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机械考研经验贴-济南专硕407-哈工大威海孙同学
山东大学济南专硕总成绩第2名 初试成绩407(初试第5名) 政治67,英语(二)82,数学(二)115,专业课143,总成绩407 复试成绩95.7(复试第1名) 首先非常感谢火星哥考研团队,他们高质量的课程和细心的辅导,帮我节省复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我考研过程中的重要助力。 简要介绍一下我的情况,2020年本科毕业后,我在一家央企工作了两年,2022年从公司离职,全职备考。在很多人看来,央企的工作条件优渥,对于从央企裸辞来考研的选择并不理解,因此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观点。本文大致分三个部分:为什么选择考研、初试经验和复试经验,希望对和我有相似处境的朋友有所帮助。 为什么选择考研 坦白来说,我对于曾经就职的公司评价颇高:收入、工作条件、工作环境都不错,各种福利待遇很好,而且还是央企,工作十分稳定。但是,这种工作就像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稳定的工作有利也有弊,每天做着相似的工作,熬资历涨工资,甚至一眼就能看到十年以后的自己在干什么,这样的工作让我感到深深的无力和窒息,因此我决定从公司离职,选择考研。事实上,只要一旦有了从公司离职的想法,这种想法只会在你的心中越来越根深蒂固。只要你认为最差的结果在自己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么与其犹豫不决继续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每天浑浑噩噩,不如直截了当去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 除了离职备考之外,在职考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这对于自己的毅力和有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我有一位同事,在职机械跨考中科大电子信息,每天晚上只睡五个小时,白天利用上班摸鱼的时间背英语政治,下班回家后刷数学和专业课的套卷,最终初试第二名成功上岸。 我和同事的两个例子,都说明只要你有考研的决心,那么一切障碍都可以被摆平。最重要的是不要犹豫不决,只要决定要考研,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争取,无论是在职还是离职,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的选择,不要胡思乱想,你一定会心想事成。 二、初试经验 在其他科目成绩平平的情况下,专业课143分的高分帮助我成功在初试取得了不错的排名。下面分科介绍一下我的学习经验与教训。 我的政治成绩一般,因此不做过多赘述。我个人认为无需过早开始复习政治,八九月份开始足矣。在此之前就算看书也只需对考试的框架大致了解,无需背诵(因为就算背过了也会忘,不如等到考试前一个月集中突击背诵)。我个人使用的是徐涛强化班+肖秀荣1000题刷两遍+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带背+考试前期拼团买个政治模拟卷刷题小程序每天刷一套选择题+背肖四大题,这样下来在山东政治压分的大环境下,基本可以保证政治70分左右不拖后腿。 英语方面,我的基础还算不错,因此投入的时间较少,也没有专门听课,基本只是自己做题+背单词。客观题方面,我认为只要读懂了文章,题目自然会做。英语二的特点是完形填空和新题型的文章篇幅较短,且难度不高,因此千万不要放弃完形填空。任何模拟题的质量都不如真题,一定要利用好历年真题,英语二的做完了就去做英语一。做题时要闭卷,看见不会的单词千万不要查字典,做出标注并在做完后一起查词典。我使用的是金山词霸APP,它的考研词典可以看到这个单词在历年考研中出现的频率,如果是高频词就加入生词本,并定时复习。至于作文,我建议十月份左右确定作文模板,然后每周写一篇保持手感,考试的时候就直接套模板,40分钟就能写完大小作文。至于做题顺序,我个人的做题顺序是作文(40)-阅读(70)-完型新题型(25)-翻译(25),留出10分钟涂答题卡的时间。 数学方面,我得出最重要的教训就是要多做题,做题比听课重要得多。我报了文都的线下全程班,还听了武忠祥老师的强化班、十七堂课和选填技巧,但是题目却连一本660都没有做完,第一次做真题的时候就考了不到一半的分数。。。好在后期每天一套卷子,做完了近25年的真题和二十来套模拟题,才逐渐有了做题的感觉。因此,我认为听课在精不在多,高数武忠祥强化+选填技巧必听,十七堂课查漏补缺只听自己薄弱的章节;线代建议跟姜晓千的强化,体系搭建的很棒。其余时间都用来大量做题,习题册至少要完整做完一本并且二刷错题,历年真题+模拟题至少完整做30套卷子。如果时间不够,就和我一样直接刷成套的卷子,做完后针对薄弱的知识点查漏补缺,短时间内可以大量提分。 专业课是我认为性价比最高的科目,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却能获得很高的分数,历年成绩130+的比比皆是;如果不注重专业课,就可能会被其他人轻松拉开二三十分的差距,导致自己十分被动。我报名了火星哥团队的全程班,个人认为十分值得,不仅有高质量的课程和习题,还有耐心的答疑和模拟考试,听完基础+强化的课程就做序列CD的练习题,再做做序列AB的历年真题和冲刺模拟八套卷,完全按照课程规划来,无需购买其他资料就能轻松130+。这里我还要强烈推荐火星哥考研团队的地球哥,择校咨询和习题答疑一把抓,还免费帮我们统计各个校区的报名情况、组织模拟考试、整理山大常考的简答题,真·用爱发电,可以说非常良心了。 最后,我想着重强调一下模拟考试的重要性,后期做题时一定要养成掐表做题的习惯,提前模拟可以防止到了考场上时间安排不合理。个人建议提前半个月左右调整好作息,每一科都留下近两三年的真题,在考试前严格按照考试的作息模拟一下,保证自己真正上了考场的时候能够完全适应。 三、复试经验 山大复试的笔试难度不高,面试的老师也十分友善,只要认真准备,就能在复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今年的成绩分布,面试成绩基本与初试成绩成正相关,也就是说初试成绩越高的同学,一般获得的面试分数也会越高,因此基本没有初试高分被淘汰的同学。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初试成绩高的同学往往对于面试的准备更加充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老师们有意为之。无论怎样,这都更进一步强调了初试的重要性——复试虽然有逆袭的机会,但是不如初试的影响力大。 笔试方面,山大笔试的考查科目为机械原理+材料力学,考察范围大纲未给出,但根据历年复试真题来看,机械原理着重考察拆分杆组、变位齿轮计算和机构的运动分析(这三部分初试不考,因此在复试考察),其他初试已考察过的部分也可能出题;材料力学的考察范围是组合变形及之前的章节,其中考察重点是强度理论、组合变形(注:压杆稳定及能量法部分未考察过)。2023复试中,机械原理的5个题目是凸轮作图、拆分杆组、变位齿轮计算、速度加速度影像法、轮系计算;材料力学的2个题目是画弯矩图剪力图、弯扭组合变形分析,题目难度偏低,都是基础内容的考察,因此在复习时,只需要抓住重点知识和基本题型,不要花时间钻难题。 面试方面,首先是自我介绍,中英文皆可,但建议使用英文,因为面试时间紧张,如果使用英语自我介绍,老师就不会进行英语提问,也就避免了一下被问懵了的尴尬。在进门时允许向老师发放个人简历,老师基本上会根据简历来提问,因此我建议在准备复试时,将自己简历上的经历可能衍生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前准备好回答。如果被提问到了不会的问题,也不要不懂装懂,大大方方说明自己不太了解,今后加强学习就好了。 考研注定不是一段轻松的时光,既然决定了要考研,就必然要付出努力和面对压力。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良好心态,及时自我调节,劳逸结合,高效备考。祝大家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