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种发布】博特溪蟹两新种和一点闲话

2019-12-30 23:17 作者:果酱白鱀不是白框  | 我要投稿

一切开始于AV52483013的武功山之行。

随便打点字睡觉去。

这里当然要感谢一位朋友,是他们的采集发现了这种不为人所知的隐秘物种。因为这边不太适合编辑,图片存在两个电脑里,实在不好编辑。有机会的话我吃一点吧图片整合一下做一个文档传到群里吧。

五一节的时候因这条件合适,老师亲自开车拉着我和南昌大学实验室的另一位朋友前往武功山采集这个种。

几经周转,总算采集到了,并且确实是一个新种,文章也已经刊登,算是圆了我理想之一吧。

武功山旅游景区的地图

武功山海拔比较高,但是唯一的困难是我真的走不动了以至于后面的考试挂科(开学补考)和体测推迟一个月都算是代价。

不是第一只
成年雌性,论文里没有雌性描述,补个图
雄性成年个体
注意大螯的空隙
低海拔的莲花龙溪蟹Longpotamon linhuaense
不知名蜓科
莲花的生境
博特的生境
博特的生境
白衣服的是一起去的,也是文章发表人之一
这只蟹拍了好几张,并放进了发表论文里
干燥生境的博特
分到的标本

关于其描述和区别,这里翻译一下论文···

郴州博特溪蟹Bottapotamon chenzhouense Gao, Cui ,Wang & Zou,2019

郴州博特溪蟹

背甲扁平,表面光滑;宽比长大约1.3倍,第三颚足坐节长度约当宽度1.5倍,外肢没有鞭毛(我看这还是有一点点,具有极退化鞭毛猜符合描述)雄性腹部三角形,第六节宽约当长的2.5倍,末节为圆钝的三角形,基部宽度约当长度的1.7倍。雄性胸部腹甲沟中等深度,4/5,5/6,6/7胸甲中纵缝均宽。G1长,超越腹锁突,末节抵达4/5胸甲缝;G1次末节约当末节1.3倍,末节稍拉长,指向内方。雌性生殖孔在5/6胸甲缝处,卵形,深,后缘有低凸起,开孔向腹内方。

标本仅一对,雄性甲宽20.67mm雌性18.64mm

分布:湖南省郴州市资兴市黄草镇

生境不明,论文中描述山溪石下

芦溪博特溪蟹Bottapotamon chenzhouense Gao, Cui ,Wang & Zou,2019


a是郴州b是芦溪

背甲扁平,背面具刻点,无毛;宽比长大约1.3倍,分区明显,前鳃区具有皱纹,胃区中段稍凸,颈沟明显。胃区和心区之间的H形沟浅而明显。额后叶钝,眼后隆脊模糊,眼后区稍凹,额稍弯向下方。背眼缘埂起,外眼窝角三角形,外眼缘光滑。前侧缘隆脊形,前鳃齿明显(我觉得不明显)。第三颚足梯形,长节宽约长的1.4倍;坐节长约当宽的1.5倍,具有明显的中沟;外肢抵达长节,具鞭。雄性腹锁突位于第五胸节后三分之一处。螯稍不等长;掌的外表侧有颗粒,掌长约当高的1.5倍,定指稍长于动指,两指合拢时有空隙,螯齿低平圆钝。步足纤细;前节的边缘平滑;末对步足前节长约为宽的1.7倍,稍短于指节。G1钝,末节顶端远超腹锁突,次末节约为末节的1.4倍。G1腹侧稍弯曲;G1末节的基部明显比次末节的近末端粗。G2次末节约为末节的2.2倍。

标本采集比较多,正副模均一雄,其他个体雄性14个雌性10个,雄性最大个体19.21mm,雌性最大个体19.61mm

分布: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武功山(相邻的羊狮幕也有采集记录)

生殖器线描图,上郴州下芦溪

下载原文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337289553_Two_new_species_and_the_molecular_phylogeography_of_the_freshwater_crab_genus_Bottapotamon_Crustacea_Decapoda_Brachyura_Potamidae


我们在采集中发现,如果仅武功山山体周边低海拔(平地到海拔300米左右的溪流里)溪蟹种类是地区性的优势种(分布广,数量大)莲花龙溪蟹Longpotamon linhuaense (Dai &Peng,1995);但是在海拔600-1400米的亚高山陡峭沟谷里,却只零星分布有芦溪博特溪蟹而没有莲花龙溪蟹。


 接下来是之前的一点意思的小发现


论文描述中通过分子证据(大似然(ML)树)估测Bottapotamon属的分歧时间为3.49-1.08ma,当此之时,北方的巨大冰川正在向南推进,极寒的北国正在带给整个新生代天翻地覆的变化,孤立的澳洲维系古巨蜥和超大型双门齿动物的帝国看似盛世太平,直立人来到了东亚,诸如蓝田人,北京人等也已经在中华大地上因年复一年的恶劣气候挣扎求生,而智人的脚步即将到来。海洋中,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转机让诸如巨齿鲨和捕食性抹香鲸跌跌撞撞的踩进灭绝的泥沼,南北美的天堑在火山运动和海水退却的作用下连接在一起,动植物的交流变得愈发频繁而影响深远。

论文图。芦溪博特溪蟹就栖身于高山沟谷中
分布在罗霄山脉两侧的博特溪蟹,兴许在罗霄山脉可以找到其他的博特溪蟹?

但,这些国际新闻对于当时的博特溪蟹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除了一年比一年冷了。其实我们并不了解博特溪蟹以前的事情,我们仅知道他是一个从东南亚那边向东方迁移的,名为中国类群(我愿意称为华溪蟹族)的最早分家的成员,曾经的博特溪蟹可能种类非常多,分布在整个华南的山谷中,分子证据表明福建博特溪蟹和尤溪博特溪蟹关系较近,他们两个和别的种类遗传距离最远,说明古代种博特溪蟹可能是延华东南分布,如同今天的南海溪蟹属,然后逐渐向华中渗透。而另一支分化更晚的博特溪蟹,则散布在稍远一点的华南山地中,适应了逐渐变冷的气候,他们逐渐分化成如今见到的分布格局:郴州博特溪蟹在湖南,芦溪博特溪蟹在江西,两者在罗霄山脉一东一西而隔离开;而灵川博特溪蟹仅见于桂林灵川,恩氏博特溪蟹和南安博特溪蟹重新回到了祖地--福建和浙南;紧随其后的是一支走出四川的强大族群:龙溪蟹属,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古长江改道变为现代长江帮助他们扩散)和更强的适应能力,龙溪蟹占据了海拔较低的山溪,而博特溪蟹在与年轻后辈的争锋中逐渐落败,龟缩于龙溪蟹无法涉足的高山上,当然气候的变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夏季更炎热,气温变化更大的区域已经和博特溪蟹曾经生活的环境大相径庭,尤其是更新世结束,大冰川消融,地球进入了全新世|人类世,温暖而富有季节性的环境容不下博特溪蟹这个老古董了。终于,在华东的大陆东南端的福建、浙江东部,龙溪蟹和博特溪蟹还在同一个环境中,新兴家族的最年轻一辈遇到了他们的前辈们的前辈,不知博特溪蟹作何感想,如果博特溪蟹能说话,可能会表示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是我先,明明是我先来的!”

福建博特溪蟹:“就是你(恩氏博特溪蟹&南安博特溪蟹)把鬼子(浙江龙溪蟹,福建龙溪蟹)引来的?”

已知所有博特溪蟹分布

算是我亲手帮发的第一种蟹吧~2019年我终于给予世界一点东西了(虽然比较不凑巧,我不是发表人)。

就这样吧,希望来年会更好~坐等大新闻呢。

【新种发布】博特溪蟹两新种和一点闲话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