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秀忠当上将军后,唯一支持他继位的大久保忠邻却被流放了
本鬼在前文《德川家康选继承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个重臣支持德川秀忠?》中提到,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后曾经与德川家重臣开会商讨继承人的问题。结果在参会的德川重臣中,只有大久保忠邻支持了德川秀忠(江户幕府的二代将军)继位,算得上是“患难显忠臣”了。

按照常理推测,大久保忠邻如此支持德川秀忠继位,那他在德川秀忠当将军之后应该能权势熏天、生荣死哀。然而在庆长十九年(1614年)德川秀忠当将军的第九年,大久保忠邻突然被幕府没收所有领地并流放到近江。那么大久保忠邻为什么会被他大力扶持的将军流放呢?

庆长十年(1605年),德川秀忠正式继任征夷大将军,成为江户幕府二代将军。但德川秀忠的将军位是他的父亲、初代将军德川家康让给他的,目的是以此确立德川家对将军位的世袭垄断。德川秀忠虽然当上了江户幕府的征夷大将军,但江户幕府的实权还在德川家康手中。

不过德川家康让位时已经年逾六旬,实在没精力处理江户幕府的所有政务。再加上培养德川秀忠能力和威望的需要,退位后的德川家康住在骏府城控制最高大权,让德川秀忠在江户城负责幕府的日常政务。因此德川秀忠不是没权的傀儡,而更接近权力排名第二的“副将军”。

于是德川家康与德川秀忠此后在江户幕府形成了“二元政治”,而历史经验证明“二元政治”大概率会引发内部矛盾,德川家康与德川秀忠也不例外。本就存在派系之争的德川家臣随着“二元政治”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本多正信父子为首的骏府派,一派是以大久保忠邻为首的江户派。

德川秀忠自然是倚重以大久保忠邻为首的江户派,而德川家康最初也出于加强幕府整体权威的原因更重用江户派。得到大御所和将军的共同重用的大久保忠邻的权势日益膨胀,他本人是江户城的首席幕府老中,他的同族女婿大久保长安更是掌控了整个江户幕府的财政收支。

庆长十七年(1612年),大久保忠邻通过“冈本大八事件”差点打倒了江户派的首领本多正信、本多正纯父子。要不是德川家康庇护,本多正纯非得切腹自杀不可。“冈本大八事件”让江户派的声势完全压过了骏府派,大久保忠邻迎来了人生的权势顶点,但悲剧却骤然而至。

庆长十八年(1613年),江户派的二号人物、“德川财神”大久保长安病死。大久保长安虽然为江户幕府的财政创收和领地开发做出过卓越贡献,但传说他用非法手段积攒下了巨量的金银财宝,连棺材都是纯金打造的。大久保长安死后,政敌骏府派立刻就举报他犯了贪污罪。

受到举报的德川家康调查后发现:大久保长安不仅贪腐,还涉嫌私自窝藏武田信玄之孙、私通朝鲜和欧洲列强、私自传教、私自结交亲丰臣的外样大名等多项罪行。更让德川家康震惊的是,兼任松平忠辉家老的大久保长安暗中与伊达政宗联络,试图拥立松平忠辉为新将军。

德川家康严厉处罚了大久保长安及其亲信。大久保长安被剖棺戮尸,他的七个儿子全被处死,与大久保长安关系密切的幕府重臣青山成重和石川康长都被没收领地。松平忠辉与伊达政宗也遭到了德川家康的严厉斥责,为了松平忠辉之后长达几十年的流放生涯埋下了伏笔。

德川家康连亲儿子松平忠辉都不放过,大久保长安的真正后台大久保忠邻和德川秀忠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最重要的是,德川家康通过“大久保长安事件”意识到江户派的权势已经发展到了威胁江户幕府统治稳定和大御所权力的程度,德川秀忠也有可能依靠江户派提前夺权。

德川家康不好直接收拾已经当上将军的德川秀忠,大久保忠邻自然就成了最合适收拾的牺牲品,而准确把握德川家康心理的本多正信趁机对大久保忠邻发动最后一击。庆长十九年(1614年)“大阪之阵”前夕,本多正信暗中指使浪人诬告大久保忠邻与大阪城的丰臣秀赖私通。

德川家康以此为借口没收了大久保忠邻一族的所有领地并将其流放。因为德川家康收拾大久保忠邻是对德川秀忠的“杀鸡儆猴”,所以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也救不了大久保忠邻。德川家康死后,德川秀忠恢复了大久保忠邻的所有领地,大久保的小田原藩一直延续到了幕府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