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虽迟但到】少女前线0202年夏活“双联乱数”PV+前三章剧情报告

2020-09-03 17:40 作者:このクソ提督  | 我要投稿

热情好客巴尔干,团结友爱德意志。

隔了大半年没写PV报告,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开头了。此处是不是该来一句:我想死你们啦!【停

这次活动我最喜爱的静止系PPT PV又回归了,相对于动画PV,静止系的演出更意识流,当然也更方便我胡说八道(不是)。之前我手忙脚乱写了篇先行版PV报告(为了便于理解本篇报告胡诌的内容,友情提醒先看过先行版报告会更好),所以就先按照先行版报告的内容依次复盘一下。

登录图

先行版报告推论回顾:

图上的大叔不可能是“格里芬”,其身份有两种可能——

1、安全局派出的随行的保镖或特工;

2、德国(东德)方面派出的“地陪”,类似于在贝莱格莱德接待了我们的K。

 

现在看来第二个推测是对的,这位名叫“霍普斯”的大叔是乌尔利赫主席派来的保镖,也就是“地陪”了,当然旁边的默莉朵小姐姐也算是“地陪”之一,这两位都可以说是主席的“亲信”。

不过,关于这位霍普斯大叔还有其他更有趣的信息可以说道下,这里就先卖个关子,留到后面前三章剧情线索整理部分再说。

我依然还是那个观点:跟主角站在一起的人未必就是自己人。

 

然后登录图的其他信息补充

在活动开始前,登录图还有PV都没有过多透露出剧情发生的地点,直到活动当天登录图上才多了几行字。

不莱梅 53°04N 8°48E

正是这次活动的舞台背景——不莱梅。


虽然这次活动前对这方面的剧透是三缄其口,但还是架不住维护公告偷跑,一个“不莱梅乐队海报”,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

而这个家具也是这次活动家具里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个,不仅因为它剧透了活动地点,而且它的背后还有一段童话故事。

海报上的狗被魔改成“筷子”了

下面的简介就直接摘抄wiki了:

不莱梅乐队又名《不莱梅的城市乐手》,是德国很出名的一个童话故事,这个童话起源于中世纪,后来被格林兄弟收录进了《格林童话》(所以要注意,这个童话不是格林兄弟写的)。

 

故事梗概

一只鸡、一只猫、一条狗和一头驴。因为它们年纪太大了,它们的主人要将它们宰杀,成功地逃了出来后意外地碰在了一起。根据驴的提议,决定一起去不莱梅做城市乐手。

在去不莱梅的路上,动物们发现一间森林小屋,四个强盗正在享受他们的不义之财。四个动物一个站在一个的背上,它们决定演奏音乐乞求换来一顿饱餐。可是,这个“音乐”得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强盗们不知道这奇怪的声音是什么,逃命去了。动物们进屋美餐了一顿,并决定在屋里过夜。

当天晚上,强盗回到小屋并派其中的一个进屋检查。屋子里一片漆黑,他看到了猫的眼睛在黑暗中发亮,以为那是火炭,凑上前去想要借此点亮手中的蜡烛。这时候,猫用爪子猛打强盗的脸庞,接着驴用腿踢他,狗咬他,最后鸡大声鸣叫着将强盗赶出了屋门。

逃出来的强盗告诉他的同伙,他被一群怪物围攻,有一个巫婆用指甲抓他,有一位巨人用棍子打他,有一只老虎用牙齿咬他,而最可怕的是有一个魔鬼对着他耳朵尖叫。强盗们放弃了小屋再也没有回来,而动物们则在那里愉快地生活了下去。

这个童话故事的寓意精髓是:弱者通过团结协力能够战胜强者。

如果要无端联想,这个故事还挺“红又专”的,往大了说可以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而“被压迫阶级反抗压迫阶级的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烧钱的世界里,这种阶级层次划分以及阶级之间的矛盾则更加鲜明,很难不去猜想这是否是一种隐喻。

 

不过看了故事梗概大家可能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童话的题目其实是有误导性的,因为四个动物并没有成为“不莱梅的城市乐手”,而且在童话的原版作品中甚至没有提到过不莱梅这个城市。童话中的四个动物认为,一个人即使一无是处,但它至少还能够成为一个不莱梅的城市乐手,这其实是对当时不莱梅的文化质量的讽刺。即便如此,这个童话依旧受到不莱梅人的喜爱。

所以,单看故事内容,所谓的“不莱梅乐队”跟不莱梅其实没啥实质上的联系(老婆饼没老婆,夫妻肺片没夫妻,所以不莱梅乐队没有不莱梅是很合理的)。但是这个东西真正实锤的地方就是,不莱梅的人民很喜欢这个故事,喜欢到哪种程度呢,不莱梅的市政厅大门就摆着以这个童话故事为原型的雕像。这个雕像可以说是不莱梅的地标之一,因此这个家具除了可以理解为一个童话故事,也可以理解为不莱梅的这个雕像。

红框上方就是不莱梅的市政厅
许多人相信,如果抱住驴的前腿并且许愿,愿望将会得到实现。雕塑的这个位置因此而被游客摸得发亮。

顺带一提,上面那张鸟瞰图中市政厅右侧的广场上还有罗兰雕像,就是《罗兰之歌》里那个圣骑士罗兰,没啥别的意思,单纯因为我很喜欢罗兰这个人物所以特地提一下【你


航拍影像

既然提到不莱梅了,就不得不提PV里那个让我脑壳痛的航拍片段了。我找了各种素材网站,甚至对着不莱梅的卫星地图按图索骥,依然没能找到完全匹配的地点,所以只能认个怂,不在这上面浪费过多精力和时间了(对不起是俺太弱了.jpg)。

调亮后的PV画面
不莱梅的鸟瞰图像

结论依然是那个:建筑风格相近,暂且就认为这个航拍是在暗示舞台背景不莱梅。

没错,我认为这个片段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它原本出处的意义——只要看上去像不莱梅,意思到了就行了。

这也是我放弃继续寻找出处的原因:这个画面被处理过,而且可能只是被截取了画面的一部分,无法看到完整的图像,可以说这段影像故意规避了地标性的建筑,也就没有任何识别特征,我甚至可以指鹿为马,说它是德国任何一个城市。

这是汉堡的鸟瞰图像,建筑风格也大同小异

如果真的只是某个建筑风格相似的德国城市的航拍素材,那这么找下去就是无底洞了。

 

不过要说到规避地标性建筑物,先行版PV中被删掉的那个勃兰登堡门的画面也就可以解释了。

虽然勃兰登堡门暗示了德国,但它是在柏林,所以之前有很多人都以为这次会去柏林。可能也是考虑到这个画面有误导性,所以在正式版里被删掉了,也可以说正式版PV里的这个画面正是被更适合指代不莱梅的那段航拍素材给替换了。

现实里的勃兰登堡门
以及在游戏中,勃兰登堡门也是德国籍人形的背景

游戏里的关卡选择界面背景,大家估计也能猜到了,其实就是以现实中的不莱梅为原型构建的城市模型,中间这条贯穿城市的河流,是德国境内第二长河——威悉河。

在泥土中腐烂的种子

先行版报告推论回顾:

“十字架场景”以及PV里出现的各种玩具元素,都是在暗示涅托幼体来源的孤儿院。

无论是先行版PV中类似积木的小玩具还有木马,还是正式版中的摇篮,其共通点都是跟小孩子有关。至于十字架,也很好理解,孤儿院这种福利机构大多都跟教会有点关系,这点在剧情里也提到了。

当然,十字架放在这里也有讽刺的意味。打着神圣的基督名号,干的却是恶魔一般的勾当。虽然本次剧情中的院长是身不由己,最终只能以死谢罪,但像这样给帕拉蒂斯“供货”的孤儿院还有多少家呢,这些孤儿院的负责人是否尚存良知可就不一定了。


不过后面我倒回来看这个十字架的场景时,发现背景里还有奇怪的花纹(先行版和正式版都有),调亮后看了一下,有点类似于树的枝丫。

“树”在烧钱里也算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意象了(比如“人即像树”啥的),也可以联想到“鲍威尔叔叔”跟安娜讲的那个种子的故事,有的种子会开花,有的种子也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说不准呢(顺带一提,OGAS协议就是树形结构的)。

白桦树之光
婴儿床边的挂饰

背景里的魔方,旁边的漂浮物疑似积木,顺带,前景这个模糊的轮廓是国际象棋里的“骑士”


医疗器械以及胶囊,几乎就是在明示人体实验了


染血的药片,应该就是剧情里提到的威廉指使泽拉图伍斯特药企生产的违禁药品。

我到河北省来

先行版报告推论回顾:

一些朋友说德国现在是东西分治,我觉得应该再自信点,东德很有可能直接把西德吞并了。但暴力吞并带来的统一多半是貌合神离,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PV中的一些画面也暗示了德国可能跟贝莱格莱德一样发生了暴动。


“If you don't light the fire, nothing will burn.”

画面上的人是安洁不用多说,结合官方公告里的信息,后面还有个秃洞关卡名字叫“谍境陷落”,能让城市这么大范围的起火,基本可以预见不莱梅后面也出了不小的乱子,可能是暴动,也可能是恐怖袭击,甚至可能是更严重的局部战争。

要注意这些人手上可都是拿着家伙的,就算不是邪教恐怖分子,多半也是暴民了
登录图霍普斯身后也是一片“民风淳朴”


异构体我们感受了巴尔干火药桶的热情,现在我们又来体验一下德意志的团结友爱。这里再次复读一下,为什么烧钱里的德国会变成东德。

烧钱里的德国,经历了“分裂-统一-再分裂”的过程。

东西德合并以及苏联的解体跟现实位面大抵一致,但也有着微妙的不同。苏联的倒下与东德的回归都是以更文明的方式完成的。东德政府以放弃执政为代价,换取了自治权,保留下了自己的政治基本盘,并没有被清算,即便在组建联合政府后也是有实力跟西德的政党叫板的,而这也为之后德国再次分裂埋下了伏笔

2045年,因为“北兰岛事件”“北极光事件”的影响,人类的资源与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德国也不例外,德国东北部的难民不断涌入西南部,东西两德的矛盾由此愈演愈烈,最后变成了内战,而德国的内战又一次引发了东西方阵营的对立,成了三战的导火索。

而三战的结局是苏联阵营的胜利,也可以说东德打败了西德,这种情况下政府自然会由东德一方来领导。

虽然剧情里没有明说,而且多次出现了“东德”这种叫法,会让人误以为这是为了跟“西德”区分,但其实仔细揣摩就会发现剧情里的“东德”跟“德国”是等价的,而“东德”这种叫法更像是一种对“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俗称。


安洁莉娅:那是过去的事了。之前我们约定过,东德当局不会对我们的行动作过多干涉。那么自然也不需要你多问。

K:我知道,但我也有我要履行的责任。从私人角度来说,我并不介意帮你,但是这里是德国,而我是安全负责人。所以我有了解的义务和权利。

 安洁前一句还在说东德,下一句K就用官腔义正辞严地声明“这里是德国”,说明在这个时代的大众观念里东德和德国是一个意思。


安洁莉娅:乌尔利赫又不是德国总理,她能够真心实意提供些帮助就不错了。我所了解到的情报,光在这座城市里,和她抱有不同意见的人就不在少数。不管哪里的政府都没有看起来的那么团结。

如果德国现在是分裂的状态,这种国家元首的头衔肯定会特别区分,辨明是“东德总理”还是“西德总理”,而不是笼统地以“德国总理”来称呼。

 

当然,说到乌尔利赫主席,不妨翻翻她的资料。

刘易斯式机枪:可以确认是吉尔达•乌尔利赫泛欧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我来看下她的资料。2029年西德人。

乌尔利赫是西德出身,现在却在东德当官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不过以上这些捕风捉影可能都比不上下面这段话来的实锤——

安洁莉娅:这个勋章是原联邦德国在战争期间恢复颁发的铁十字勋章,也是“德独党”的标志之一。因为组织内大量原联邦退伍军人的成员,这个勋章会被那些恐怖分子拿来标记自己的身份。院长有这个勋章我想不是偶然,在这座孤儿院里有着“德独党”潜伏的眼线。

这里提到了“联邦德国”,也就是西德,还特别强调了是“原联邦德国”,而“德独党”这样一个由西德退伍军人组成的组织,在东德境内存在,甚至曾经可能还是一个合法政党,那唯一的解释就是西德已经被取缔,现在只有东德这一个德国政权。


再说说“德独党”,这个“德国自由独立党”是这次活动里被引出的一个新势力,之前并未在设定集小册子里出现,说明这个党派可能是三战后才成立的。什么“主张污染区经济政策改革”“优先建设绿区和白区的生活需要”“反对难民收容政策和污染区治理”“种族主义者”“沙文主义”,乌泱泱一堆帽子还挺多,但只要看它的成分组成就明白了——全是西德遗老,这本质还是两德问题遗留的烂摊子。

而且三战前东西两德再度分裂的契机也正是关于难民处置的政策产生了分歧,这个“德独党”会仇恨难民简直可以说是“子承父志”。

那么,这样一个组织的终极目的也就很好猜了,当然是推翻东德统治,复辟西德。

“德独党”有没有这个实力另说,但这种级别野心已经是妥妥的谋反了,史塔西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于是回归到我们的老朋友,和这样一个反贼勾肩搭背的帕拉蒂斯,帕拉蒂斯到底是不是想“反清复明”说不准,不过既然他们愿意跟德独党合作,那至少说明德独党和他们的利益不冲突,帕拉蒂斯并不排斥“西德政权复辟”这种结果。

还有跟帕拉蒂斯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90wish,90wish原名“德意志国防军特种技术开发组”,我之前不确定这个“德意志”是西德还是东德,后来再去翻了下小册子,里面有一份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2045年《应向西转移的技术人员与研究机构名单》,其中有帕斯卡的名字,考虑到“联邦”还有“向西”这种描述,可以确定这是西德开战后从东德撤离重要技术人员的行动文书。既然帕斯卡是被西德保护起来的90wish成员之一(其实莱柯应该也在这份名单上),那么90wish自然是西德一方的机构。讽刺的是,他们的领头人,也就是马克思·普朗克计算机科学研究所的所长,威廉以及露尼西亚的老父亲,如今却成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科学技术部部长。

当然更加讽刺的是,90wish这个名字的起源以及精神祖先,是冷战时期东德为了调查遗迹电子信号而建立的一个监听站“90Wunsch”。

 

另外关于“铁十字”这个元素,很多德国人形也有,但跟这里的德独党的铁十字勋章基本没啥关联,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只能算是巧合。“铁十字”本身源自条顿骑士的一个手十字饰物,大约自1870年以后成为德国三军的通用标志,铁十字在德国文化中也是有力的军事象征。

416、德皇、StG44这些德国籍人形立绘都出现过这种经典的铁十字元素

而且剧情里也提到,西德颁发的这种铁十字勋章是黑红色的,倒是跟前面的“十字架”场景不谋而合了。

同样是红黑配色的十字架,被诡异红光笼罩的摇篮与鲜花,大概也有隐喻“德独党”对孤儿院里生命的摧残吧


国际象棋元素

先行版报告推论回顾:

“眼睛”分镜背后黑白相间的格子暗示国际象棋棋盘,logo上的两个棋子“战车”和“骑士”暗喻剧情人物。


虽然我在先行版报告里提了一嘴《阿纳斯塔西亚和国际象棋》中的“车马杀王”,但我认为作为拓展的彩蛋看看就好。目前剧情演出表现出来的,两个棋子也更倾向于对人物的暗喻。

关卡选择界面上的UI:骑士代表指挥官一方,战车代表安洁一方。

当然如果要问我棋子后面的圆圈是啥意思,按设计狗的脑回路,我只能说,装饰意义大于象征意义。非要强行解释的话,我觉得比较像莫比乌斯带,那这个寓意要引申就非常非常多了。


而用棋子暗喻人物,其实在隔壁崩崩的联动剧情里还真出现过,而且刚好也是“战车”和“骑士”。

真正的格里芬龙骑士(雾)

函数图像

这次PV里出现了不少函数相关的元素,这里也一起说了。不过我对这些函数图像的看法跟上面那个圆圈一样:美学装饰意义大于象征意义,当作彩蛋看看就可以了。

来自十八线美工的吐槽:做PV很累的,如果不是特地设置的解谜要素谁会专门去考证这种复杂的函数图像有什么意义还要想破脑袋找个地方塞进去啊。

还有这个活动名字“双联乱数”,英文Dual Randomness(双重随机性),也是YM自己拍脑袋发明的词汇(不管中文英文都是),虽然看起来不明觉厉,但并不是啥学术专用名词。

 

我们熟悉的一二三四象限,这种折线样式的函数是由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组成的分段函数。

常见的分段函数图像

可能是巧合,这个函数图像跟伊莱莎脑门上那个符号还挺像的。

我先来:这个函数图像我不认识【你

不过海浪的意象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PV里了,云图计划的PV里也出现过。

这个就是最基础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图像了


这里先后出现了两种函数,前者是三角函数,后者是一元三次方程

三角函数图像
一元三次方程图像

画面中的小女孩,对比立绘就能看出来是孤儿院的薇薇安

这个函数图像看起来挺像双曲线的一半

双曲线,常见的方程格式是:x^2/a^2-y^2/b^2=1


跑个题,PV里的二五仔表情似乎跟CG里的表情有微妙的区别

反比例函数,其实这个也是双曲线的一种,被称为直角双曲线,常见方程格式为:y=k/x

 函数图像大杂烩,喜欢的朋友可以自行辨识,我就先行告退了。


PV中的其他分镜

按时间顺序来

安洁后面那位,比对立绘可以推断出是这次的新NPC,国安局特工“J”,只是换了个姿势而已

“If you don't light the fire, nothing will burn”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解读的方向也很多,我就不瞎猜了,只说下墙上的影子,是薇薇安的

调了下画面亮度和对比度,影子的轮廓和薇薇安的立绘是吻合的

 

因为都涉及到火的意象,所以把这个画面也放在一起说了。

先行版报告里我把这个形容为“烛火”,后来仔细一看才发现燃烧的不是蜡烛,而是一根火柴。

因为图片是静止的看不出来,其实外面这一圈圈的曲线是会跟着火焰摆动的,所以可以认为象征的是火焰的轮廓,同时这一圈圈的纹理又组成了一个指纹样的图案。



至今意义不明的戒指样圆环,类似的意象在云图计划PV里出现过,所以就不知道单纯是PV师喜欢这个元素还是有啥象征意义了。

下个画面里出现的枯萎的叶子,不知道是不是在暗示芙洛拉研究所崇拜植物的邪教。


正在抛壳的手枪与射出的子弹,暗示“不莱梅的枪声”?(雾)


在诡异场景中行驶的货卡,至于运送的货物,相信大家都知道了——所谓的“美梦箱”。

先行版PV里这个场景的画面,正式版里没了

 

惯例的新老婆……啊不是,新枪展示环节

快进到跟蒙德拉贡结婚.jpg

这里比较值得说道的是左上角这个植物研究所的CG

其实完整的CG里有不莱梅的字样,PV里故意只截取了画面的一部分,回避了这种有重要提示意义的元素。

前三章剧情吐槽整理

这次剧情文本里直接提到了“老米沙”和“盗火派”,老米沙虽然和“格里芬”在去年夏活的机密文件里非常隐晦地登场过,但官方并没有直接提及名字,而是玩家根据小册子里的档案推测出来的。

裂变链接·机密情报IX

……

开始播放录音。

【怎么了?这个时候打电话来,突然想起和我叙旧了吗?】

【我连您一半的年纪都没到,恐怕没有叙旧的资格吧。】

【什么时候资格和年龄挂钩了,这可不像是你的风格。】【……真是直接啊。你知道,我已经退休了,早就不管那些破事了。】

【看来风向真的变了,上面那些人不想再这么对峙下去了。】

【你们这些罗克萨特主义者啊……最大的特点就是太天真了。】

【但这是一个机会,您是一个爱国者,不会去做违背国家利益的事。】

【那些小伙子的确太过火了,他们没有经历过冷战时瘟疫爆发的感觉,打开一扇不该打开的门,代价是非常高昂的。】

【既然您是这个态度……】

【我还是要警告你。这个国家已经流了太多的血,仇恨和敌视不会像你们想象的一样简单地消失。】

【但是,“不要温和地走进良夜”不是吗?】

【……】

【即使只有一步,也需要有人来迈出。与其变成敌人,我更希望出现的是朋友。】

【哼……说得好听。在你们露出马脚前,我不会阻止你们。但委员会的人可不会这么想。】

【有您这句话,就已经足够了。】

 

 

盗火派也同理,之前的剧情里可是完全没提过理事会以及盗火者工程的存在。如果没看过设定集小册子,这个组织可以说是完全“空降”主线的。


所以还是简单介绍下,关于“老米沙”我就直接复读我在裂变链接报告里的内容了。

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其经历称得上是真正的“历仕三朝”:旧苏联时期是“克格勃史上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在旧苏联解体后蛰伏数十年,钦定、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泽林斯基;之后他支持苏共革命,赢得了内战胜利,帮助苏联重新复活,在表面上退居幕后,“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可能有人会发现米哈伊尔生于1953年,若活到游戏剧情里的时间,大概也有110岁左右,怎么看都匪夷所思。但设定集中没有写他的死亡日期,而且也指出了米哈伊尔异于常人的地方:衰老速度显然比别人更慢,原因不明。虽然他伪装自己“按时”衰老的迹象,2032年4月后停止领取退休金,营造出一种“他已经过世”的错觉。但还是被人目击到,2032年的时候他甚至还在进出前线指挥部,“走路非常利索”。

 

至于“盗火派”,这里可以简单粗暴地等同于罗联的雏形,代表人物是哈维尔、格里芬、克鲁格。IOP、Wave Tech、我们的老东家格里芬安全承包商,可以说都是在这个组织的势力范围内。

 

详细的介绍依然还是复读我以前写过的东西:

1992年2月3日联合国遗迹署成立,简而言之这个组织是为了避免人类滥用遗迹技术、玩火自焚而诞生的,督促和监管着各国遗迹相关的事务。时间快进到北兰岛事件后,遗迹署开始出现了分歧。其中一派提出了《盗火者工程》,另一派提出了《信标计划——南极遗迹署建设计划》。

盗火者工程的目的是“在废墟上重建文明”,而这过程中必须建立新的秩序(世界联合政府);信标计划则是为了“共同对抗及阻止野蛮和残暴的势力毁灭人类文明最后之火种”,决定将南极空洞遗迹勘探基地开发为末日避难所,说通俗点,遗迹署作为全村人的希望有必要跑到世外桃源保存实力,在愚蠢的大部分人类玩死自己后还能延续香火。

后者提出的契机,正是因为看到了北兰岛事件及其后续一系列窒息操作导致的天灾人祸,遗迹署被各国政府敌视、形势岌岌可危。然而信标计划无疑被认为是背叛了罗克萨特的理念,遭到了驳斥,裂隙就此出现。

就我个人的理解,如果将各种危机比作即将灭世的大洪水,盗火者工程一派则是选择治水的大禹,信标派则是选择登上方舟的诺亚。

遗迹署随后很快便走到了命运的岔路口,2033年4月1日,美国国会将联合国遗迹署驱逐出境,两派人正式撕破脸皮,信标派,或者说“遗迹署派”开始为信标计划招兵买马,并在2041年12月启动了这个计划,扛着遗迹署的招牌躲进南极空洞挖矿了。2045年三战爆发,南极宣布独立,并关闭进入空洞的所有方式,南极联邦建立。所以,某种意义上信标派可以算南联的雏形。

被遗迹署所“抛弃”的、盗火者工程的支持者组建了盗火者工程理事会,这里暂且将其称为“盗火派”。虽然2041年遗迹署迁址南极前,盗火者工程理事会台面上仍在以遗迹署的名义活动,但实际已经与信标派形同陌路,而这帮人正是未来罗联的火种。

无巧不成书,盗火派与信标派的分道扬镳,冥冥之中为人类未来两大阵营的对立埋下了伏笔。


这些小册子里的内容开始陆续被放进主线剧情中,我倒是很期待“格里芬”什么时候能正式登场。



吹笛人

第三章里讲到了“吹笛人”的典故

正如剧情里的孩子所说,这个故事也和“拐骗”有关。不过,巧合的是,这个故事最出名的版本也是被格林兄弟收录的,记载于《德国传说》,而故事中的河也正是那条横穿不莱梅的河流——威悉河。

以下介绍摘录自wiki

德国有个村落名叫哈默尔恩,那里鼠满为患。某天来了个外地人自称捕鼠能手,村民向他许诺——能除去鼠患的话会给付重酬。于是他吹起笛子,鼠群闻声随行至威悉河而淹死。事成后,村民违反诺言不付酬劳,吹笛人便饮怒离去。过了数周,正当村民在教堂聚集时,吹笛人就回来吹起笛子,众孩子亦闻声随行,结果被诱到山洞内活活困死。其中一个结局是村民最后给了吹笛人应得的酬劳(有的版本是付得更多),他才把被困孩子放出来。另有版本说两个一哑一瞎的孩子最终回来了,可其他孩子被带到哪里却无从知晓。

研究者相信故事源于一件真实的历史事件,但究竟是那一件,则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那些孩子代表了当时到东欧殖民的年轻人;也有人认为那些孩童代表了1212年的儿童十字军。



你说的哪个W

剧情里出现过两个W,其中指代的意义应该是不同的,首先排除隔壁罗德岛的炸弹狂魔

第一个W我倾向于是威廉(William),第二个W根据查到的资料,好像只是铁十字勋章的一种设计,虽然这种勋章设计的样式对于烧钱的时间节点来说是一百多年前的了,显得有点莫名其妙,三战的铁十字勋章是否沿用了这种设计就不清楚了。

摘自百科:

1870-1871的普法战争中,威廉三世的儿子德国第一位皇帝威廉一世又重新设立了铁十字勋章,也是三个级别,而且章体图案变化也很小。对于二级铁十字来说,只是将原来的正面图案放到了背面,并保持原有细节。而过去无图案的一面被设计成皇冠在上臂顶部,“W”(威廉一世的名字缩写)在铁心中间,而数字1870(普鲁士及其盟友和法国开战的年份)则在下臂出现。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一级铁十字勋章



无间道

要说前三章最大的悬念,当然就是抓内鬼了。

而在第二章RPK也明说了,安洁身边很有可能被安插了“楔子”。

RPK16:安洁会来到这里完全是临时决定的,但你们却准备地如此完全。这种情报能力,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身边被插了“楔子”呢……既然我们都被看护到这种程度了,结果居然完全不考虑我们这些人形的能力,难道不奇怪吗?

安洁去植物研究所完全是临时起意,能在这么短时间内通风报信,还有时间让植物研究所完成武装显然只可能是知道这个信息的几人之一。

 

第三章安洁也警告J,小心身边的内鬼。

安洁莉娅:和她一样,我们共同的敌人可能就在身边,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虽然我对你们还并不太信任,不过既然你和K在同一个单位,总得比别人更靠谱一些吧。确定目标后,你跟我们一起出行动。


为了公平起见,就把目前所有嫌疑人都列出来

默莉朵:提前得知安洁会去植物研究所的人员之一,言辞之间表现出乌尔利赫的尊敬,至少表面上看起来对乌尔利赫有着绝对的忠诚。

霍普斯:GSG9的退伍士官,在乌尔利赫处工作了大半年,提前得知安洁会去植物研究所的人员之一。

J:史塔西,剧情里表面看起来他完全不知道安洁等人会造访植物研究所。

K:史塔西,剧情中未提及他是否知道安洁的行程,但跟主角团有着过命的交情,目前看起来是嫌疑最小的。

乌尔利赫主席:提前得知安洁会去植物研究所的人员之一,信仰罗克萨特主义,心存善意,但也不是单纯的圣母傻白甜,颇具政治手段。

 

综合以上这些因素,我的结论是:目前嫌疑最大的是霍普斯。

当然大家也可以认为,很多东西都可以伪装,比如默莉朵的忠诚,乌尔利赫的善意,J的不知情。

虽然J目前看起来吊儿郎当是最有可能左右横跳的角色,但实际上他的演出却是最干净的。不过,这些都比不上最有说服力的理由:J的背景比霍普斯干净,J至少是史塔西;而霍普斯呢,GSG9退伍士官,GSG9可是联邦德国的特种部队,大家是不是想到了什么——“德独党”的成员正是原联邦德国的退伍军人。

而且霍普斯在乌尔利赫那儿只工作了大半年,也不算太久,完全不能算是亲信的程度,所以在K问及乌尔利赫默莉朵和霍普斯是否可靠时,乌尔利赫还没说完,对话就被恰到好处地打断了,也算是一个伏笔。 

乌尔利赫:……这事先放在一边吧。你可以先回去了。记住,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人。就算是你身边的亲信,也可能是“他们”的卧底。

K:您安排到安洁身边的那两个人呢?

乌尔利赫:他们……

滴——


默莉朵和乌尔利赫也是同理,乌尔利赫有罗克萨特主义的背景,默莉朵虽然出身不明,但至少没有霍普斯这种看起来就很可疑的背景身份。

如果带着这种有色眼镜去看霍普斯的言行,就能发现一些模棱两可的描写,比如在植物研究所,安全局的人赶来解围后,霍普斯的表现是——

霍普斯则显得很是愤怒,他用手捂着鼻子,脸沉地像要滴下水来。

他的愤怒究竟是因为突如其来的袭击,还是因为袭击失败呢?

 

当然,他真正引起我怀疑的举动,是第三章里直接毙掉了能够作为线索追查的“德独党”犯人。

安德鲁突然拔出枪来对着安洁射击。

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离安洁最近的亚当,用几乎不可思议的速度扑倒了安洁。

子弹打在了安洁所在的位置,而一旁的霍普斯立即拔出手枪命中了安德鲁的头部,安德鲁当场毙命。

J:因为我本来就是故意的。喂,大叔,你怎么回事?我渗透进这里调查了一个多月,就是为了取得这个德独党混蛋的信任。你知道国安局花了多少工夫才查到这条线索的吗?

安洁莉娅:你还打双份工?

霍普斯:我最优先的任务是保证安洁小姐的安全。

安洁莉娅:那可真是谢谢你了。

这种行为在我看来是“灭口”的意味要远大于“反击”的,很显然,安洁也对霍普斯把犯人直接击毙的行为感到不满,甚至可能起了疑心,所以随后才会单独留下J提醒他小心身边内鬼。


虽然说是推测,但实际上就是把NPC的可疑之处都罗列出来,而目前霍普斯的“风险因素”最高,所以就暂定他为内鬼。


本篇报告到此结束,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存在纰漏和过度解读,欢迎指正和探讨。

【虽迟但到】少女前线0202年夏活“双联乱数”PV+前三章剧情报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