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经营战略的目标
生产经营战略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其目的不仅仅是提供具体的产品和服务,而是要使得企业在生产经营领域内建立某种优势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中的三个目标:成本、质量、时间,这三大目标构成了生产经营战略的核心,与生产运作系统密切相关。
由于本身的资源及特性所限,企业通常难以在这三个方面同时发力,因此,需要判断哪个目标对解决企业短板、提高企业竞争力最为紧迫和关键,从而集中主要资源,重点突破。

基于成本目标的战略
1基于成本目标的战略,即通过发挥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及实行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使得产品的成本大大低于竞争对手的同类产品,从而获取价格优势,形成一种进入壁垒,其本质是不断追求生产系统的规模经济性。近年来,片面追求基于成本目标的战略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缺陷:一方面,企业规模过大,管理不便,管理效率降低,若增加管理机构,则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另一方面,容易造成企业生产系统僵化,缺乏灵活性,无法很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基于质量目标的战略
2基于质量目标的战略,即企业把质量因素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依靠顾客能感知到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优势赢得高市场占有率和稳定的利润。
具有高质量产品的公司会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会从市场成长中获取最大的利益。在规模上处于劣势的企业,更应重视采用这种生产战略,把质量作为赢得市场份额的出路。例如,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法,GE公司成功地把一种质量管理方法演变成为一个高度有效的企业流程设计、改造和优化技术,继而成为卓越的跨国企业。
基于时间目标的战略
3基于时间目标的战略指企业把时间作为一种关键的竞争优势来源,通过缩短产品开发和制造周期以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使企业具备提供众多产品种类和覆盖更多细分市场的能力。
基于弹性制造、快速反应、丰富品种、持续创新等方面而构成以时间为基础战略的企业,能够减少方方面面的业务时间消耗,从而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与顾客保持密切的联系,易于吸引到最优质的顾客。
生产经营战略是企业在生产的成本、质量、流程等方面建立和发展相对竞争优势的基本途径,它规定了企业生产制造和采购部门的工作方向,对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有效的支撑。企业的生产经营战略不能仅根据企业内部生产条件来确定,还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整体战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