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接近玄武门事变之前,看似平静的大唐王朝真的平静?(二)
您想想这两者之间当然有区别了,一方面李渊感觉很满意,另一方面李世民很有压力。当然李建成平定山东这件事儿背后有魏征重要的功劳,魏征看出来李世民功劳越来越大,你虽然是皇帝支持的第一张子,你也要需要更多的工业,恰恰赶上这时候李渊对李世民越来越不放心,所以太子李建成就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平定了山东。这几场战役较量下来之后,不仅仅是谁获得功劳的问题,关键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开始有机会大量扩充自己的势力了。
这个时候我们在盘点一下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手下这些大将,首先李世民手中的谋士有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这群谋士再加上秦妇文学馆的18学士谋事上来看,李建成这边一点不落下风,他这边有谁?有大名鼎鼎的太子、洗马桥、魏征,还有中运王归,这也是后来大唐宰相级的人物,还有左卫率、违停等尽心所事的东宫属官。而齐王李元吉这边也有王笑一、张印这帮祁王府的文学等。到武将这边李世民手下有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包括段志玄等一批人员,当然都是名将。李建成这边有薛万彻、冯丽、李元吉这边还有谢淑芳等人,这些人在史书上都是被立传的人物都是有一号的。李世民自己开府手下有兵丁。而且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断在扩张自己的势力,史书上记载也挺逗的说李建成斯朝斯方,小勇闭幕,长安恶少两千余人,续为公假,分屯左右,长林门号长林军,常临门,就是太子东宫的门。这些人在东宫门外住手,所以太子手下的兵就叫做长林军儿,史书上还讲他们哥儿俩说木壮士多匿罪人。在史书上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千万别以为招募这些人真就是那些闲杂人等,黑街头的黑社会,没那么简单。过去征兵打仗的时候,你温良恭俭让的人,谁去打仗?
您看明史上讲戚继光抗倭的时候怎么着不七家军的,他在街头看着这些海边的渔民打仗,互相之间争斗是不死不休特别的勇敢。所以招募这些人打仗非常勇猛特别团结。当然也不排除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故意给李建成和元吉这哥儿俩泼了点脏水,比如说到李世民的时候说舍弃愿效死,等到这两位就多点抹黑的内容,也保不齐但至少可以证明一件事,这哥仨都在想方设法不断壮大自己的势力,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不仅要壮大自己的势力,还要壮大在皇宫当中,包括皇室之外地方大员的势力。在贿赂后宫嫔妃这方面李建成、元吉是下一步找功夫的,后宫很多嫔妃都在替他们说话,在宫廷当中慢慢的他们也掌握了话语权。
在封疆大吏当中,跟李志民关系非常铁的有洛阳的张亮,包括幽州的王君廓尔,建成、元吉这哥儿俩像幽州大都督王源,包括河北的李志安、李辞行都是他们的死党。从对比双方势力来看,外部势力不好说,在京城内部,因为建成和元吉两家加在一起,在宫内的嫔妃控制李渊身边的舆论,还有李渊本人也正在疏远李世民,在京城内部李世民的处境更加是危机四伏雪上加霜,这还不算完更重要的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这哥儿俩也看出来了,李世民不仅是个人厉害他手下这些文臣武将也个顶个的有文化水平,慢慢的李建成和李元吉不仅是对李世民本人进行打压,他们开始对秦王府这些人不断地下手了。
首先采取金钱贿赂,不断的一些财富拉拢这些人,找了一圈儿,咱得佩服李世民确实会用人用钱,基本买不动秦王府手下的人,怎么办?收买不成对秦王府这些将领就开始用陷害的手段了,你看尉迟敬德就被他们给下狱了,但是即使下狱又何妨我就是不跟随你。另外这些谋士也采取开始分解的行动,不断的开始把你这个文臣调走,我调走你总没有什么可说的。可以说秦王府这边山雨欲来风满楼,这种压力之下,他采取什么样的反击方式?不是不反击,是没有更合适的机会,终于被秦王李世民逮到一个机会,这就是著名的杨文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