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雷霆载具资料】LVT(A)-1两栖战车

概述↓
类型:两栖战车
权重:1.0
原产国:美国
设计师:不详
开始服役时间:不详(据估测在1940~1945年之间)
采用底盘:LVT通用两栖车辆
系列产量:18620辆(本型号510辆)
尺寸与重量↓
战斗全重:14.9吨
全长:7.95米
总宽:3.25米
总高:不详
车组乘员:6人(驾驶员+炮手+车长/装填手+3机枪手)
机动性↓
发动机类型:不详
发动机功率:250马力(2400转/分钟)
通算功重比:16.78马力/吨
档位分布:5前1后
最大前进速度:40.0千米/小时
最大后退速度:4.8千米/小时
0~20千米时速加速时间:2.8秒
0~32千米时速加速时间:6.7秒
转向方式:制动差速
中心转向能力:不可
最大浮渡速度:10.0千米/小时
原地转向速度:57.75度/秒
防护↓
车体前部:6.35~12.7毫米
车体两侧:6.35毫米
车体后部:6.35毫米
车体顶部:6.35毫米
车体底部:6.35毫米
车体舱门:6.35~12.7毫米
侧裙甲:6.35毫米
车体装甲类型:轧制均质钢装甲
炮塔前部:12.7毫米
炮塔两侧:12.7毫米
炮塔后部:12.7毫米
炮塔顶部:6毫米
炮塔底部:12.7毫米
炮塔座圈:6.35毫米
炮盾装甲:50.8毫米
炮塔舱门:6~12.7毫米
炮塔装甲类型:轧制均质钢装甲(炮盾为铸造均质钢装甲)
火力↓
一级武器组:37毫米M6型线膛坦克炮(1门),身管倍径L57.0,膛线31条,定装弹,最大炮口动能339.16千焦,弹药基数104发,发射间隔2.9秒,理论射速20.7发/分钟,适配弹种AP/HE/APCBC,弹丸重量0.870/0.730/0.870千克,初速每秒883/807/883米,装药当量0.000/38.000/0.000克TNT,引信临界厚度-/0.5/-毫米,引信触发延时-/100/-毫米,10米垂直穿深78/3/87毫米,100米垂直穿深76/3/84毫米,500米垂直穿深65/3/73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54/3/60毫米,1500米垂直穿深45/3/50毫米,2000米垂直穿深37/3/41毫米,10米30度穿深67/3/70毫米,10米60度穿深30/3/30毫米,水平射界全向,水平转速24度/秒,垂直射界25/-10度,垂直转速4度/秒
二级武器组:7.62毫米M1919A4型机枪(1挺同轴),弹药基数3000发,单管射速500发/分钟,250发弹箱供弹,重装填时间8秒,10米垂直穿深10毫米,100米垂直穿深9毫米,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4毫米,水平射界全向,水平转速24度/秒,垂直射界25/-10度,垂直转速4度/秒
三级武器组:7.62毫米M1919A4型机枪(2挺车体后部),弹药基数6000发,单管射速500发/分钟,250发弹箱供弹,重装填时间8秒,10米垂直穿深10毫米,100米垂直穿深9毫米,500米垂直穿深7毫米,1000米垂直穿深4毫米,水平射界左60度/右60度,水平转速不详,垂直射界40/-10度,垂直转速不详
额外细节↓
电台:有
周视观察系统:无
火炮稳定器:垂直轴稳定
瞄准镜倍率:1.9~3.5
弹药分布:炮塔底部和车体底部(传动轴两侧)共3个弹药架,炮塔底部12发,传动轴左侧46发,传动轴右侧46发
油箱分布:车体后部(发动机两侧)
驱动模式:后置前驱
悬挂类型:板簧
评价↓
该型战车为美国在二战时期开发的LVT通用两栖车辆的改进型之一,主要用于在浅滩登陆时进行火力突击,或用于掩护无武装的LVT版本,该车尺寸庞大但装甲防护较为薄弱,机动性虽无法算作优秀,但基本良好,其主武器系统口径较小,身管较长,初速较高,不配备穿甲榴弹,因此在攻击装甲目标时,这款火炮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但缺乏毁伤性能,综合输出效率较为平庸,HE可用于攻击软目标但对装甲目标几乎不构成威胁,同时该车安装有可用于防空的机枪位。在外观方面,该车具有庞大的舢板形车体,在水面具有良好的适航性,类似于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的主炮塔在视觉上比例较小,车尾部有两个开放式机枪位。(查看LVT(A)-4/ZiS-2两栖战车资料请打开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20937553)
视频链接↓