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狐狸的常见种类简要介绍

2021-03-23 19:21 作者:柳月心  | 我要投稿

狐狸是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狐属下的动物,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修长的腿能够快速奔跑,最高时速可达50km/h左右,主要以鱼、蚌、虾、蟹、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为食,有时也采食一些植物。狐狸种类繁多,分北极狐、赤狐、银黑狐、沙狐等。性格机敏胆小。

狐狸的种类有很多, 最常见的是赤狐和北极狐,人工养殖的狐狸也主要以北极狐和赤狐居多,分为狐属赤狐种和北极狐种

2022更新:北极狐的种属名更改为了Vulpes lagopus ,之前的Alopex lagopus成为异名。目前的分类中似乎北极狐也被划入狐属当中了


赤狐Red fox 

赤狐

犬科-狐属-赤狐种,狐狸中体型最大、最常见的种类 。橙色是赤狐最常见、最典型的颜色,也是赤狐的原始色型。成兽体长62 - 72厘米,肩高40厘米,尾长20-40厘 ,体重5-7千克。毛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而有较大变异,一般背面棕灰或棕红色,腹部白色或黄白色,尾尖白色,耳背面黑色或黑褐色,四肢外侧黑色条纹延伸至足面。雄性略大。在诸多文化作品中出现频率最多的狐狸种类,比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尼克就是一只赤狐。其毛色从浅橙色(类似深黄色)到深橙色不等,不同地区的赤狐毛色会有较大差异。野生状态下赤狐通常有几种色型,即赤狐(毛色橙红)、十字狐(红黑相间)、银黑狐(银色),黑狐(黑色),而其他的多是人类培育的非自然品种。


以下为赤狐的常见毛色分支,包括人工养殖品种

十字狐,Cross fox 

十字狐


是赤狐和银黑狐的一种杂交品种,得名于其背部和肩部的十字形花纹,全身红黑相间,尾尖白色,另一种说法是国内养殖场将所有杂交狐狸统称为十字狐。十字狐是赤狐部分黑化的突变色型,在欧亚和北美的赤狐野生种群中均有出现,不同地区出现的比例各不相同,十字狐在野外要比赤狐少见。


银黑狐,Silver fox

银黑狐


又称银狐、玄狐等,原产地分布于北美洲北部和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是赤狐在自然条件下的基因突变品种,外形与赤狐相近。是赤狐的黑化(melanism)突变型。在不同地区的赤狐野生种群中出现的比例各不相同,通常在野外很罕见,但在人工培育品种中很常见。银狐的嘴和眼周围、背部及体侧有银色针毛,胸腹部、四肢、尾巴、耳朵和吻部呈黑色,其底绒呈黑色或青灰色,尾尖和赤狐一样呈现白色。


黑狐 Black fox

黑狐


黑狐是毛色极黑的银狐,可以出现在任一基因型的银狐中。黑狐在野外和驯养种群中都很罕见,没有白色针毛,全身呈纯黑色,只有尾尖呈白色。


接下来提一下彩狐的概念,通常是指人工饲养过程中或野生状态下的毛色变种狐狸的统称,可以理解为都是人工培育种群。涉及到狐属类彩狐、彩色北极狐和异属杂交这三种,比如说大理石狐(国内商家通常叫熊猫狐)就是比较常见的狐属类彩狐。

大理石狐Marble fox (人工培育种群)

大理石狐
白大理石狐

很常见的彩狐品种,毛色以白色为主,头部和后背有一些类似于大理石图案的花纹,大理石狐不止一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是黑大理石、白大理石和红大理石和咖啡大理石。另外白大理石狐常被误认为是白化赤狐,这是不正确的。生物意义上的白化狐眼睛呈现淡红色,鼻子和身体基本无黑色,在自然界中数量稀少,并非人工培养的物种。而白大理石狐的眼睛和鼻子均是黑色的,耳尖和尾端也常有一块黑色毛发,多是人工培育的品种,而国内市场上所谓的白化赤狐,几乎都是白大理石狐


白化赤狐 Albino fox

白化狐


白化是发生白化基因座的一种隐性突变,其在自然界和人工驯养种群中都极其罕见,在北美和欧亚地区的野生赤狐种群都有出现白化个体的记载。因为白化狐缺乏黑色素,其毛色呈纯白色,鼻子呈粉色,眼睛也通常呈粉红色、浅灰色或浅蓝色,瞳孔偏红色。像其他的白化动物一样,白化狐在野外很少能存活到成年,它们通常会有白化并发症,比如畏光,而且一般都有视力问题,还很容易出现皮肤疾病,其缺乏伪装异常显眼的毛色也会让它们被天敌发现。


白变赤狐Leucistic fox

白变赤狐


白变又称轻白化,白变赤狐极其罕见,但在北美和欧亚多个地区都有出现白狐的记载,在中国古籍传说中记载的所谓的白狐传说有可能就是白化或白变的赤狐。与完全缺乏黑色素的白化不同,白变赤狐只是部分缺乏色素沉着,它可以是完全白色的,也可以几乎是白色而四肢、脸部或背部有颜色较深的斑纹,又或者只是比普通赤狐更浅的毛色,呈现一种毛色淡化的外观。其鼻子为黑色或深棕色,少数是粉红色。白变赤狐和白化赤狐不同,瞳孔非红色,眼睛也非浅色。


判断一只白狐的种类,除了体型明显的北极狐之外,在赤狐属中,简单来说眼睛瞳孔是红色浅色的多为白化狐(白化狐全身没有黑色),耳朵或尾巴体侧有些许黑棕色的多为白大理石狐,而自然条件下的白变赤狐十分稀少。


北极狐 Actic Fox 


北极狐


狐亚科-狐属-北极狐种,分布于北冰洋的沿岸地带及一些岛屿上的苔原地带。颜面窄,体型小,耳圆,尾毛蓬松,尖端白色。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夏季体毛为灰黑色,腹面颜色较浅。一般分为雪狐和蓝狐,蓝狐是北极狐的一个变种,毛色偏灰。


耳廓狐 Fennec Fox

耳廓狐


狐属-耳廓狐种,世界上最小的犬科动物之一,如小猫一般大小。具有从乳白色至淡黄色的皮毛,白色的腹面和一条末梢呈黑色的尾巴。为了在热带柔软的沙地上行走时对足加以保护,它的足底被有柔毛。巨大的耳朵易于鉴别,耳长15厘米。耳廓狐的大耳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中逐步形成,通过耳朵散热,以适应沙漠干燥酷热的气候,同时又能对周围的微小声音迅速作出反应。2013年CNN评选的世界最可爱物种排行榜上排名第一。《疯狂动物城》中的芬尼克的原型。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LC),2015年评估。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藏狐 Tibetan fox

藏狐

狐属-藏狐种,大小接近赤狐或略小,但耳短小,尾形粗短。冬毛毛被厚而茸密,毛短而略卷曲。背中央毛色棕黄,体侧毛色银灰。尾末端近乎白色。

分布于高原地带。喜独居。通常在旱獭的的洞穴居住。以野鼠、野兔、鸟类和水果为食。

多项表情包贡献者。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大耳狐(学名:Otocyon megalotis)

大耳狐

大耳狐属-大耳狐种,有蝙蝠翅膀一样的耳朵,最长可达14厘米。实际上,其种名“megalotis” 源自希腊词“mega”和“otus”,意即大耳。一双大耳朵在沟通交流、寻找食物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皮毛色彩淡黄至深蜜色不等,具体颜色取决于年龄和发现区域。鼻口比其他狐狸大,呈灰黑色,两侧末梢灰白色。栖息于干旱草原和热带稀树草原,偏好短草区域。


沙狐 Corsac Fox (学名:Vulpes corsac)

沙狐

狐属-沙狐种,沙狐体长50-60厘米,体重约2-3千克。体型比赤狐略小,是一种长腿,红灰色的狐狸。脸短而吻尖,耳大而尖,耳基宽阔,毛细血管发达。背部呈浅棕灰色或浅红褐色,底色为银色。下颏至胸腹部呈淡白色至黄色。毛色呈浅沙褐色到暗棕色,头上颊部较暗,耳壳背面和四肢外侧灰棕色,腹下和四肢内侧为白色,尾基部半段毛色与背部相似,末端半段呈灰黑色。夏季毛色近于淡红色。主要栖息于干草原、荒漠和半荒漠地带,远离农田、森林和灌木丛,喜欢在草原和半沙漠中生活,最初源自蒙古草原。


除了以上的种类之外,彩狐中还有白金狐等人工培育种群。广义上的狐狸,除了狐属、北极狐属,以及大耳狐属,还有伪狐属、食蟹狐属、灰狐属。

其中狐属除了赤狐以及其各种毛色变种,还有孟加拉狐、吕氏沙狐、沙狐、漠狐、草原狐、苍狐、海角狐、瞬狐、耳廓狐、藏狐等。

伪狐属的成员包括阿根廷狐、达氏狐、高地狐、山狐、河狐、秘鲁狐。

目前,狐亚科分为狐属,大耳狐属,灰狐属,貉属,伪狐属与食蟹狐属。


关于狐的毛色类型和遗传的英文网站 http://usfoxshipperscouncil.org/?p=541

赤狐色型的英文网站 https://livingwithfoxes.weebly.com/red-fox-color-mutations.html

狐狸的常见种类简要介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