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辰,想必你已经听说摩卢旁卡这张海报了吧,接下来由我MSMT为您讲解其中蕴含的奥秘。


摩卢旁卡,这个词在最初被人们猜测为pumapunku神庙。不过到现在,我们便知道了其为Morpankh(孔雀羽毛)。孔雀在印度,是非常尊贵的鸟类。
孔雀基本只分布于南亚极其附近地区。印度常见的孔雀是蓝孔雀,这是世界主要孔雀品种之一。在印度,孔雀的地位虽高,但并非稀缺鸟类,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据报道,印度野生的孔雀超过100万只,分布在印度各邦的城乡。生活在乡村和荒野的孔雀占到了总数的八成,但有意思的是,印度的大城市也不时能见到野生孔雀的身影。
印度佛教中,孔雀王咒指的是佛教徒用拟人化手法称颂孔雀所持诵的咒语,为《孔雀明王经(MahāmāyūrīVidyā-rājñī)》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刘宋与求那跋陀罗共同翻译的《杂阿含经》卷50中记载——某个时候,佛陀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众比丘住支提山下,均为阿兰若比丘。佛告弟子曰:“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酰山,随时出妙声,觉乞食比丘。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酰山,随时出妙声,觉粪扫衣者。孔雀文绣身,处鞞提酰山,随时出妙声,觉依树坐者。”
显见,孔雀鸣叫能使乞讨的比丘、着扫粪衣的行者、常依树下而坐的行者们觉悟。在萧梁与僧伽提婆翻译的《增壹阿含经》卷22《须陀品第三十》记载佛陀儿子:“复化作五百孔雀,色若干种”。
同经卷40《九众生居品第四十四》中记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孔雀鸟成就九法。云何为九?于是,孔雀鸟颜貌端政,音响清彻,行步庠序,知时而行,饮食知节,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于睡眠,亦复少欲,知于返复。是谓,比丘!孔雀之鸟成就此九法,贤哲比丘亦复成就九法。云何为九?于是贤善比丘颜貌端政,音响清彻,行步庠序,知时而行,饮食知节,常念知足,念不分散,少于睡眠,亦复少欲,知于返复……今此九法当念奉行。如是,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依《增壹阿含经》所言,作为鸟类之一的孔雀具有外貌端正、声音清澈、行步有节、知道时序、行饮知节制、常念知足、意念不乱、不贪多睡、欲望淡泊,知道报恩等九种优秀品质。比丘中之贤者同样具有此九种好,是故,比丘们应该经常忆念并依此而修行和学习。孔雀作为印度鸟类中最美丽且最具魅力者,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艺术与文学所表述的对象。
室建陀常表现多臂形象,作为战神,其持物主要是武器(如矛、弓箭、战旗等),其他典型而特殊的持物是公鸡与铃铛。孔雀是其标志性坐骑,因为孔雀象征着不朽,所以与永恒的青春之神室建陀密切相关。
摩醯(音同,“嘻”)首罗下部左侧为象首人身神祇,其左手握刺棒,右手似于象鼻前持水果,此神应为毗那夜迦,原型为印度教的象头神迦纳什(Gaṇeśa)。如刺棒这类汉地稀见的持物类型往往直接与神祇的原始神格属性有直接联系,类似的例子还可举毗沙门天的鼠形持物。摩醯首罗下部右侧神祇貌若童子,四臂各持法器,左侧二臂分别执戟、持公鸡,右侧二臂分别执莲花③、持葡萄,乘骑于蓝绿色的孔雀之上,应为鸠摩罗天。印度教中,迦纳什、室建陀均为湿婆之子,故此处三者成组出现较易理解。
也有将旁卡翻译为pangkaji(莲花),这就对应了图中间的莲花。
对于莲花,佛经给人的总体印象,首先是净土之花,也是普泛的佛国之花。如《佛说无量寿经》等净土宗经典说“宝莲华周满世界”,《法华经》中的“莲华光如来世界”也有放光的莲花。《大方广佛华严经》的“莲华藏庄严世界海”中,存在各种以莲花命名的佛国,如“杂光莲华佛国”,“华林赤莲华佛国”,“莲华佛剎”等。密教阶段的《大日经》亦以莲花比喻曼荼罗,现存各种胎藏界曼陀罗中心的中台八叶院即为一朵八瓣“妙白莲”同时,莲花环绕在佛与菩萨周围,以莲花比喻诸佛的情况比比皆是。如《妙法莲华经》见宝塔品第十一中,描绘诸佛听法场景时说“如清净池,莲华庄严”,即诸佛犹如池中的朵朵莲花。佛名号中也多见“莲华”二字,如阿閦佛之后是“金色莲华佛”,贤劫诸佛的名号中有“莲华佛”,华严世界更是有“无上莲华佛”、“法海莲华佛”、“宝莲华佛”、“金莲华光明佛”。佛说法时趺坐于莲花台上,行走时足下生千叶金色莲华。“地生莲华”、“化现莲华”、“雨宝莲华”是佛和菩萨诞生、成道、出现时的重要神异现象。莲花还发挥着沟通人与佛国的作用,接引往生者前往佛国的就是莲花,往生者重生净土莲池则称“莲花化生”。
莲花作为圣洁的象征常常与佛同在
让我们来看看出演人物:
Blackdwarf(黑矮星)。黑矮星是中小质量恒星演化的最后期。大约1个太阳质量恒星演化的终极产物。它由低温简并电子气体组成,由于整个星体处于最低的能态,因此无法再产生能量辐射了。以碳为主和少量尘埃构成。根据理论和观测,现在都没有3000K以下的白矮星,因为宇宙年龄还不足以等到白矮星冷却到3000K以下。恒星残骸冷却至黑矮星大约需要200万亿年的时间,宇宙的年龄仅有137亿年。科学家并没有确定发现任何黑矮星,也认为宇宙中暂时不存在黑矮星。我想那个星辰之人,指的就是这位吧。
黑矮星(概念想象图)

Shaman这个词被人们翻译成巫师,其实应该是萨满,萨满教(shamanism)是一种流传极广的古代信仰,由于时代久远,其分布的具体区域说法有异,但是无可怀疑的是亚洲东部、美洲与北极地区都是萨满教流传的地区,直到今日,这些地区仍然有萨满教的习俗
其一、珊蛮(sames)就是萨满(shaman),也就是佛教术语中的沙门(samana)。《大唐西域记校注》卷第二注释曰:沙门:吐火罗文s·ãmam·。音译,梵文作šraman·a,巴利文作samana,一译作桑门,出家人的通称。《翻译名义集》卷一:“沙门,或云桑门……此言功劳,言修道有多劳也。什师云: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门。肇云:出家之都名也”。《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诸服其道者,则剃落须发,释累辞家,结师资,通律度,相与和居,治心修静,行乞以自给,谓之沙门,或曰桑门,亦声相近,总谓之僧,皆胡言也。②
其二,另一个证据就是,萨满教是偶像崇拜的宗教,沙门思想则从印度哈拉巴文化中也继承了偶像崇拜,在佛教中,偶像崇拜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我们从这里可以推测,这也是萨满教的遗传
其三,我们己经说过,佛教中的轮回思想是它的一个显著特点,以于它的来源却一直不清楚,各国学者也众说纷纭,多数认可能是佛教的发明。现在看来,更有可能的是,萨满教是轮回思想的始作涌者。萨满教认为游牧民族过着艰苦生活,在战争与掠夺中,生命不保,古代游牧民族中有的“以杀戮为业”,这就会因杀人有罪恶感,从中生出来世报答的思想,是合理的推测。而产生轮回说的神学基础就是灵魂不死与生后的灵魂附体,这都是萨满教的基本教义。
其四,萨满教的仪式中,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祭祀,一种是巫师的作法,击鼓诵咒,也传入沙门教派中的佛门。

Kanjira(音译:坎击拉),印度手鼓,是印度的古老乐器,在几千年的印度古图文中,常出现这种手鼓,在南印度是仅次于魔力单根(Mridengam)常见的鼓乐器。但是因为它很难长时间进行连续演奏,所以不作为主要乐器。坎击拉印度手鼓鼓皮只有单面,鼓皮是蜥蜴皮或蛇皮做的,因此有人称印度蛇鼓。手鼓由富弹性的蜥蜴皮覆盖在木制框架上制成,框架直径大约7英寸(17.78厘米),嵌有圆形金属响片。印度手鼓比中东和西方的手鼓略小,宽约8到9吋,深约3到4吋,在圆型的木匡环另附有2/3片的圆金属响铃片,在击鼓或摇鼓发声金属响音。坎击拉印度手鼓,左手持鼓右手以手掌或手指击鼓(反手亦然)。坎击拉印度手鼓体积小但能量颇大,如没有看到表演者,听到宏量的声响是不成比率的。由于坎击拉印度手鼓无法调音,如果鼓皮紧绷也可以在鼓皮洒一些水,可以改善,如潮湿鼓皮松弛时,可以晒太阳,灯或吹风机,但要小心可能伤及鼓皮。坎击拉印度手鼓也有不附金属响铃片的。
印度坎击拉手鼓

然后来看周围的符号,那是十二星座,对应的是占星术,占星术有很多种:
现代占星,古典占星(均是西洋),印度占星(吠陀占星),中国占星(紫微斗数,七政四余)
印度系统考虑以下因素: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和拉胡克图,月球的两个节点。此外,在使用12个星座时,吠陀天文利用了27个月球星座,称为夜叉,每个星座在每个黄道宫中的跨度为13度20分钟。
西方系统包括像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这样的行星来预测未来,韦达系统不考虑这些行星。此外,西方系统不考虑夜叉或星座。
印度天文或吠陀或恒星系统是一个基于月球的系统,涵盖了生命的所有领域。吠陀天文是指起源于古印度并由吠陀经中的圣人记录的印度或印度教系统。在为道德和物质进步做出贡献方面,没有其他科学比印度系统更有趣、更有启发性和对人类有用。这是基于对依赖行星运动的个人、国家或其他事件的预测。在梵文中,它被称为乔蒂沙或光。
印第安纳罗解释了它所设想的人的未来是由他以前的业力或出生所塑造的,并由他出生时的行星位置指示。
全球印度民众对占星术的信仰根深蒂固,以至于即使是有关他们个人生活(如职业或财务)的微不足道的决定,他们也会向占星师求助。结婚、购买新房、新车甚至生孩子的日期都是通过咨询许多印度印度教家庭的占星师得出的。
印度的占星术有三个分支,即:悉达多、三昧多和霍拉。悉丹塔斯是那些致力于天体研究的人。三弥陀处理世俗系统、地震、洪水、火山爆发、降雨、天气状况、经济状况等——与世俗或世俗事务有关的任何事情。霍拉负责预测我们日常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合适时机。
顺带一提,亲爱的玛蒂尔达小姐所用的便是西洋的古典占星。

就是这样,亲爱的司辰,下次再见。如果有疑问的话...等我有空再谈吧。
参考文献:
萨满、羡门与沙门_佛教入华时间新释_方汉文
佛教美术中的莲花意象研究_王云
中古时期佛教乘牛神祇与乘鸟神祇组合图像探赜_张聪
国鸟体现各国文化历史_未知
印度佛教孔雀王咒生成史考析_柴杰
印度占星术| 吠陀占星术 - Findyourfate.com - https://www.findyourfate.com/indianastro/zh/Hans/indastro-chines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