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 Archive】浅谈碧蓝档案中的武器装备Ⅱ —— 格黑娜 / 圣三一篇

在先前XMR已经开篇考证完了《碧蓝档案》目前所有的武器装备原型,现在开篇新系列内容浅谈游戏立绘、美工设计和设定集中的武器装备差异,以及这些武器装备在现实中的一些小知识,作为补充材料。
注意,本系列内容是作为正篇的补充内容,浅谈一下相关的小知识,关于《碧蓝档案》的武器装备解析请移步正篇。



银镜 伊织



正篇中解析为了Kar-98K步枪,而拉机柄为后拉状态应该是一种惯用保险措施。包括98K在内的大多栓动步枪在枪机尾端确实有拨片保险,将其拨至右侧就是保险状态。

在这里说一下98K的枪机保险:当拨片朝右时,扳机和枪机都为锁定状态,扳机无法扣动到位也无法拉动枪栓;而拨片朝上时,可以拉动枪机但扳机不能扣动到位;拨片朝左时则为射击状态。
据说有一种情况:在激战中,射手在紧张状态下会忘记武器为保险状态,或是在慌乱之中误操作保险,以至于造成延误战机甚至危及生命的情况。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一些射手在平时就会将枪机置于开锁状态,只要枪膛里没有子弹,也就相当于一种保险的效果。你就算忘记开保险,怎么也不会忘记拉枪栓吧。
我个人认为,这单纯就只是懒得操作保险,拿枪机兼做保险的一种习惯罢了。
98K标志性的拉机柄让位槽并没有画出来,如图所示,98K拉机柄的手柄头部在闭锁的位置是有对应的让位槽的。

可能是由于立绘展示的是武器左侧,就懒得画右侧的这个让位槽。不过这个让位槽确实是98K的重要辨识依据,画上去会比较好。当然背带环之类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没画上去就是了( )
说到98K.......


空崎 日奈



正篇中解析为了MG42通用机枪
一个很神奇的点就是,MG42的隔热罩只有左面有,右侧是枪管直接暴露,设定集也还原了这点,但为啥美工设计不是如此?我觉得美工应该是希望把隔热罩的这面展现给大家,我也觉得MG42有隔热罩更好看就是了。


日奈的机关枪不仅去掉了脚架,反而加设了提把,直接提着腰射,什么鸡窝超人。
天雨 亚子


正篇解析为了鲁格P08半自动手枪
但是吧,设定集中更细节的设计其实展现的是P08炮兵型。


只不过没有画表尺,但手枪表尺在今天的意义也不大,这个带不带无所谓了。更何况当时表尺都流行虚标,C96甚至有一千米的表尺。


鬼方 佳代子



正篇解析为了HK P30S半自动手枪,但设定集的作画和游戏中是有差别的。
首先,这把还是P30,不是HK45。虽然两者之间极为相似,但还是有判断的硬性标准,那就是扳机护圈。P30的扳机护圈如图所示是向内凹的,HK45是平整的。

这是HK45全家福,扳机护圈都是一样的。

套筒后那个类似击锤的东西不管它,P30的外置击锤也不是这样的。P30在安装战术枪管的情况下是可以螺接消音器的。
牛牧 茱莉



正篇解析为M30三管复合枪
如设定集所述,一般情况下M30没有刺刀座是不能接刺刀的,除非采用熔接这种,当然固定上也拿不下来了。若武器的刺刀不能自由操作,如折叠或拆装,那确实没有装配的必要了,最终采用方案1是合理的,只不过枪管有点太长了。
这种三管复合枪也是一种很有趣的设计,所谓“复合枪”就是多种类型的枪械组合体,例如M30就是霰弹枪(左管是独头弹,右管是霰弹)搭配步枪。

为了发射多种武器,M30有双扳机和射击选择钮(位于枪托上枪膛锁定杆的后面),将选择钮拨动至前方,扣动前扳机,即可发射步枪枪管;扣动后扳机,即可发射左侧独头弹枪管;将选择钮拨动至后方,扣动前扳机,即可发射右侧霰弹枪管。

从左到右依此为:Prvi Partizan 9.3×74㎜R步枪弹、12铅径独头弹、带有膛线的独头弹弹丸、12铅径鸟弹。
桐藤 渚


正篇解析为了瓦尔特PPK半自动手枪
但有人说是英国采用的L66A1,但L66是PP标准型手枪,而PPK是短款手枪。所以这个问题,实质上也就是判断PP和PPK。


PP和PPK的差异主要在握把和套筒 / 枪管,其中套筒 / 枪管长度是最明显的。PP的是明显长出来一截的,所以说PPK更符合美工的情况。但参考上述亚子的情况,美工只是把实物缩比卡通化,立绘和设定集都没有展示桐藤渚佩枪的整枪外观,实物可能真的是L66A1,但目前来说只有美工可参考的情况下,我只能确定为PPK。
顺带说一下怎么大概判断PP和英军装备的L66A1,PP和L66A1在设计上几乎完全一致,但可以通过铭文大致判断。手枪的套筒和底把座上标有五位数的枪号,L66一般为40000-45000左右,“LR”后缀的意思是该枪采用.22LR弹。英军给一些L66进行了击针强化改造,采用了更结实的击针设计,会在套筒防滑纹后标记P,表示这支枪得到了改造。
如上所述,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就是L66A1;如果没有P标识,但满足其他两个条件,也较大可能是L66A1。值得一提的是,L66可能是唯一一款被军队列装用于正常战斗用途的.22LR武器。
圣园 未花


粉色是虚伪
正篇解析为了兰彻斯特MK.1冲锋枪,一直以来有很多人将其判断为德国MP18或MP28,那么为什么它是兰彻斯特呢。
最早的MP18为了配备P08的弹鼓,弹匣井是倾斜设计,后期型因采用直弹匣而改回了水平设计。


后来的MP28,和MP18的主要外观辨识依据是:枪身左侧的扳机正上方有快慢机,表尺从短的翻转表尺改为长的弧形表尺。虽然这些在游戏中都没有展示,但这不重要,因为未花的武器就不是MP18或MP28。

兰彻斯特的标志性特征,例如拱形照门座、突兀刺刀座和圆柱状拉机柄等设计,都是MP18或MP28没有的。

鹫见 芹娜


小护士的L85自动步枪配备有别样的“刺刀”装备,实际上是一支注射器。 这种设计还挺有趣,可能直接看没什么问题,也挺像传统的刺刀安装状态。事实上,一般的刺刀安装情况是,刺刀上会配备枪管套环,刀把后开有卡口。套环从膛口套上枪管,卡口对接枪管刺刀座固定。图为配备M7刺刀的M16自动步枪,是如上所述典型的下挂式刺刀。

而L85步枪算是剑走偏锋的设计,它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刺刀座,而是采用套管式刺刀安装方式,而非传统的下挂式,膛口装置 / 枪管就是它的“刺刀座”。L3A1刺刀的刀把是中空结构,可以直插在膛口装置上,而子弹直接通过中空的刀把射出,所以即使是直插式也和子弹的发射互不影响。


同时,L3A1刺刀也适应了主流,为多功能刺刀设计,可以直接握在手里当匕首用。但这种筒状设计的刀把想必没有传统刀把好握,而且经过射击后的刀把会发烫,也不便于握持。L85全系列都是这种刺刀设计,甚至是L85A3也不见得配备传统刺刀座。而没有刺刀座的L129A1精确步枪也是配套L3A1刺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