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长干货 | 天津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硕805上岸经验分享
一、自我介绍
我是2022届考生,来大学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要考研,等到大二下学期真正开始准备时候,也是有很多问题,如说考研的目标院校迟迟定不下来,自信心也不强,对于考研所需要的知识量感到畏惧等等,虽然早早的制定了复习计划,我是从2020年9月份开始准备,一共将近15个月的复习时间,我的体会是首先一定要坚定信心,无论别人怎么说,自己一定要坚决。刚开始可能会非常困难,长时间没有复习,知识点都忘记了或者是压根没学过,但是没有关系,只要愿意学努力学,肯定可以学会。

二、院校专业考情
1、学校介绍
天津理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位于天津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多学科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天津市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截至2022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159.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96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216万余册、电子图书194万册、电子期刊3.4万种;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设有专业学院15个,开办本科专业66个;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6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7个;有教职工1916人,其中专任教师1479人。
2、专业概况
专业代码:085501
专业科目:805机械原理
考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805机械原理
学制:3年;学费:2.8万
3、考试大纲及科目
初试:101思想政治理论总分100分、204英语二总分100分、302数学二总分150分、805机械原理总分150分
三、初试备考经验
1、初试复习时间安排
(1)预习阶段(1月-3月)
初步了解教材知识点。
(2)基础阶段(4月-6月)
分析真题,了解命题点,进行地毯式学习。
(3)强化阶段(7月-10月)
大范围刷题,学习解题思路,自己总结笔记。
(4)冲刺阶段(10月-12月)
保持做题题感,认真背书,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5)考试押题(12月)
保持良好心态,轻松备考。
2、专业课备考建议
(1)第一阶段:基础学习阶段(3月—5月)
这个阶段要多看几遍参考书,熟悉书本内容。
(2)第二阶段:强化学习阶段(6月—8月)
分析真题,进行考点的对应,开始练习实务,要逐步开始背书了。
(3)第三阶段:巩固提升阶段(9月-11月)
实务和答题的练习都要稳步进行了,不断巩固答题方法;坚持背书;每个月进行一次模拟考。
(4)第四阶段:考前冲刺阶段(12月)
这段时间要开始把重点放回到参考书上,继续背书;把之前自己练习过的题目再多回顾几遍,总结自己总是出现的错误,进行规避。
3、公共课备考建议
(1)数学
我是每天花费大约5个小时去做题整理,时间比较长,也很枯燥。大概是1月到5月,我都在做李永乐老师的660题,中途发现660题的难度并不是很适合基础的小白阶段,所以我又买了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发现1800题中的基础部分确实非常适合刚开始学习考研难度的数学小白。在这学长建议,在基础阶段,要让自己多做一些题目,可以把1800题中的基础题与660题结合起来一起做,主要集中在1800题,660题为辅助。等到了6月-8月这两个月份,是大家公认的暑假强化阶段,我推荐强化的阶段,不要盲目进提高题目的练习,还是要看自己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把基础练好才可以更好的强化。所以学长在这里建议大家去回顾自己做过的基础数学题,当然这个阶段会非常痛苦,可能还是有很多题目不会,没有思路。也不要心急,慢慢的再分计划重新做一下做过的题目,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进入强化,强化阶段我使用的是武忠祥老师的一本严选题(一本很薄但是有难度的题),学长当时已经花费很大努力,在强化的两个月内只完成了基础题的回顾和严选题的完成。如果学弟学妹有实力去完成更多的题目,那当然是最好.到了8月底开学,也就是从9月份开始算到11月份,我是继续完成强化题目的回顾整理,顺便有精力做一做新题,这个新题我是做的1800题的提高和李永乐老师330题,我的1800题最后是没有做完,只把330题做完,如果学弟学妹有精力都可以做完,我认为还是提高很多的。11月份以后是冲刺阶段,这个时候我买了历年真题卷(哪个老师的都可以)。我用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做了20年的真题卷子,前十年主要是练习适应真题的难度,后十年要仔细研究其中的出题习惯规则还有每个题的知识点。这个过程也是不能急,要慢慢来。到了12月份初,李林老师的押题卷一定要买,当然也有人买了张宇老师或者汤家凤老师的卷子,我没有做过,在这不评价。用20天左右做一下李林老师的押题卷了,其实就够了,做题的过程中,不用特别吹毛求疵。因为押题不是真题,不用像研究真题那样去深究。
(2)英语
关于英语,其实学长英语二考了71分,我认为英语没有像数学那样界限分明的时间分割。没有一个固定的基础强化冲刺。英语就要持之以恒就可以,在这要说的,一定要坚持每天背英语单词,不要官记住还是记不住,就是不停的反复。一定要跟着一个老师的每日一句训练长难句,在这推荐田静老师,讲的很不错。字迹非常重要,一定要好好练习英语字迹。以上说的两个方面一定要从你考研开始一直到最后,最好一天都不要间断。在1月-5月这个阶段,我就是每天早晨背单词,下午做两篇早些年的阅读题,然后整理(翻译全文,选项),在这推荐刘琦老师,可以跟着刘老师的英语阅读,我认为讲的很不错。剩下的这个阶段就没有了,到了6月-8月,还是接着做阅读,这个时候可以简单做一做完型(性价比最低)。等到9月-11月,我就开始了除了后几年的阅读的所有剩下的部分(小阅读,翻译,作文……),翻译推荐唐静老师,简单易懂。其他部分我感觉老师讲的区别不大,学弟学妹可以自行选择。作文我要说的是,一定要背多一点真题的作文范文,背模板也可以,但是我觉得用处不大,我当时是大作文背了10篇,小作文背了10篇。到了考场上自然而然的就能写出东西了。到了12月份,就要真题模拟,英语真题模拟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大家在网上买一些答题纸,自己计时,在做真题的时候顺便当成真正的考场模拟几次,也不用模拟太多,这样会让你事先适应考场的感觉。
(3)政治
我是从七月份开始的,跟着徐涛老师过了一遍书,练了练肖八选择题。肖八我练了两遍,之后冲刺阶段就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后期刷题我主要是用小程序,方便高效。最后阶段就是背诵肖四,我全都背下来了,还背了腿姐的押题。对于政治的目标其实不用定的目标太高,只要确保它一定要过单科线,不然你就算总分考再高,也无济于事。
4、备考建议
弄一个番茄钟,记录自己每天实实在在在学习的时间,一天不短于八小时;
适当休息,每周可以固定一天休息一个下午或晚上,否则会很容易疲惫,给自己设定一个休息日也会更有动力;
每个早上先给自己设定学习任务,这个任务要量化,并且是可完成的;
每周进行一次总结,看自己设定的学习计划是否完成,并进行阶段性总结,要有长远规划。
5、参考书
《机械原理教程(第3版)》是由申永胜主编,201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教材

四、复试相关内容
1、复试时间线
初试成绩公布:2月21日
复试分数线公布:3月27日
复试名单公布:3月27日
进行线下复试:3月31日-4月2日
录取名单公布:4月3日
2、复试形式内容
(1)复试形式:线下复试
(2)复试内容:
笔试包括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1)笔试:考试方式:闭卷,满分100分,时间为2小时。考试科目为工程力学。
2)面试:包括视译+自我介绍+老师提问等三环节。
3、成绩构成
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确定:综合成绩=(初试成绩)*70%+复试综合成绩*30%
复试综合成绩构成与比例:复试综合成绩由笔试和面试成绩构成,各占50%,面试成绩由专业能力、综合能力、语言表达及应变三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占比分别为60%、20%、20%。(复试综合成绩=笔试*50%+面试*50%)
(面试成绩=专业能力*60%+综合能力*20%+语言表达及应变*20%)。
4.复试具体流程
英语自我介绍
内容:英文自我介绍(自己提前准备)
流程:老师用英文提问,需要用英文回答
专业水平测试
内容:提问环节(两个问题)
流程:抽取试题,立刻作答
(3)综合情况考核
互动问答形式:毕业论文、研究生规划、大学学习与研究生学习的区别、与机械专业有关的问题等。
5、复试准备经验
总的来说面试部分大家充分的准备起来问题应该不会太大,所以面试部分大家的分差也不会太大。大家可以提前多练习练习,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稿子在考官面前自信的背出来,不要紧张。
五、学长寄语
我们都不是天赋异禀的人,平庸的我们从未言弃,要相信,时光看得见每一份努力。备考过程有苦有甘,坚持下去,结果总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