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巴尔哈特

765.M41爆发了巴尔哈特之战,这是萨巴特远征中的一次主要战役。经过将近十年的努力,战帅司雷德终于带领帝国部队解放了巴尔哈特,对整个萨巴特星区的混沌势力造成战略性重创,严重打击了敌人的事情。在本场战役中,帝国方面总指挥司雷德和混沌大军的总指挥,执政官纳德兹巴尔展开了一场一对一的决斗,二人先后死亡。司雷德的继任者是时任元帅的马克罗斯。
背景:通向巴尔哈特的血战,756-764
自从远征开始,巴尔哈特就是司雷德的主要目标。随着第一阶段Redrake行动的顺利完成,四个目标世界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全部被解放,至756,M41,司雷德对第二阶段解放巴尔哈特持非常乐观的态度,但历史证明他很快就会失望。更加野心勃勃的新地行动花费的时间远超预期,其中以萨维伦和柯西亚二号星的战斗为甚。760,M41,正当司雷德希望远征军可以向巴尔哈特前进时,执政官纳德兹巴尔对帝国战线的中线发动了反击。
在756-761这段时间里,司雷德不得不37次修改对巴尔哈特的预计解放时间。
司雷德手下军官士气受挫,呼吁战帅重新考虑作战方案。军事统帅苏博和德拉维尔建议沿着星区外线前进,攻击防御较弱的努比亚峡湾和乌里斯特环带,这样远征军就可以直插新地航迹星团的重要工业世界。其他军官,包括领主将军库里尔和德曼斯,建议远征军修整一年,巩固当前解放的世界。
两方各有优势,但是司雷德心意已决:“我的目标不会改变,必须解放巴尔哈特。其他世界都是围绕巴尔哈特旋转。”如果他是一个普通人,那么这可以理解为是一种固执,但是司雷德自有打算:
1、 巴尔哈特从战略和士气角度而言意义非凡
2、 附近有多条主要航线
3、 执政官纳德兹巴尔认为这里是“权力之所在”,解放巴尔哈特将重挫敌军士气
4、 如不能优先解放巴尔哈特,那么远征军侧翼就会遭到敌军打击。
5、 司雷德的行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圣徒萨巴特和她的首席军事顾问的影响,法尔特努斯的影响。二人都认为征服萨巴特星区必须先解放巴尔哈特。
法比安佯攻
讽刺的是,司雷德和纳德兹巴尔都希望通过一场决定性的战役击垮彼此。除了积极打通解放巴尔哈特的道路,司雷德还通过新地行动迫使混沌部队在司雷德选择的战场进行决战。
764年,还在从第二次萨维伦战役中撤退的纳德兹巴尔,命令手下法师集结部队,准备将帝国部队引入设在法比安的陷阱。司雷德识破了敌人的计谋,策划了一系列欺骗性行动,让敌人以为他上了当。伪装过的部队动向、故意泄露的通讯记录以及司雷德半公开的宣布他倾向于苏博的以法比安为中心的外线战略,这些迹象都让纳德兹巴尔相信司雷德已经中了他们的圈套。
765年,纳德兹巴尔带领大部军队在巴尔哈特短暂停留进行补给,稍后准备前往法比安进行决战。这时,帝国部队发动了突袭。
相关战斗信息
司雷德的进攻计划代号地狱风暴,包含五个战术战略目标:
1、 确保轨道控制权,尽可能地对敌军舰队造成伤害
2、 对关键地面目标进行持续性轨道轰炸
3、 快速部署地面部队,确保对地面部队的掩护
4、 第一阶段地面进攻,占领主要目标
5、 阶段性部署增援,占领次要目标
司雷德将战场分为九个战区,分属不同指挥官负责:
1. 塔克群岛-欧利费安特将军
2. 扎比思城-布莱克伍德元帅
3. 西部平原-军事统帅苏博
4. 巴尔主城-凯特元帅
5. 布鲁纳巢都-斯卡利亚将军
6. 巴洛珀利斯-库里尔将军
7. 南部地区-巴泽尔和费乐莎元帅
8. 盖特里亚-苏腊顿将军
9. 尊王殿-司雷德本人
军事统帅德拉维尔没有负责具体战区,而是被委派负责监督增援工作。虽然司雷德本人不喜欢德拉维尔和苏博,但是他承认苏博在只会作战方面确实有出彩之处。
舰队突袭
帝国海军的进攻分为四部分:
1、 海军上将克里斯特指挥第一梯队,带领快速攻击舰队在进攻前16小时进入星系,然后藏身在星系恒星的辐射带
2、 海军中将戈隆霍斯特指挥第二梯队,带领运兵船和运输船,在第一梯队到达五小时候潜伏在星系外部
3、 海军上将沙尔瓦指挥第三梯队,负责首轮进攻,直接进入星系内部,攻击敌军轨道站,通知第一、第二舰队前进并夺取轨道控制权,准备部署地面部队
4、 海军中将萨洛克指挥第四梯队,带领增援部队到达星系外部
战斗初始阶段战况激烈,但是胜利的天秤开始向帝国倾斜,帝国损失了9%的船只和人员(大部分来自参加攻击敌方轨道炮台的战斗机和轻型攻击艇),混沌方面52%的舰船来不及启航就被摧毁,另有12%字战斗中被摧毁。
战斗进入第21小时,第一阶段目标制轨道权已经建立,虽然太空战将持续整场战役。帝国海军马上开始对星球上大多数目标开始轨道轰炸。
第33小时,地面部队开始部署。
地狱风暴
在巴尔哈特部署的规模之大,只有在之后的莫朗德战役中才能比肩,后者部署的地面部队数量相当,但覆盖区域却小很多。部署过程中损失了32%的帝国部队,在热点地区这一比例更高。
第44小时,帝国部队在西部平原全面接敌,在巴洛珀利斯,库里尔将军和魔法师索隆·斯卡拉带领的科斯教派发生正面冲突,将军本人在第48小时失去指挥能力。科尔森将军接管指挥权,五个小时后阵亡,然后接任的本泽元帅在五小时后阵亡。之后接任的是军事统帅德雷尼(Delayni),但鉴于他无法赶到巴洛珀利斯,指挥权落在了库里尔的副手,马克罗斯身上。
司雷德得知此事后,直接提升马克罗斯为元帅,希望这能让他的同僚和手下士兵听从指挥,共渡难关。
第65小时,整体战局并不明朗:布莱克伍德元帅占领扎比思城,巴尔主城和盖特里亚即将被解放,但是在塔克群岛、布鲁纳巢都损失惨重,西部平原的苏博和尊王殿的司雷德面对纳兹巴尔德和手下四名得力法师组成联合部队,陷入了苦战。
尊王殿
对尊王殿的围攻持续了十天,纳德兹巴尔的部队建立了良好的防御设施,还得到了来自阿斯菲德的“痛苦机器”的支援。除此之外,可能是由于轨道炮击掀起的尘土造成的暴雨,导致前进道路变成了毒气沾染的泥沼。几千名士兵死在了这样的泥沼里,不是溺死于烂泥之中,就是陷在泥沼中变成了活靶子。
在围攻的第五天,白疤战团突破圣墙附近的防御,包围了法师库勒·科勒什的部队,法师本人则死在海妖宫。
两天后,白银守卫战团在战团长维根的带领下,突破外层防线,但敌军发动了包括混沌无畏和痛苦机器在内的大规模装甲反冲击。白银战团在得到帕尔杜斯第12团、凯特左克第18、21和22团、马里那第18团以及维特利安第二团支援下继续前进,终于在增援到达2小时后攻占了目标,然后在瓦尔彭第50团、帕拉加尔第10团和科尔斯特克477轻型炮团的支援下进攻圣奎德拉斯山的修道院。
与此同时,亚亭贵族军和莫迪安铁卫11团的部分单位占领尊王殿部分区域,但是稍后就被迫放弃取得的战果,然后在围攻的第八天重新占领这些区域。
但是,敌军内城城堡无法被攻破,在帝国部队的围攻下坚持了九天。这时,司雷德带着他的左侧战线的部队来到了尊王殿的大门前。指挥进攻矛头部队的是白银守卫的安伦提斯连长,但是他的部队在痛苦机器的打击下损失惨重。第一只到达大门的部队哈尔坎第八团,该团组织人手炸开了大门。在白银守卫的辅助下,外号重锤的科尔斯特克团和另外4个装甲师占领了财富之塔。
围攻的第十天,司雷德身先士卒,率领八个精锐团进攻高宫,直取纳德兹巴尔最后的藏身处。

塔克群岛和盖特里亚
欧利费安特将军花了十九天才解放了塔克群岛,是各个战区中花费时间最长的一个。整场战役帝国方面损失惨重,这是因为一方面战役初期发生了因为导航错误,三艘运兵船发生碰撞,另一方面,帝国部队必须逐岛清理敌军防御。
欧利费安特将军的计划是夺取气体矿脉和处理厂,二者为巴尔哈特提供了大量能源。但是在战区完全解放之前,两个最大的气体矿发生起火爆炸(可能出自敌军之手。)大火燃烧了五年, 直到775M41,海床之下还是不是发生气体爆炸。
欧利费安特将军因自愧不能完成既定目标,在768年自杀。
夺取盖特里亚的目的与塔克群岛类似,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这里的战斗损伤较小。尽管如此,战斗结束后,还是有大量烟尘被掀入大气层,导致整个盖特里亚和部分赤道地区经历了一场漫长的核冬天。
升天谷之战
升天谷之战是西部平原战区的顶峰,并标志了整个战区战事的终结。在第九天的战斗中军事统帅苏博得知布鲁纳巢都已被解放。在这条消息的鼓舞下,加之第四波援军已经赶到,他指挥自己的装甲排来到卢米娜的河口,和法师奎尔的机械化纵队在升天谷爆发激战。
大战一触即发,这次战斗是整个西部平原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经过了16个小时的激战后,苏博在机械教泰坦军团的支援下进攻敌军占领的高地。战斗结束后,西部大陆宣布解放。
巴洛珀利斯
在战斗的第八天,荣誉晋升的马克罗斯元帅带领将士排除万难,击退了混沌的进攻。这是一场火的洗礼,战况太过激烈,以至于马卡罗斯本人也不能完全掌握大局。他之所以能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战术计划完全是因为他向西自己的直觉。在日后作为远征战帅的日子里,他一次又一次展现了这种特质,即便是相互矛盾的信息也不能阻止他做出正确的决定。
在战斗的第九天,帝国军队在巴洛珀利斯反败为胜。根据在场的其他人描述,司雷德本人在听到这个消息时,“出于对马卡罗斯的敬佩而不知说什么好。”也许就是这一次的胜利,让司雷德相信马卡罗斯能够成为下一任的远征战帅。
高宫
在第十天的时候,战帅司雷德无穷的精力似乎已经 ,他周围人惊讶的发现战帅本人“虽现疲态,但却将远征视若己任”
虽然胜利近在咫尺,但是巴尔哈特战役的伤亡已经超过了他最悲观的语气,司雷德认为行动代号地狱风暴已经成为了现实,似乎他也在谴责自己将部下送入这样一场灾难。(军事统帅德拉维尔没有放弃任何一个能够在背地里嘲讽司雷德的机会,甚至在司雷德死后,他还发表了如下言论:司雷德要是把行动代号改成“公园漫步”或者“田间野餐”的话,他死的时候就不会那么抑郁了。)
但是司雷德的活力很快就回来了。按照记载,当时帕拉格尔团的赫尔孟德上校对战帅司雷德说:“宫殿的陷落不过是时间问题,大人,但是可能还会搭上几千条人命。”司雷德则回答说:“那且由我打头阵吧!”说完就跳下自己的奇美拉指挥车,拔出自己的解放者之剑,亲自带领第一波进攻。
最后的激战持续了18个小时,其中在活水花园拉锯战就持续了四个小时。当司雷德的遗体接受医检时,检查结果表明当时他的腹部受了一处致命伤,但是当时却并没有接受治疗。
正是在第18个小时,来自哈尔坎的几个团夺取了侧翼位置,而白银守卫、科尔斯特克步兵团和艾利特重型炮兵占领了档案一线,司雷德和自己的护卫部队在高宫西侧围栏发现了纳德兹巴尔和随行保镖。
后世的帝国记录倾向于将二人的战斗比作一场命运的对决。而事实可能并没有那么富有诗意:在知道自己突围无望的情况下,纳德兹巴尔在宫殿中寻找着司雷德,而司雷德也急于消灭纳德兹巴尔。
按照帝国资料记载,两人的决斗持续了7-11分钟。当时在场的一名星界军士兵描述:“二人的战况太过激烈,大多数人都得从房间里撤出来。” 虽然司雷德受了两处致命伤,但依然凭借勇气和意志的支持打倒了纳德兹巴尔。执政官的追随者随即将二人淹没,试图将纳德兹巴尔带到安全的地方去,但随即遭到了前来保护战帅的星界军的迎头痛击。另据记载,许多人见到纳德兹巴斯被击倒只后,立刻放弃了抵抗,瘫坐在原地,任人宰割。

司雷德最后在宫殿的西庭被发现。而执政官的尸体则在财富阶梯的乱尸堆中被挖了出来。在司雷德护卫部队的疯狂进攻下,所有射程范围之内的异端都被消灭了。直到事后,他们才反应过来这些异端不过是想抢回纳德兹巴尔的尸体罢了。
后续余波
在司雷德生命中最后的时光里,他在病榻上人们元帅玛卡罗斯接替自己的工作。这一命令让大多数人猝不及防,其中以苏博和德拉维尔为甚。在宣布完自己的继任者之后,战帅安心的拥抱了帝皇之光。很多人都认为马卡罗斯之所以能够成为第二任战帅是因为他在巴洛珀利斯的表现,司雷德正式从中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能够利用巴尔哈特的胜利继续前进的战帅的影子,这种品质是他自己所缺乏的。
当时追随纳德兹巴尔来到巴尔哈特的混沌部队和指挥官大多已被消灭。但是,法师艾利卡尔、阿斯菲德和斯卡尔却逃跑了。艾利卡尔在9天后的一次太空站中被杀。
随着巴尔哈特的解放,帝国军发现了大量被遗弃的人体试验品,他们都用于阿斯菲德可怕试验的牺牲品。在纳德兹巴尔来到巴尔哈特之前,作为总督的斯卡尔建立了大量的灭绝营,总计有一亿帝国公民死于各种“富有创意”的酷刑。而这种骇人听闻的行径不过是斯卡尔寻欢作乐的方式之一罢了。这些惊人的发现让不少士兵陷入疯狂,但是更多人则是发誓要消灭这些魔鬼,哪怕是要追到银河的尽头也在所不惜。
巴尔哈特是帝国远征的转折点。在这一场战斗中,双方都损失了自己的最高指挥官,帝国方面还有马卡罗斯接替司雷德的衣钵,而混沌方面却没能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统领大局。
很多历史学家将巴尔哈特比作一场教科书式的帝国胜利,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最终的胜利,而是司雷德五个既定目标得以顺利完成。但是,实际情况更加复杂,而且每一个目标的成功都伴有惨痛的代价。
帝国高层指挥,甚至马卡罗斯本人都已经意识到了一个严酷的事实,远征的最终胜利将让帝国付出高昂的代价。作为圣徒萨巴特的最狂热的追随者和远征的倡导者,司雷德已经与世长辞。最终的胜利是否能属于帝国,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
巴尔哈特的战斗标志着与血契部队的第一次遭遇。血契部队在战斗中抓住了司雷德护卫部队的指挥官,科莫杜斯·雷兰德。战斗结束后,他得以逃脱,并向新任的战帅汇报了相关情况。这是帝国广大指战员第一次听说血契部队的名字,而在日后战斗中,血契部队成为了帝国最棘手的敌人。
至775.M41,虽然帝国倾注了大量物资,但是巴尔哈特各大城市的重建工作进展缓慢。
伊布拉姆·冈特政委在瓦戈哈斯特的一次军官集会上重述了哈尔坎第八团和阿斯菲德的苦战,要求维姆巢都的守军千万不要低估敌军。

在巴尔哈特战役之前被司雷德降职的皮斯·科勒政委,当时在巴尔哈特的西南大陆作战,余生都活在对冈特的嫉妒之中,因为冈特能够分享司雷德最后的胜利荣光。
(后期将逐步介绍萨巴特远征中的各个重要任务和参战部队,一步步慢慢来。需要借用译文什么的请先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