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山note|翻译】中考回忆(节选)

这篇小作文很喜欢,再加上我很闲(并没有),就翻译了。
安定的幼儿园文笔,语句狗屁不通,接受的可以继续看,感谢。

*日本的考试制度和我们完全不一样,请不要带入中国。
回想一下,我人生中真正经历过的入学笔试只有考高中母校那次。另外一个我没考上的高中单纯是靠资料和面试决定是否录取的。我中小学都读的公立学校,自然是没有入学考试的。我当时考的两个高中都是要自己去该校的公告板上确认,才能知道是否被录取的学校,所以我同时经历过公告板上有自己的考号和没有自己考号的天堂·地狱。那真的是非常刺激的体验·现场。知道自己没考上的瞬间真的很痛苦,但知道自己考上的瞬间也是真的很幸福。公告板的附近聚集着迎来了人生最兴奋的瞬间的和被沮丧心情包围但又不得不打起精神,为下一场考试做准备的心境截然不同的学生们。拼尽全力努力学习,结果换来这么一个未录取的结果。这对被父母当做掌上明珠一样呵护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可能是一个初次认识到世间残酷的机会。
虽然只经历过一次,但没考上的滋味真的很不好受。明明自己特地坐了地铁赶去确认,结果发现没有自己考号的瞬间,被迫领悟到今天是白跑一趟的心情。明明就在刚才,自己还幻想着“说不定4月开始我就要就读于这所学校啦”,下一秒却被告知自己必须从这里退场。这过山车一般的心情转变,在人生中也算是比较罕见的体验了。而且,绝大部分人没被录取的原因大都是因为分数不够。也就是说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不足。原因在自己这点真的很伤人。
话说,我没考上的那所学校,当时还偏偏是和初中同学一起去确认的结果。记忆中我原本是打算一个人去的,结果半路遇到了,这么凑巧就索性一起去了。没想到结果是一人合格、一人不合格。史上最尴尬的场面就此诞生。被录取的他/她当时应该是很想欢呼雀跃吧。为了顾及我的心情,当时他/她一脸尴尬,但即使是这样,我还是能从他/她身上感受到难以隐藏的喜悦。没被录取的我一边安慰自己,“算了,是因为资料和面试被刷下来,又不是分数不够,而且这学校也不是我的第一志愿”。但正因为不是分数不够,才更有一种我本人被这所学校否定的心情,还是很沮丧。“回去之后还得和爸妈报告这事,也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比较好。”初三的我当时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那个学校。
在这里给接下来要去看考试结果的人一个由衷的建议:绝对!不要和朋友一起去!只会制造出悲剧罢了。大家都考上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果你们没有都能考上的自信,真的不要尝试和朋友一起去。第二个高中的考试结果,我是和老妈一起去看的,当时我已经不抱希望了。毕竟做试卷的时候我就有考砸了的感觉。当然,这学校的历年真题我都做了个遍,这学校特有的出题方式我已经很熟悉了,但还是感受到初中三年自主学习的知识极限。考完当天,我是抱着“这下凉了,该着手准备公立学校的考试了”的心情出的考场。但关于公立学校我当时真的一点准备都没有。
那所高中离我家很远,需要先坐地铁,然后在离学校最近的车站换乘坐公交。下了公交之后还要走一段路。公交车上我满脑子都是当时解不出来胡乱回答的题目和自己没有信心的题目。越想越觉得自己考不上,整个人心情非常沉重,全程没有和我妈说过一句话。下了车后,还需要走一段很长很长的直行道。走了几分钟之后,远处小小的公告板映入眼帘。快到了。公告板逐渐变大,上面的数字也慢慢地变得清晰起来。明明在慢慢走着,但心却在怦怦跳,冷静不下来。那块板子上究竟有自己的考号吗,还是说又得和上次一样空手而归。这次还是和家长一起来看的,不能再糟糕了。等着自己的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
内山母校:国際基督教大学高等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