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徐云流浪中国》最新看点

2022-06-28 19:01 作者:2022-1虎妞  | 我要投稿

         帕米尔高原上的塔莎古道,自古被誉为“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的世外桃源。近年来,国家在古丝绸之路上开山筑路,遇水建库,让旅行爱好者能有机会深入腹地、一探真容!

 

帕米尔高原上的迷之秘境
塔沙古道界碑
塔沙古道上的盘山公路

 

六月的千年塔沙古道,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道路。雨季洪水加上恶劣的地质条件,单车穿越绝非易事!当徐云踏上这段征程时,铁粉们都为他揪着一颗心。尽管,“稳”是他骑行的标签! 

向前进发


在停更了两天之后,《徐云流浪中国》再次在一众粉丝的热切期盼中霸气回归。“赤脚绅士”用他的坚韧、勇敢回馈了铁粉们对他的厚爱,也成为了塔沙古道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昨天下午,徐云更是早早更新,给铁粉们带来了惊喜和心安。

 

赤脚绅士

   

        百闻不如一见,两日来,神秘的塔莎古道在徐云的镜头下日渐明朗:沙石掩埋了公路、洪水裹挟着泥浆、山体随时可能塌方,而勇敢的车友、摩友、骑友们都在挑战天险的路上……

     

糟糕的路况
勇敢者在路上

  

        接下来,和大家盘点昨日《徐云流浪中国》中的四大看点:

看点一:脚下有路

       频频折返的车友、摩友,频出状况的沙石路、塌方路、水毁路…  塔沙古道在类似3D影像的展示下逐渐露出了他狰狞的面目。连一向“问题不大”的徐云,昨日下了“有点难走”的定论!网友更是异口同声:比之阿里中线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即使赤脚踩着碎石趟着洪水、即使路面塌方形成大窟窿,只要能过去,对徐云来说,脚下的路就是路!

山路十八弯
初露狰狞

塌方路段

能走就是路


看点二:手中有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整个阿里中线,徐云的战车载着他踏平坎坷,纵横高原,一骑绝尘。而一进入喀什,人未安顿,先犒劳的就是一路陪伴着他的战车,该换的换,该调的调,该保养的保养……

换上牛皮坐垫
换下刹车片


        在进入塔沙古道的两天时间里,对徐云牌战车的挑战又层层加码:洪水的侵蚀、路面的震颤、碎石的尖锐,哪一个都虎视眈眈。这一次,徐云没有专门提及他的心头之好,但在赞扬大叔同样专业的战车时,我想,他们之间的那份默契,所有看客都已了然于心!


看看是不是很喜欢

记得在徐云接受采访的一段录音中讲到:长途骑行,要做好规划,既要考虑到环境的恶劣,更要做好装备、补给、露营等。是的,徐云脱口而出的:“我有米、有菜、有水”,真正应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看点三:心中有梦

        昨日最大的看点是“西瓜”,又甜又脆的新疆西瓜。爱瓜之人到了新疆,无疑是“老鼠进了米缸”。塔沙古道上,那个坚韧、勇敢的小伙三次反复提及走出古道要吃西瓜,像极了孩童时代的我们。我想,那时那刻,除了对那个西瓜的渴望外,更是对早早穿越古道的信念。就像视频中看到的,即使公路旁有一个安全的铁房子可以提前扎营,他还是想多走一会儿!

憨憨的样子,像极了我们小时候
瓜在路前方
想吃就要说出来


      而作为粉丝,其实是心疼的。炎炎夏日,一个冰冻的西瓜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却让一个三十二岁的小伙有了执念。下个视频,一定要看看这个让徐云心心念念的西瓜的庐山真面目!


看点四:眼里有人

        徐云骑行近600天,全程四万多公里,在那么多的日日夜夜、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能让那么多铁粉追随不辍不是没有道理的。很多的时候,点滴成就大局。在昨晚的露营地,暖心的一幕开始了:大叔受友人之托,希望能和徐云合个影。极度疲惫之下,徐云遵从大叔明日一早出发的意愿先拍照再休息;每日安顿下来,一锅热饭热菜下去,顿觉疲乏全消,人又回过神来。但是,为了不打扰大叔休息,有米有菜有水的徐云选择了吃方便面;遇到粉丝投喂补给(水)时,徐云也不忘给大叔分一些。

和大叔们在一起露营

今晚吃方便面

道阻且长,然脚下有路、手中有器、心中有梦、眼里有人,徐云的骑行之路必能走得更稳、更长、更坚定!

晒得通红又怎样?
道阻且长,坚定前行

(本文插图均来自《徐云流浪中国》)

《徐云流浪中国》最新看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