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愿以身许国

2021-06-07 23:06 作者:追逐梦想的B787  | 我要投稿

       一次次的克服、一生生的奉献、一次次舍身为国,一颗鲜红而又爱国的心······这,就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

       1955年,在面对以美国为首的孤立政策,毛主席赫然做出发展核能,也就是原子能的重大战略决策。郭永怀、钱学森、邓稼先等一批科研人员,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隐姓埋名、自力更生,誓要搞出新中国的第一颗“争气弹”。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也没有人知道他们去干了什么,甚至连他们的生死也不知道。

       提及“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大家了解得最多的应该都是于敏、钱学森、钱三强等科学家们,可实际上我国一共有23位该奖章的获得者,每一位都为中国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郭永怀就是其中之一。 他还是两弹一星中唯一一个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

       1968年10月3日,郭永怀再次抵达青海试验基地,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自从来到基地,郭永怀不是在试验基地勘测数据,就是整理数据,终于在12月4日那天发现了重要线索。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整整两个月!终于有了发现,他便一刻钟也不想等待。当时周遭的人都能感受郭永怀因为新发现的欣喜之情,就连在兰州换乘的间隙,他都还认真地听取了兰州方面的汇报。

      可谁不曾想,就在那皆大欢喜的时候,悲剧,发生了。

     12月5日,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飞机却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突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

       事后,解放军官兵们紧急赶赴飞机失事现场。在飞机残骸内,官兵们找到了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的遗体。两人紧紧抱在一起,将一个公文包保护在其中。虽然飞机坠毁了,他们的尸体面目全非,但是公文包仍完好无损。在公文包内,藏有这次核试验的绝密数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郭永怀考虑的仍是国家的利益。

       据事故中唯一的幸存者回忆道:“我当时感觉到飞机不太正常时,到处都是尖叫声,只听前面有一个人大喊道‘我的包!’随后他俩就死死地抱在了一起,公文包就加在中间,之后,我就晕过去了。”

       正是因为这份被郭永怀用生命护住的公文包,中国的大西北仅在21天后就传来了一生巨响,可这声巨响,郭永怀他,再也听不到了啊······

       我们又怎能忘记那些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尽才智付出一生的科技界精英?!正是因为他们前仆后继的努力与付出,中国的国防力量才日益强大,保障着我们能在自己的国土里安居乐业,能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骄傲地挺起胸膛。

 

 

 

 


我愿以身许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