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防灾减灾体验馆,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方案及设备清单

2022-08-24 15:25 作者:VR科普娱乐  | 我要投稿

防灾减灾安全体验馆方案建设依据,防灾减灾科普馆的意义及项目清单

形成地震的原因:

由于地球在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震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简称震级;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

建设依据: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 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

20世纪以来,中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江浙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以外所有的省市区。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 ,超过1/2 。从人员的死亡来看,地震是群害之首。

地震次生灾害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自然层面的:如滑坡、崩塌、滚石、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等次生地质灾害和溃决水灾,发生在深海地区的强烈地震还可引起海啸;

二是社会层面的:如道路破坏导致交通瘫痪、煤气管道破裂形成的火灾、下水道损坏对饮用水源的污染、电讯设施破坏造成的通讯中断,还有瘟疫流行、工厂毒气污染、医院细菌污染或放射性污染等。历史经验表明,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有时比直接灾害还要大。

202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十三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为“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 牢安全发展基础”。 十三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就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或作出重要指示,多次深入灾区考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习近平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领会学习总书记的为民情怀、忧患意识和责任担当。

建防灾减灾科普馆的意义

地震,带给人们不仅是伤害,更有对生命的认知,地震虽然属于天灾,不可完全避免,但是当灾难来临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学会自救救人的措施,会大大降低灾难带来的损伤。

防震减灾科普馆具有教育性、体验性、真实性、科技性,通过高科技手段,还原真实场景,切身体验学习,更好的推广地震科普知识,提高防震减灾意识。

建防灾减灾科普馆项目清单

地震体验屋、地震逃生通道测评系统、地震倾斜小屋、台风体验屋、中国地震带分布互动体验系统、自建抗震建筑、地震波演示仪、气象预警信号互动体验系统、自建抗震建筑体验、滑坡等自然灾害知识学习系统、自然灾害应对常识体验系统、地震起因及先兆学习系统、地震逃生体验系统、地震魔法书、全息投影交互。

防震减灾安全体验馆以通俗易懂的教育展板,真实逼真的多媒体投影,触手可及的互动体验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宣传防震雷击减灾避险知识,进行地震、地质灾害等内容的防范自救教育,培养防震避险的理念、常识和心理素质等。

文章来源于:www.vrarsj.com/


防灾减灾体验馆,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方案及设备清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