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前每日练 | 元江河谷山高深,植被倒置剑麻生

2023-02-15 10:08 作者:地理蹊  | 我要投稿

重庆育才中学校2022学年

高三下开学考试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云南省元江河谷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山高谷深。河谷两岸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谷底几乎寸草不生,而山顶却有少量森林分布。为缓解水土流失问题,当地农民在河谷10°—20°的坡面上种植剑麻。剑麻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叶片及其枯落物均较多,根系发达。剑麻纤维韧性强,广泛运用在运输、渔业、石油、冶金等各种行业。剑麻的种植和加工还带动了当地农民脱贫。如图示意云南省元江河谷位置和剑麻景观。



(1)元江河谷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试推测其原因。(2分)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剑麻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应的机理。(4分)

(3)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4分)


解题思路


本题以元江河谷为背景材料,以元江河谷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的原因、剑麻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应的机理、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为切入点,考查了工农业区位因素、水循环、区域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元江河谷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试推测其原因。(2分)

答案:

元江河谷纬度低,谷底气温较高,(山高谷深)多下沉气流,降水少,增温明显,蒸发旺盛,土壤水分不足,因此植被稀少;(1分)山顶气温较低、蒸发弱﹐且降水相对较多,土壤水分条件较好,因此可以生长森林。(1分)


解析:

“倒置垂直地带性分布的现象:谷底几乎寸草不生,而山顶却有少量森林分布”。元江河谷植被常出现倒置垂直地带性现象的原因,主要跟气候、地形等要素有关。具体来说,“植被倒置”源于干热河谷——谷底多下沉气流(焚风),增温明显且降水少;再加上元江河谷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蒸发旺盛,土壤墒情较差(水分不足),植被难以生长。与山谷相比,山顶气温较低,蒸发较弱,且因地形爬升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土壤墒情较好,适宜植被生长。

注意,中国西南地区干热河谷的成因如下:纬度低,气温高,热量充足;谷地地形,散热困难;背风坡,形成雨影区,翻山越岭的“风”下沉增温,即“焚风效应”;白天山坡增温,空气受热上升,受重力影响下沉在谷地,形成谷地热高压状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说明剑麻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应的机理。(4分)

答案:

剑麻叶片多(土壤覆盖程度高),减弱雨水对地表的直接冲击力,减缓土壤侵蚀;剑麻的枯落物具有蓄持作用,延迟地表径流的形成;剑麻根系发达(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下渗率,从而阻碍地表径流形成。(任答二点得4分)


解析: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在太阳能(辐射)和地球重力等作用下,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下渗以及(地表和地下)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发生相态转换和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剑麻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应的机理,就是普通植物的巩固水土作用加一点“特殊性”而已。

具体来说,剑麻是一种多年生热带经济作物,既能够适应元江河谷一带的气候,又能够长时间生存生长(多年生,而不用年年种),巩固水土能力强。剑麻的叶片较多,可以覆盖地表,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减缓土壤侵蚀。剑麻的枯落物较多,一方面可以蓄水拦土,另一方面又能改善土壤质量。剑麻根系发达,能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下渗率,从而阻碍地表径流形成。


(3)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4分)

答案:

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1分)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1分)

剑麻纤维需求:我国运输﹑石油和冶金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2分)


解析:

该小题是往年高考题的照搬而已,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不外乎产量少、需求量大两点。产量少的话,我们可以从气候方面看:剑麻生长于热带气候区,我国热带气候区海域面积多,陆地面积较少,可供种植面积少,产量少;我国热带气候区域纬度偏高,热量欠佳,致使剑麻的产量低质量较差。

需求量大的话,从用途方面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汽车市场需求大,船舶水运、信息技术等发展迅速,相关产品的国内制造规模大,剑麻纤维需求量大;剑麻纤维材料上乘、耐腐蚀,目前尚无替代品(运输﹑石油和冶金等规模大,对剑麻纤维需求量大)。


课外拓展


元江的上源礼社江,发源于云南西部哀牢山东麓,全长1280千米(中国境内686千米)。礼社江东南流,与左岸支流绿汁江汇合后称元江,经河口入红河自治州后(一说入越南境内)称红河(大部流经热带红土区,水色略呈红色,故名),最终在越南河内分支流入北部湾。元江的水(能)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很低,主要用于农田的灌溉和城镇生活用水及工业供水。



元江全程的天然落差达2519米,特别是上游水流湍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其下游河面开阔,富灌溉通航之利(平水位时,汽轮可自河口上溯至越南河内;涨水期,即7—10月,可以到达中越边境的老街)。由于元江(红河)冬夏水位变化很大,7、8月份下游水位高出邻近平原约10米,故沿河筑有防护大堤。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小庞哦

审核 | 利之王

欲探更多宝藏

请移步地理蹊公众号!


考前每日练 | 元江河谷山高深,植被倒置剑麻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