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浦-杨浦滨江-三条平行线,三个世界

2023-05-18 13:32 作者:鹰酱落进了兔子群  | 我要投稿

在本系列文章的开篇我为大家介绍了浦东滨江的相关故事,其实上海每一个靠近黄浦江的行政区都有所谓的滨江步道,但是这么多滨江中,杨浦滨江可以说是市区中最没有存在感的滨江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关于这些问题,远不是我在这里三言两语能够为大家所解释的,(感觉如果解释清楚这一点都能写一篇硕士论文了),我们还是打开历史书,从杨浦滨江的过往开始讲起。而讲到历史,我们不妨先看一张图片。

杨浦滨江见证了上海工业的百年发展历程,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机械造纸厂,船坞的修船厂、最早的外商纱厂、最早的工业自来水厂、远东最大毛条生产厂、中国最早综合性塑料加工厂、中国最早的纺纱厂、中国最大电站辅机专业设计制造厂、远东最大制皂厂、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这些名词都与杨浦息息相关。

这是建国后杨浦区的工厂分布图。图片中密密麻麻的红色都是一座座工厂,其中靠近黄浦江则是红色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正是借助工厂的区位优势,使得杨浦在建国后就成为了整个上海的工业重心,1960年杨浦站的建成更为杨浦区的工业打上了一剂强心针。计划经济的各式工厂纷纷坐落于杨浦区,彼时的杨浦滨江好不繁华,但是随着中国以及上海的去工业化,一切都改变了。

杨浦在90年代产业转型之后是经历过一阵阵痛的,以纺织业为代表的纺织工厂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批,(可以参考我之前写普陀区纺织业的章节),而随时代的到来诞生了一个新的词语“4050人员”,而为了解决4050人员的相关问题,上海在城市中人为的开创了一些全新的就业岗位,例如如今在居民区遍地可见的早餐店,特有的牛奶站,水果店,书报亭等等便都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关于4050人员政策的诞生其实也是血与泪的教训了,因为这里发生活的一些事情面最终确定夫妻二人只能有一人退休……小品《打气》以及刘欢老师的歌曲《从头再来》便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作品,上海在浪潮中无疑是幸运的,宝钢的落成以及开发浦东的大战略其实吸收挽救了很多人口,但是中国其他的城市可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关于这部分内容我其实打了跟多字,但是都一一删除掉了,这份内容大家如果有兴趣就自行了解吧。那是一个农业国走向工业国的阵痛,也是很多人生活以及信仰崩塌的转折点,或许我们如今也在经历这种阵痛,但是也请看到这里的朋友保持积极乐观,心情不好就听听“海阔天空”,“从头再来”吧。

杨浦滨江如今仍保留有33座工业遗产建筑,形成了一个核心工业结构集中区。集中的保护工业遗产建筑无疑宝贵的资源。工业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缩影,具有铭记和展现上海工业时代及上海精神的潜力。这种精神代表了上海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和气质,也是对海派文化的最好诠释。上海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外滩万国历史建筑天际线,也体现在如今仍屹立在滨江两岸的工业遗产建筑上,他们正等待融入新的滨江发展契机。

当我们站在杨浦滨江向浦东眺望时,浦东城建的轰鸣声似乎永远不会停止,上天赐予的礼物,似乎在冥冥之中已经标定好了价格,而这份关于喧闹的记忆,又沉寂在杨浦滨江多久了呢?

所以我们说了这么多以后我们该如何认识杨浦区呢?或者说大家想了解什么样的杨浦区呢?人头攒动的滨江商业区与身后破败不堪的凋弊场景,哪个才是真实的杨浦滨江呢?其实通过上图中的三条平行线我们就可以窥见一些什么,在这里我只陈述事实,不掺杂个人观点,那就让我们我们从南向北讲起吧。

 

线路一:杨浦滨江骑行道

杨浦滨江步道或者是杨浦滨江骑行道相信是大家最广为人知的杨浦滨江的一面,杨浦滨江东起上海国际时尚中心,西至滨江国际广场。如今走在杨浦滨江,身旁是百年的工业厂房,锈迹斑斑的轨道和栏杆修旧如旧,大工业时代的机器轰鸣在耳边回响。古老的鱼市场码头重见天日,哥特式风格的水厂栈桥凌于江上,老船厂塔吊的“叮当”撞击声再次在江畔回响。如今这里其实与徐汇滨江类似,都是一个穿满艺术气息的地区,这里可以遥望陆家嘴四件套,景色十分漂亮,在曾经的工厂遗址中穿插着一些与艺术有关的点点滴滴。而最东边的杨树浦电厂遗址公园的大型塔吊也已然成为了网红打卡地之一。这里或许没有徐汇滨江那么文艺,但是也是一个休息放松的好去处。(顺便说一句杨浦滨江在晚上6:00以后就禁止其自行车了,如果向在这里骑行的朋友记得注意时间)。

线路二:杨树浦路

杨浦区的名字得名于杨树浦这条河流(现已不存在),而与杨树浦同名的杨树浦路则是公共租界当局修建的杨浦主干道,始筑于同治8年(1869年),因通向杨树浦,因而命名为杨树浦路,这条路是杨浦区第一条近代意义上的城市道路,1880年,租界当局又将杨树浦路向东延筑至黎平路。随着改革开放,上海市区的工厂逐渐外迁,杨树路周边开始衰败,废旧工厂比比皆是。

这里前几年是可以比肩军工路北段的战损级公路,但是如今这里新修建了道路,所以在这里行走以及骑车的感觉会好一些。这条路走下来的感觉则是一种工业的沧桑感,路南是工地以及曾经的工厂遗址,路北则是一些工业区以及居民民房,当然民房如今都是待动迁的状态中,其实是比较破败的,杨树浦路如今仍有无轨电车驶过,这里的电车线路也是从民国当局走到现在的百年线路了。

如今的杨树浦路正处于全面的装修中,未来这里将建设为类似于徐汇龙华地区类似的商业区,这里其实有大片的土地值得被开发,关于这里的未来,我们就拭目以待吧。目前在杨树浦路的规划中,计划以杨树浦路为界,路南面实现工业厂房转型,以85街坊为代表的厂区将改造成创智滨江中心和人民城市会展中心;北面围绕86街坊等住宅区实现风貌保护,让最古老的里弄建筑承载最前沿的在线新经济。

线路三:定海路杭州路

正文前我们先聊聊杭州路的故事,南京作为江苏的省会,南京路可谓相当有名,无人不知晓,但是作为浙江省会的杭州路是什么样子呢?这是我来上海之前一直好奇的一个问题,但是当我到达杭州路时,其实结果有一些大跌眼镜了。杭州路远远没有南京路那么繁华,甚至有一些破败。归其原因便在于租界的命名规则,租界当局的道路大多命名为曾被殖民者殖民过的城市名字,而南京作为《南京条约》的签署地自然被英租界所看重,租界核心道路命名为南京路,这无疑也昭示着殖民者的野心,这也是南京路路名的由来。

而杭州路原名为加尔各答路,或许是为了纪念印度的殖民统治?在建国后的道路改名浪潮中这条路改名为杭州路,但是为什么改名为杭州路这就不得而知了,据我查找在中国近代史中似乎并没有签署过《杭州条约》这种东西,或许正是因为这一件件命运的巧合,才使得杭州路可以坐落于杨浦区中,成为杨树浦路旁重要的一条路。

好的说回来,其实这第三条路就是曾经的八埭头区域,也就是在没有工人新村前工人们的住宅,这里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其实无比破旧,很多地方正在拆迁,路也比较难走,以至于这里其实没有什么路人,只有住在这里的打工人们,在30年前,这里晚上的街道上可谓人头攒动,灯火通明,这里的小吃店以及其他的店铺一定都十分热闹。不过在今天这里则有一些破败了,定海路杭州路一侧如今虽说还有一些楼房以及企业在运转,但是与曾经的省市相比,这都显得过于苍白了,随着定海路的拆除,10年之后,这里也将变成高楼大厦,杨浦在越来越好,希望我们也是如此。

 

本文初稿完成与2023.5.16

 

参考文献:

[1]蒋凯蓉,籍天扬,徐颉含.论后工业景观设计如何重塑城市活力——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二期解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06):125-127.

[2]谢琼彦.社会工作者在促进国企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中的角色——以“4050”再就业困难人员社区就业为例[J].商,2015(12):54+38.

[3]张彩莲. 中国近代工业遗产旅游发展路径研究[D].复旦大学,2012.

[4]刘济中 ,江庆希.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初探[J].河南省情与统计,1998(01):23-26.

[5]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6078158113061065&wfr=spider&for=pc

[6]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t4y1F7e6/?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c337bb965cd645e6e2036a24d67cf07a

[7] https://sghexport.shobserver.com/html/baijiahao/2022/10/04/871627.html

[8] https://www.mee.gov.cn/ywdt/hjywnews/201812/t20181206_677539.shtml

[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06/22/7258803_859566559.shtml

[10]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Y411x71H/?spm_id_from=333.999.0.0&;vd_source=c337bb965cd645e6e2036a24d67cf07a

[1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D%E5%B7%9E%E8%B7%AF/24147780?fr=aladdin

[12]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6%A0%91%E6%B5%A6%E8%B7%AF?fromModule=lemma_search-box

 


杨浦-杨浦滨江-三条平行线,三个世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