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法国装甲部队(3)

(一) 骑兵的步兵坦克:霍奇芬斯H35
在1933年到1934年间的新型步兵坦克竞争中,霍奇芬斯准备了第三辆安装APX-R炮塔的原型车。由于步兵已经选用了雷诺R35,所以霍奇芬斯的设计就被拒之门外。在这种尴尬的状况下,在1935年夏,战争部部长冉-法布里(Jean Fabry)和总参谋长甘末林将军在万塞讷观看了S35的早期原型车和H35的展示。此时的索玛坦克还没有安装炮塔,表现也不是特别惊人,但是小型的H35则轻松地通过了测试。法布里因此认为H35比新型的索玛坦克更好,并试图说服甘末林用这种坦克取代索玛的骑兵坦克。法布里此时并不了解索玛坦克的性能指标,这种新型骑兵坦克拥有更好的防护和火炮,并采用了更好的三人布局。尽管军的轻机械化师之父弗拉维尼(Flavigny)将军和索玛坦克的拥护者反对H35,但甘末林最终还是屈服于法布里向他施加的政治压力。在1935年11月6日,法军下了200辆H35坦克的订单。由于步兵坚决反对使用该型坦克,所以他就把坦克扔给了骑兵,理由是给新组建的DLM提供临时战斗力。在索玛坦克完工后,他就会给这些骑兵部队换装S35。


H35的交付比法军的预计慢得多。第一辆坦克于1936年7月送出,到了1937年1月,圣丹尼斯工厂已经送出了157辆,但都没有安装炮塔。在1937年7月,霍奇芬斯完成了H35的建造。在1936年9月7日法军再次订购了100辆H35。到了1937年11月,所有坦克都已经建造完成。在深思熟虑了军备重整项目后,步兵坦克的需求增加到了2500辆,远超雷诺和FCM的生产能力。甘末林决定建造更多的H35,这次是给步兵。虽然步兵的坦克总监(Julien Dufieux将军)强烈反对,但是在1937年1月23日法军还是下了100辆的订单。这些坦克装备于第13和第38坦克营中。在1939年9月二战爆发时,骑兵一共拥有300辆H35,部队装备了232辆,海外殖民地拥有16辆,政府的仓库里堆积了44辆,另外8辆则被用于实验或其他任务。尽管弗拉维尼对选择H35很不高兴,但它确实更快的使骑兵部队机械化。在1938年初,法军组建了第1轻机械化师,第2轻机械化师则组建于同年夏天。

步兵和骑兵都不喜欢霍奇芬斯的H35。骑兵部队十分尖锐,他们认为这种坦克速度过慢,机械故障率过高,比如它的橡胶负重轮经常会掉落。法军骑兵的战术中考虑到了坦克对战的可能性,而H35装备的37mmSA18火炮明显不能满足需求。此外,法国骑兵早就放弃了过时的单人炮塔,转而使用两人炮塔。霍奇芬斯迫不得已只能重新设计H35。

(二) 霍奇芬斯H39
霍奇芬斯首先用新研发的117马力赛车发动机换掉了原先使用的60马力发动机。因为旧有的传动系统和变速箱无法承受新型发动机,所以最初的试验并不成功。在进行了一些改进后,霍奇芬斯最终选择了120马力的型号。为了安装新型发动机,设计师重新设计了车体后部。霍奇芬斯也改进了悬挂系统,并将履带增宽到了27cm(原先为25cm)。这些改进措施将坦克的时速又原先的每小时28千米提升到了每小时36千米,但最大行驶距离则由150千米降低到了120千米。霍奇芬斯把新型号称作“1938年型D系列轻型坦克(Char Léger mle. 1938 series D)”,有时缩写为38H。陆军没有采用这个名字,他们将其称作“霍奇芬斯1935年型轻型坦克的1939年改进型”(Char Léger mle. 1935 H modifié 1939)或H39。骑兵部队在1938年7月又下了一批订单,但是在战争开始时骑兵部队并没有装备H39。


如果不是战略局势持续恶化,步兵部队可能就只会订购一批H35。到了1939年2月1日,2800辆轻型坦克的订单只完成了1310辆。甘末林再次施压步兵接收更多的霍奇芬斯坦克,也就是改进的H39。大部分步兵的H39进入了后备装甲师的坦克营而非用于支援步兵的坦克营。

和R35一样,陆军想要改进H39坦克的火力和机动性。新型的37mmSA38在1940年开始送抵。由于持续缺乏新型火炮,每3辆骑兵坦克以及每4辆步兵坦克才装备一门新型火炮(peleton commander,排长)。到了1940年4月末,新型火炮只建造了358门。截止1940年夏,法国一共生产了大约800门该型火炮。骑兵部队的H39优先接收这些火炮,而一些H35也升级了主炮。从大约第900辆(1940年3月)开始,该型坦克安装有尾撬来提升其越壕能力。到了1940年5月,步兵部队拥有两个营的H35以及6个营的H39,最后一批生产的H39则组建了两个独立连,总计大约为425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