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前莽一波,物质结构选择题特训!| 李政-高考化学

2023-04-05 12:22 作者:涂山喰狐  | 我要投稿

(1)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可以形成2mol氢键

(2)氟化氢的分子之间可以形成1mol氢键

(3)氨气分子,额比较复杂:具体情况应该是2mol氢键

固态NH₃可与其他3个NH₃形成4个氢键,而到了气态NH₃就没有氢键了。

NH₃与不同的物质混合,形成氢键的数目也不同,NH₃溶于水,生成NH₃-H₂O,孤对电子参与成键,这样NH₃-H₂O就只能与水分子再形成3个氢键;NH₃与BH₃混合生成的NH₃-BH₃,也是只能形成3个氢键,而且是二氢键,是特殊的氢键。

NH3是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

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所以氨气有毒)

补充资料: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随便看看就好了)

(4)能级能量与电子的实际能量是有差别的。

(5)只有O、N、F与氢原子相连之后才可以与氢原子形成氢键

一,必须同时存在氢原子和氟氧氮中的一种

二,氢原子和氟氧氮原子必须处在相邻的位置.

不论分子间或分子内皆是如此。

(6)氯化铵晶体中含有配位键。

(7)氟的电负性最大。

(8)三键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

(9)氢氰酸是非常弱的酸,它能强酸制弱酸的原因是它将两个氢与铁发生反应之后,六个氰酸根与铁发生了配位,剩下四个氢被迫制出碳酸……总之就是很怪……(“上帝保佑你我”)

(10)二硫化碳是直线型非极性分子

(11)孤电子数=(1/2)*(a-xb)

a为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 x为与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 b为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12)自左向右I变大,2356换上下(第一电离能口诀)

(13)下图这玩意儿叫叠氮,氯方框框起来的那玩意儿。做题时把它类比为N3-(氮三负离子)就行。等电子体为二氧化碳……(VSEPR构型为直线型)

(14)三氟化硼与氨气可以形成配位键。

(15)这是Li+老师的配合物(doge)

(16)三聚氰胺为分子晶体,有毒。

(17)键角比较:sp>sp2>sp3

(18)电负性表:

(19)水解难易度本质看键能

(20)电子诱导:(推吸电子理论)

对同族元素来说,吸电子诱导效应:

一F > 一C l > 一B r > 一I

对同周期元素来说,吸电子诱导效应:

一F > 一OR > 一NR2

对不同杂化状态的碳原子来说,S成分多,吸电子能力强。

一N > =NR > 一NR2

一C=CR > 一C6H5 > 一CR=CR2 > 一CR2一CR2

具有斥电子效应的基团,主要是烷基,其相对强度如下:

(CH3)3C一>(CH3)2CH 一>CH3CH2 一> CH3一

烷基只与不饱和碳相连时才呈+ I 效应。

(21)超分子:

超分子是多个分子通过氢键、范德华力、电荷的库仑作用、л-л共轭作用等非化学建立的弱作用力而自动结合成有序有组织的聚合系统的过程称为自组装,由此形成的物质微粒即为超分子。

(22) 八角六面12配位

(23)算三维原子坐标看晶胞之间的比例。

(24)团簇分子:

团簇,也称超细小簇。属纳米材料的尺度概念。

团簇是由几个乃至上千个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物理或化学结合力组成的相对稳定的微观或亚微观聚集体,其物理和化学性质随所含的原子数目而变化。团簇是材料尺度纳米材料的一个概念。团簇的空间尺度是几埃至几百埃的范围,用无机分子来描述显得太小,用小块固体描述又显得太大,许多性质既不同于单个原子分子,又不同于固体和液体,也不能用两者性质的简单线性外延或内插得到。因此,人们把团簇看成是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固体物质之间的物质结构的新层次,是各种物质由原子分子向大块物质转变的过渡状态,或者说,代表了凝聚态物质的初始状态。(看看就行)

(25)比较石墨烯原子与键数之比的计算方式

2023高考,上帝保佑你我,大家一起上岸!!!!!!!!!!

考前莽一波,物质结构选择题特训!| 李政-高考化学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