X是一位比我高一年级的男孩子,据我父亲讲X和我曾在同一个幼儿园一起拍过照,可我一点印象也没有。X的生活条件并不好,整体还是偏破旧的,但这并不影响太多。由于他们住在一楼,而当时那大片居住楼后有片空地,所以有时我们便在那片空地玩。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钻进床底玩,爬到衣柜上方柜子玩。有着大量的玩具,尤其是激光笔,黑暗的地方也能化为游乐园。 X的母亲,很亲,我称呼她为干妈(笑),做菜也很有一手。 我的父亲也经常关照他们,送来了不少东西,如A4纸,大量我家里的书与订过的杂志,小型DVD一体机,等等。有时还会给X的母亲送红包。有了许多从家里带过来的东西,日子很是充实。 而在三四年级时,X的家搬到了小区的另一个地方,相比之下比搬家之前要好上不少。最重要的是我们有了自己的房间,有一个大桌子供我们学习娱乐。 有一次停电,我们点起了蜡烛,即使是在黑暗下,我们依旧享受着相伴的每一刻。在一次下雪天,我们和X的表哥打起了雪仗,结果全身湿透了,但依旧笑容满面。 除此之外,我还经常邀请X到我家来玩,在下课时经常到X的班级来找X闲聊,具体有什么话题我也记不请了。 而在四五年级时,我终于拿到了自己家门的钥匙了,而我的父亲也不用拜托X的家长了,不过我依旧与X有着联系。现在的他正苦于高数呢。这几年的点点滴滴构筑了我与X的友好关系。 但即使是拿到了钥匙,我的午饭问题依旧没有解决,于是我又被托到了“小饭桌”,而这便是另一位好友了。 “小饭桌”聚集了大量学生,年龄差距也是比较大的,可以看到里面摆满了桌椅,阳台处堆满了书,在厨房处的门口有一个和蔼可亲,体型略大的阿姨摆着桌子与大汤锅,为我们准备午饭,装水,有时甚至还有她准备的饮料(如椰奶)。 与此同时在那段时期,由于长期的共处,同班(甚至同级)同学的关系也逐渐深化,使得同班同学交往更近了。(在那时发生了一些使小时候的我反感的事,之后再讲) W就是一位我的同班同学,在我与他形成友好关系前,曾发生过一些予盾。具体讲就是一些“触及底线的地狱玩笑”(父母相关,S相关,有脏),直接把我弄到暴哭。最后我的父亲出面跟他对话,我们的关系才有所缓和,他也管住了嘴。他说我太“玻璃心”了,需要刺激一下,显然当时刺激过头了。 与W的关系良化的锲机是一个雨天,由于W没伞,W与我一起回的家,在路上我们对哼着植物大战僵尸里的BGM,开开心心的回了家,也是我第一次带同学回家。 至此,我开始频繁的邀请同班同学到我家里来玩(主要是因为当时也有不少同学做这回事),由于我当时在班里的地位相当于班宠,人数也不少,最多的一次好像有15人,那时他们玩的可真的尽兴。那时我一点不像是内向的样子,可能是因为对象足够熟悉吧。最后还是老爸下令让我停止这个疯狂的行为的(因为家里的东西也是要钱的)。不过W还是时不时会和我一起回家的。 W很会编故事,每当我提到我感兴趣的事物时,他总会说他家里有这东西,以及使用这些东西的“经历”,把当时的我骗出了期待的眼光。结果我有一次到他家来看看时,没有任何他所提到的东西。(哎) 直到上完小学,甚至第二次搬家后,W也会来找我。据说现在由于受伤导致W休学了一年。 ...... 与他们的交往,成了我精神支柱的一部分,然而这依旧无法改变我的被动社交的问题。 于是在第二次搬家后,整整六年,我没有与其他人结成友好关系,甚至在高中时期我开始排斥起社交了。 而这便是以后要讲的话了。 23.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