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6.28国际癫痫关爱日 您了解的癫痫其实是这样!

2023-06-28 09:05 作者:益药健康  | 我要投稿

癫痫很多人对这个疾病有一定的了解,知道癫痫是我们俗称 “羊角风”或“羊癫风”,发作时会出现抽搐,甚至口吐白沫的情况出现,但是癫痫疾病目前的情况,什么引起发作以及发过会有哪些类型,可能知道的就没有那么详细了!

 

今天6月28日,国际癫痫关爱日,今年的主题“癫痫与公共卫生”。

目前,癫痫在神经系统疾病中发病率仅次于脑血管疾病,而癫痫病在我国存在发病人群多,认知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不规范等现象,导致约200万癫痫患者未参加社会劳动,100万癫痫患者需要有人照顾,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次国际癫痫关爱日主题意在加强癫痫疾病的认知,推进治疗,提高诊疗水平,协助更多癫痫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癫痫

癫痫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重复性、发作性、刻板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患。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主要认为是由于中枢性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与抑制性失衡所致,而其与神经递质失衡、离子通道、神经胶质细胞、遗传及免疫的异常有密切关系。

发作类型:

大发作

意识突然丧失,发出尖叫声,跌倒在地,全身抽搐( 惊厥) ,口吐白沫,瞳孔扩大,面色苍白后转为青紫,因呼吸肌痉挛而致呼吸暂停等。抽搐 1 ~ 3 min 后停止,意识恢复或转入沉睡,1 ~ 2 h 后苏醒。若大发作连续出现,患者持续昏迷,则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危险性甚大,须迅速控制。

 

小发作

失神小发作: 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突然停止活动,瞪目直视,手中持物落地,但不发生抽搐,持续数秒后迅速恢复常态,1 日可发作数十次不等,多见于儿童。

肌阵挛性小发作: 表现短促( 1 ~ 2 s) 的双侧肌肉阵挛,多见于颈部、上肢、躯干的屈曲肌,偶见全身,导致倾跌。非典型小发作: 为继发性癫痫的表现,多属弥散性脑病,常伴有智能发育障碍。很像失神小发作,但时间较短,意识障碍较短。

局限性发作

为大脑皮层局部神经细胞群受病理性刺激所引起。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发作时,从一侧口角、手指或足趾开始的局部肌肉抽搐,以后扩散至同侧半身,抽搐停止后可出现轻度瘫痪; 另一种则是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即一侧身体感觉发生异常。

 

 精神运动性发作

不丧失意识,也不抽搐,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意识模糊,做一些无意识的动作,如伸舌、咂嘴、吞咽、抚摸衣扣等,有的表现为精神失常,如吵闹、歌唱、出走、恐惧、忧郁、幻觉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日不等

治疗

无论癫痫的小发作还是大发作,一旦发作,对大脑都是一种损伤,严重时有可能往癫痫持续状态,那么治疗难度会大大增加,所以持续的治疗是控制癫痫发作的第一步!

目前对于癫痫的治疗方法很多,不同癫痫程度接受治疗的方法也会不一样,而目前采取较多的方法为药物治疗!

 

癫痫治疗也是一个个体化治疗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的癫痫发作类型选择不同的抗癫痫药

物。同时好的药物离不开正确的用药指导,在正确用药的指导并且坚持用药治疗,部分癫痫发作能够得到控制,对于发作仍未得到控制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更换或增加药物治疗,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在医生了解病情并根据病情作出相应的用药调整,选择联合用药或者替换原本使用的药物!

 

癫痫或许在目前还是一个治疗难题,但是随着医学水平的提高,科研技术不断地创新癫痫的整个发作机制将有望展现在我们面前,从而研发出合适的抗癫痫新药以及诊治癫痫医疗技术,那么癫痫治疗难关得到攻克,或许将来某一天,癫痫如同感冒一样,轻而易举得到有效治疗并且得到康复!

 

所以不妨先一个小梦想,或许哪一天就实现了!

 

1. 应义, 崔虓, 张慧.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J]. 中国药业, 2012, 21(20):110-112.

2. 耿明英, 程远, 许民辉. 神经递质与癫痫的发病机制[J].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6, 19(3).

3. 李艳芳, 俸小平, 蒙兰青. 癫痫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新进展[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A5):88-90.

 


6.28国际癫痫关爱日 您了解的癫痫其实是这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