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rry向】《兽星战纪》符拔的绝密历史笔记·科技篇(节选)
上篇笔记:

“楔子”:

我们的文明发展史大事纪·科技篇(涉及文物具体年代处为多方面综合推断,标“?”处为尚未确定或有争议;由于许多实证性文物已因战争损坏或遗失,部分重要事件断代争议较多;由于部分时期历史资料缺失,这些时期的科技成果有待补充):
约泰拉历前17世纪前半叶,早期兽人开始使用打制石器;
泰拉历前1680年(?),现存最早的打制石器【原件已于第六次人兽(全面)大战中损坏,后经修复,一说泰拉历前1683年】
约泰拉历前17世纪中叶,早期兽人克服恐惧,学会使用天然火种;
泰拉历前1675年(?),现存最早的用火遗迹【原址已于第五次人兽(全面)大战和第六次人兽(全面)大战中严重受损,一说泰拉历前1679年,一说泰拉历前1683年】;
约泰拉历前17世纪后半叶,兽人一族学会自主取火;
泰拉历前1668年(?)第一块带有敲击生火痕迹的燧石(原件出土于泰拉历1589年,曾藏于祥瑞王朝皇家博物馆,现已佚失)
泰拉历前17世纪末,兽人族开始使用轮子等复杂工具;
泰拉历前1608年(?),现存最早的轮子实物【原件出土于泰拉历1823年,已于第六次人兽(全面)大战中受损,一说泰拉历前1715年】
泰拉历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中叶,磨制石器大发展;
泰拉历前1578年(?)现存最早的磨制石箭头(一说泰拉历前1578年);
约泰拉历前16世纪前半叶~前16世纪后半叶,兽人族逐渐掌握冶铜技术;
泰拉历前1585年(?),存世最早的青铜器【原件已佚(yì),一说泰拉历前1590年,一说泰拉历前1595年】;
泰拉历前1579年(?)现存最早的冶铜点【遗址已于第五次人兽(全面)战争中损毁,一说泰拉历前1582年】
泰拉历前1568年,现存最早的青铜斧柄及青铜针(原件均于泰拉历1664年出土自同一遗址,曾藏于祥瑞王朝皇家博物馆,现斧柄已佚失,仅存青铜针);
泰拉历前1537年,存世最早的青铜三足兽吞雾鎏金鼎(原件出土于泰拉历1608年,曾藏于祥瑞王朝皇家博物馆,已于祥瑞王朝灭亡后佚失);
泰拉历前16世纪中叶~前15世纪后半叶,兽人族逐渐掌握冶铁技术;
泰拉历前1591年(?),现存最早的由天然陨铁制成的铁器(一说泰拉历前1599年)
泰拉历前1576年(?),现存最早的铁矿开采地(遗址于泰拉历1792年始发现,后因周围采矿活动频繁而受破坏,仅存少许涵道等);
泰拉历前1438年(?),最早的块炼铁遗存;
泰拉历前14世纪末,生铁冶铸技术出现;
泰拉历前13世纪中叶(?),炼钢技术开始出现;
泰拉历前1259年,现存最早的钢制兵器;
泰拉历前1263年,现存最早的钢制农具;
泰拉历前12世纪中叶,固体脱碳制钢技术出现;
泰拉历前13世纪后半叶~前10世纪中叶,淬火,退火,正火等一系列技术相继发明;
泰拉历前1088年,现存最早的铸态钢器件;
泰拉历1世纪后半叶,炒钢技术发明;
泰拉历3世纪中叶,百炼钢技术发明;
泰拉历5世纪后半叶,灌钢法工艺发明;
泰拉历前391年,以风车带动的鼓风机发明,冶炼业效率得到提高;
泰拉历前275年,水排鼓风机发明,冶炼业效率进一步提高;
约泰拉历前16世纪中叶~前14世纪前半叶,城市和道路开始出现,功能日趋完善;
泰拉历前1548年(?),现存最早的人造路面,以碎石拼砌而成;
约泰拉历前1558年~前1226年,据信为存在时间断代最明确的早期城市——罗达城存世(遗址于泰拉历1585年在火山灰层下发现,发掘工作几经中断和破坏)
泰拉历前1545年(?),洮瑭王朝都城——肃城落成,具备较为完善的排水系统。
泰拉历前866年,枫阳城(在今枫烨市西北方向)落成;
泰拉历前16世纪末~前9世纪,风车诞生并逐渐推广到大陆的许多风力较强的地区;
泰拉历前1542年(?)现存最早的关于木质风车的壁画(一说泰拉历1544年);
泰拉历前381年,现存最早的风车叶片残片;
泰拉历1875年,现存最古老的风车建成;
泰拉历前16世纪中叶起,灌溉系统逐渐走向完善;
泰拉历前1513年(?),现存最早的农田灌溉系统,利用沟渠以及地势自动引水入田;
泰拉历前1312年(?),脚踏水车发明,利用脚踩踏踏板提供动力,将水从低处运至高处的农田;
泰拉历前1295年,筒车发明,有效节省了人力;
泰拉历前1288年(?),风力水车发明(一说泰拉历前1290年);
泰拉历前16世纪前半叶,分别以动物纤维和植物纤维为原料的纺织技术开始发展;
泰拉历前1627年(?),现存最早的关于纺织过程的壁画;
泰拉历前1576年(?),现存最早的麻织物残片,木棉织物残片和丝绸残片;
泰拉历前1322年,现存最早的棉织物残片;
泰拉历前1117年,现存最早的缫车遗存;
泰拉历前10世纪末,纺织业手工工场开始出现;
泰拉历前7世纪末,大型提花织机诞生,纺织工艺进一步改良;
泰拉历107年,第一台多头手摇纺纱车诞生,纺纱效率极大提高;
泰拉历355年,第一台水力纺纱车诞生;
泰拉历前10世纪末,造纸业作为纺织业的衍生物(以废弃布头等造纸)诞生;
泰拉历前968年,现存最早的关于“纸”的文献记录;
泰拉历前873年,现存最早的纸张残片;
泰拉历前532年,现存最早的印刷雕版;
泰拉历前315年,现存最早的印刷活字;
泰拉历前13世纪~泰拉历前9世纪,第一次医学大发展;
泰拉历前1258年(?),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杂病解疑录》写成;
泰拉历前1245年,现存最早的煎药用具及药物残渣;
泰拉历前10世纪前半叶,兽人一族开始开发和利用天然磁石;
泰拉历前951年,现存最早的关于利用天然磁石的文字记录;
泰拉历前785年,现存最早的罗盘(原件已佚失);
泰拉历前7世纪~泰拉历6世纪,第二次医学大发展;
泰拉历前653年,现存最早的解剖学著作《解骨录》写成;
泰拉历前5世纪,佚名药剂师在研究“丹药”时意外发明黑火药;
泰拉历前432年,现存最早的关于“火药”的文献记录;
泰拉历前418年,现存最早的火铳和火药瓶;
泰拉历前197年,第一台风力采矿机诞生,但由于对风力持久性和地形要求较高,只在少数多风地区适用,其他地区需要由至少一只风系神兽持续施法,才能为它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
泰拉历前946年,现存最早的兽造运河;
泰拉历615年,连接温带平原区,热带丛林区主要水系的大运河开通,极大地便利了水路运输;
泰拉历657年,大运河向南延伸至中南沿海区合连郡(今连海市)的支线开通;
泰拉历前938年(?),现存最早的关于自动木质机械的记录(由于文献资料缺失,尚未能得知是否有更早的记载);
泰拉历1094年,第一张滑翔伞试飞成功;
泰拉历1135年,第一架滑翔机试飞成功;
泰拉历1265年,第一台载兽热气球出现,并很快被广泛用于战争中的情报侦查等;
泰拉历14世纪前半叶~15世纪前半叶,第一次产业大飞跃;
泰拉历1305年(?),第一座水力纺纱工厂诞生;
泰拉历1321年,第一台大型收割机诞生(依然以牲畜为动力);
泰拉历1327年,大气压式蒸汽机出现,利用喷水冷却热蒸汽的方式制造气压差推动气缸中的活塞向下运动,从而产生动力,迅速被广泛用于矿山抽水等行业;
泰拉历1334年,在大气压式蒸汽机的基础上,梼杌族工程师凌玖耀成功制造出第一台高压蒸汽机,效率和动力提升数倍;
泰拉历14世纪40年代~60年代,随着蒸汽动力的逐渐普及,我们的文明进入“蒸汽时代”;
泰拉历1351年,第一家以蒸汽为动力的纺织厂开业;
泰拉历1358年,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蒸汽铁路机车在御津府(今钰津市)制造成功【原件曾藏御津府工业博物馆(今为钰津城市博物馆),已佚失】;
泰拉历1359年,底吹转炉炼钢法发明,钢铁工业开始突飞猛进;
泰拉历14世纪中叶,标准部件生产法逐渐普及,大批量生产质量基本一致的工业品成为可能;
泰拉历1362年,第一条使用蒸汽机车,从牟顿县到澜节县的短途客运铁路开通运营;
泰拉历1379年,祥瑞王朝颁布统一的新交通标准,并将建设交通网列为重点;
泰拉历1380年,从祥瑞王朝国都枫烨府(今枫烨市)至中南沿海区重要港口阳潮府(今阳潮市)的第一条严格意义上的现代公路正式开通;
泰拉历1405年,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干线全面通车;
泰拉历1362年,第一台蒸汽动力无轨车辆造成;
泰拉历1363年,第一台具有实用价值的蒸汽犁投入使用;
泰拉历1364年,第一台蒸汽动力收割机诞生;
泰拉历1354年,第一台载兽氢气球出现。
泰拉历1365年,第一艘以氢气为填充气体,由蒸汽动力活塞螺旋桨控制方向的飞艇试飞成功;
泰拉历1367年,第一艘明轮汽船在大运河上试航成功;
泰拉历1369年,第一艘蒸汽动力巡洋舰在中南沿海区闵侯府(今闵州市)军港下水并列装祥瑞王朝海军;
泰拉历1370年,祥瑞王朝太祖提出著名论断“是煤与铁而非血与火成就了我们对这片大陆的统治”;
泰拉历1378年,第一条地铁在枫烨府落成,以蒸汽机车牵引(后改用电气化机车);
泰拉历14世纪后半叶~15世纪前半叶,现代化学工业开始发展;
泰拉历1381年,最早的塑料制品被开发;
泰拉历1385年,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天然气井开始开采天然气;
泰拉历1392年,第一台瓦斯灯在枫烨府街头投入使用,为街道提供夜间照明;
泰拉历14世纪后半叶~15世纪后半叶,第二次产业大飞跃;
泰拉历1403年,第一台发电机试制成功;
泰拉历1412年,第一台实用煤气机试制成功;
泰拉历1415年,第一座石油精炼厂建成;
泰拉历1420年,第一台二冲程内燃机试制成功;
泰拉历1428年,第一台以内燃机为动力的三轮汽车研制成功;
泰拉历1431年,第一口现代油井开始开采石油;
泰拉历1434年,第一台四轮汽车研制成功;
泰拉历1438年,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试制成功;
泰拉历1440年,第一台内燃轮机驱动的船舶在运河上投入使用,负责运输货物和游客;
泰拉历1452年,第一台多级式汽轮机研制成功;
泰拉历1456年,第一台煤液化设备研制成功;
泰拉历1459年,第一艘以氦气为填充气体,由内燃机活塞螺旋桨控制方向的飞艇正式投入使用;
泰拉历1464年,第一架活塞式螺旋桨飞机于中南沿海区首府兴琅府(今琅海市)首飞成功;
泰拉历1473年,第一架涡轮螺旋桨飞机试飞成功;
泰拉历1481年,第一架直升飞机研制成功;
泰拉历1489年,第一艘航空母舰正式下水;
泰拉历1493年,第一台喷气式引擎研制成功;
泰拉历1500年,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飞成功;
泰拉历1516年,第一架超音速飞机——腾龙号试飞成功;
泰拉历1372年,第一枚简易湿电池诞生;
泰拉历1385年,第一份有线电报发送成功;
泰拉历1386年~1470年,电报线网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设起来;
泰拉历1390年,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干电池诞生;
泰拉历1405年,第一台真正具有商业价值的发电机制成并开始发电;
泰拉历1407年,第一台电动机样机实验成功;
泰拉历1416年,第一台电弧灯试制成功;
泰拉历1420年,第一家大型火电厂于热带丛林区首府岚箐府(今青岚市)建成;
泰拉历15世纪30年代,随着电力的普及,我们的文明进入“电气时代”;
泰拉历1423年,第一座太阳热发电设施于高地区首府萨勒府(今萨勒市)落成,为雪域高原持续供电;
泰拉历1424年,第一个小型直流电网在枫烨府落成,主要为王宫和其他重要部门提供电力;
泰拉历1425年(?),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风力发电机于高地区开机发电(一说泰拉历1407年就曾有人/兽试图以风车带动发电机发电且获得成功);
泰拉历1427年,第一个白炽灯泡点亮;
泰拉历1428年,第一座地热能发电厂于极北区落成;
泰拉历1429年,第一座水力发电大坝在高地区与温带平原区边界处的河流上落成;
泰拉历1438年,交流电网开始推广并逐步取代直流电网;
泰拉历1442年,第一台电力铁路机车在江陂府(今江陂市)正式投入使用;
泰拉历1448年,第一台燃气发电机在御津府投入使用;
泰拉历1453年,第一次有线电话实验成功;
泰拉历1465年,短波通信实验取得突破性进展;
泰拉历1468年,第一次无线电报发送实验成功;
泰拉历1472年,最早的电动汽车出现;
泰拉历1477年,最早的电影放映机(原件曾藏于御津府工业博物馆,已佚失);
泰拉历1483年,最早的收音机;
泰拉历1496年,第一条电气化高速铁路建成;
泰拉历15世纪前半叶~16世纪初,化学工业持续进步;
泰拉历1462年,氯碱工业生产工艺改良;
泰拉历1470年,合成氨工艺改良;
泰拉历1475年,第一次制取液晶;
泰拉历1481年,硫酸制取工艺进步;
泰拉历1487年,无烟火药制取成功;
泰拉历1496年,最早的氯碱离子交换膜制造成功;
泰拉历14世纪40年代起,农药,化肥等广泛用于农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泰拉历14世纪中叶~15世纪中叶,各类稀有气体的提取和使用逐渐发展成熟;
泰拉历14世纪中叶至今,第三次医学大发展;
泰拉历1426年,第一款具有实用意义的化学合成止痛药投入临床使用,随后各类化学合成药物逐渐取代天然药物;
泰拉历15世纪20年代起,各类消毒技术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
泰拉历1475年,第一台放射线透视仪投入运用,极大促进内科发展;
泰拉历1486年,第一瓶抗生素提取成功;
泰拉历1495年,首次合成胰岛素;
泰拉历16世纪前半叶~17世纪中叶,第三次产业大飞跃;
泰拉历1501年,第一枚氢氧燃料电池研制成功;
泰拉历1503年,第一座核反应堆投入使用;
泰拉历1522年,第一座民用核电站在寰中府(今寰中市)并网发电;
泰拉历1530年,第一艘核动力破冰船在极北区首府摩曼府(今摩曼市)下水;
泰拉历1542年,第一架核动力飞机试飞成功;
泰拉历1547年,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泰拉历1566年,第一枚氢弹试爆成功;
泰拉历1503年,冷超导技术实验获得成功;
泰拉历1509年,磁悬浮技术获得成功;
泰拉历1512年,连接枫烨府和经济中心申春府(今申浦市)的第一条冷超导磁悬浮列车线路正式开通运营;
泰拉历1537年,热超导技术试验取得关键性突破;
泰拉历1545年,第一条使用热超导技术的磁悬浮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泰拉历1509年,第一枚实验用三级无人火箭发射并成功回收;
泰拉历1513年,第一枚亚轨道飞行器——边际一号由特制运载飞机——鹏翔一号上发射并成功离开大气层,在太空停留5分钟后安全返回;
泰拉历1516年,第一枚导弹——铁爪号试射成功;
泰拉历1525年,由“宏图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的第一颗兽造卫星——祥瑞一号在位于昌文府(今昌文市)的航天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预计在轨运行30天,实际在轨运行45天;
泰拉历1528年,第一颗回收式卫星发射成功;
泰拉历1532年,第一颗气象卫星——乾坤一号发射成功;
泰拉历1554年,由鸿蒙二号运载火箭搭载的第一艘无兽实验宇宙飞船——仙舟一号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并完成为期两天的试飞;
泰拉历1562年,第一艘载兽宇宙飞船——仙舟六号发射成功;
泰拉历1571年,第一个空间站——景歆号空间站的核心舱发射升空;
泰拉历1584年,第一枚深空探测器——锐眼一号由威力更为强大的新型运载火箭——鸿蒙六号发射成功;
泰拉历1587年,第一艘登陆月球——卢纳的无人飞船样品试飞成功;
泰拉历1592年,第一次载人登陆卢纳的任务顺利完成;
泰拉历1604年,第一架航天飞机试飞成功;
泰拉历1607年,第一架空天飞机试飞成功;
泰拉历1615年,第一台核动力航天器——冲刺号试飞成功;
泰拉历1623年,卢纳上第一个可供驻留人员和科研设备的基地落成;
泰拉历1629年,第一座宇宙太阳能发电站正式建成,利用太阳能发电并将电力以无线电波的形式发送至地面接收站,再由地面接收站变压后通过电网输送至用户;
泰拉历1632年,第一个卢纳和泰拉星之间的中继门户空间站——生命之船空间中继站正式落成;
泰拉历1512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神算号研制成功;
泰拉历1533年,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玄机号研制成功;
泰拉历1542年,第一台激光光刻机正式诞生;
泰拉历1556年,第一块高纯度硅晶圆在江陂府电气研究院(今为江陂市半导体研究所)被制造出来;
泰拉历1564年,第一台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成功并被用于计算和控制核反应堆温度;
泰拉历1568年,第一块单晶硅太阳能板制作成功;
泰拉历1574年,第一座太阳光发电站正式启用;
泰拉历1572年,第一个军用网络系统建成;
泰拉历1575年,第一个民用互联网系统建成;
泰拉历1582年,第一枚大功率集成电路芯片试制成功;
泰拉历1585年,第一台使用大功率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研制成功;
泰拉历16世纪50年代~90年代,随着个人电脑和互联网逐渐普及,我们的文明进入“信息时代”;
泰拉历1577年,第一部无绳电话问世;
泰拉历1588年,第一部手机问世,作为信息杆的前身,非常笨重,携带较为不便;
泰拉历1596年,第一部智能手机问世,外形更为轻薄,性能更为强大;
泰拉历1605年,第一条量子通信线路正式投入使用;
泰拉历17世纪前半叶,虚拟投影成像技术迅速发展;
泰拉历1631年,“数字宇宙”概念最早被提出;
泰拉历1647年,第一个专供民用的数字宇宙虚拟空间正式开放;
泰拉历17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第四次“大混乱”时期),由于战乱和文献资料暂缺,具体科技发展情况难以全面评估(唯一可推断的是,由于局势长期不稳,这段时期内民用科技几乎没有进步);
泰拉历1691年,原子弹,氢弹首次用于实战;
泰拉历1725年,可用于快速运送人员和物资的亚轨道火箭开始投入实战;
泰拉历1748年,第一个大型水上堡垒建成,可长期驻留军队和存储物资;
泰拉历1762年,第一枚超音速导弹——天火号投入实战;
泰拉历1825年,第一台军用多功能集成信息杆投入使用,可调出一面虚拟屏幕并进行操作,为现代(泰拉历22世纪)民用信息杆的前身;
泰拉历1864年,第一台飞行车辆投入军事用途;
泰拉历1913年,第一场完全在外太空发生的战役正式打响;
泰拉历20世纪90年代末起,随着《世纪末和平条约》的签署,民用科技产业再度开始发展;
泰拉历2000年,第一台民用信息杆正式问世;
泰拉历2009年,第一家完全以亚轨道火箭运载乘客和货物的民用运输企业成立;
泰拉历2016年,“数字宇宙”升级为“元空间”并再度对民间用户开放;
泰拉历2028年,卢纳旅行开始兴起;
泰拉历2039年,意识上传云端功能诞生,但迄今尚未推广。
泰拉历2075年,感官电影技术诞生,观众可身临其境感受影视作品。

以上为对世界观的进一步补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